明天就是“八一三”淞沪抗战纪念日。全景勾勒淞沪抗战期间军民同仇敌忾投身抗日救亡运动的英勇画卷,沪上学术界又有新的研究成果问世。
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名誉会长、同济大学教授唐培吉昨天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介绍,作为《上海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系列丛书子系列之一,全新的《上海抗日战争史丛书》下月推出8卷,还有2卷争取年内出齐。
一头鹤发的唐培吉教授,今年85岁了。他幼时经历过淞沪抗战,为躲避侵华日军的轰炸,曾和家人逃难到浙江山区。而和唐培吉同一课题组的抗战史研究专家、出任“上海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研究”课题组组长的余子道教授今年84岁,幼年也亲历了日军侵华。
“我们这一代人从事抗战研究,有一个很重要的背景:是战争的亲历者,人生受其影响,对这段历史深有感触。”谈及今后的抗战史学术理论研究,有个愿望萦绕在唐培吉心头:“过去做研究,我们总是苦于经费不足,掌握史料不够,现在条件比过去不知道好多少,希望年轻人要接下这份学术的重担,千万不要因为出生在和平年代,就把这段战火纷飞的历史忘却了。”
淞沪抗战,还有很多史料有待收集
作为上海市委宣传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重点图书之一,全新出版的《上海抗日战争史丛书》收录了上海抗战史通论、上海人民抗日救亡运动、上海抗战与国际援助等总计10卷。
据悉,《上海抗日战争史丛书》第一次出版是2001年。和14年前的第一版相比,新版增加了国内学术理论界近10年收集、归整史料后形成的最新研究成果。“过去研究淞沪抗战,主要是从战争史的角度来收集档案、开展研究。近年来,围绕淞沪抗战,研究选题更多元,一些学术研究会议也促成了学者们的研究视角更为广阔,很多新的材料冒了出来。”
作为这套丛书的主编,唐培吉回忆说,上世纪90年代末,上海集结一批理论界学术界骨干对上海抗战的全面研究进行课题立项和结集出版,整个过程花了5年多时间。“当时这个课题获得的研究经费资助很少,好像只有2万元。”和过去相比,而今的人文社科类课题获得的资助额度是过去几倍甚至十余倍的增幅,如何抓住机遇拓展研究视野,是唐培吉这一辈学者挂心的问题。
“千万不要以为这段历史已经研究很透彻了,必须认清一点:关于淞沪抗战的很多史料,大陆的学者收集得不够齐全,我们的研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唐培吉介绍,“八一三”淞沪抗战,当时的正面战场主要是国民党军队的部队在抵抗日军,蒋介石也亲自指挥了好几场战役。淞沪抗战期间的很多电报,包括下级军官给上级将领汇报的材料,不少历史档案都保存在台湾地区。“过去我们做研究时,很多历史档案都是学者以个人身份收集,而直到近年,随着海峡两岸来往日渐频繁,学术界的交流得以加深,很多新的档案才进入大陆学者的视野。”
抗战研究,一支老中青结合的学术队伍正在生成
以淞沪抗战为主题,系统整理、汇编、出版相关史料,今年6月新出版的《淞沪抗战史料丛书》,堪称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大规模、集中出版和淞沪抗战相关的史料。
“很多史料过去都零星地散布在各处,即便是在上海图书馆,同一主题的史料也经由这一次整理被归并。”据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上海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研究”课题组成员徐有威介绍,一系列大部头学术研究著作和学术工具书的出版,对于今后更多从事上海抗战相关学术研究颇有裨益。
史料日渐丰富,谁来延续学脉?这是不少学者关心的问题。有高校教师坦言,如今,大学历史系学生可以做的学术课题相当丰富,加上生长在和平年代的大学生对于战争没有切身体会,愿意主动投身淞沪抗战等专题研究的学生并不太多。当然,也有一些年轻的后辈学者认为,“打了百余天的淞沪抗战尽管惊天动地,但从学术的角度说,能做的研究前人已经做得差不多了。”
唐培吉教授经常这样告诫后辈学人:如果你无法想象当时上海的战火纷飞,那么请唱一唱《义勇军进行曲》,“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一句,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战场就像一个熔炉。如今仍然让人刻骨铭心的姚子青营固守宝山城一役,与日军浴血奋战八昼夜,终因寡不敌众,全营六百将士全部阵亡。
除了动之以情,还要晓之以理。在徐有威看来,应该鼓励年轻学者拓宽研究视野。“如果说老一辈学者的研究更多是从抗战史或者国际关系史的角度研究,那么年轻人完全可以从抗战期间上海市民的生活等更具象的角度切入,丰富抗战研究的层次。”
让唐培吉颇感欣慰的一点是,在最新这些大部头学术著作出版的过程中,团队成员里已有不少高校青年教师甚至一些研究生的身影出现。这也意味着,一支老中青结合的学术研究队伍正在生成。
文汇报首席记者 樊丽萍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