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朱鹮》以濒临灭绝的鸟类朱鹮为题材,表现了人类与自然、生灵的相生相伴。 本报记者 叶辰亮摄
■《朱鹮》几乎在亮相的第一时间,即获得了国际舞蹈界的高度关注。在巡演所到的东京、仙台、冲绳、静冈等地,即便是5000人的剧场,出票率也达到了100%,在东京两场演出,甚至出现“两个人抽签买一张票”这样供不应求的场面。当地媒体评价《朱鹮》的演出“集纳了人和自然的艺术灵气”
没人想到,由上海歌舞团创作排演的原创舞剧《朱鹮》的首演,会在日本东京。
《朱鹮》的第一次亮相,就已迈出国门,随之而来的日本市场“30个城市60场巡演”的订单,让《朱鹮》几乎在亮相的第一时间,即获得了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巡演从6月3日开始,至8月结束,所到的东京、仙台、冲绳、静冈等地,即便是5000人的剧场,《朱鹮》也100%出票。许多观众在演出结束后等在后台,希望当面向中国舞者致谢。当地媒体评价《朱鹮》的演出“集纳了人和自然的艺术灵气”。
遵循艺术规律,创新市场营销,舞剧《朱鹮》凭借这两点,为中国原创作品走向世界舞台搭出一个广阔的平台。如何用中国的民族语言,在世界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冯双白说,这次成功让我们看到,中国舞蹈在世界语境下形成影响力,既需要学会使用世界语言,也要有敢于开口的文化自信。
民族舞蹈语汇提炼朱鹮原生态
柳叶冠,血色颊,喙尖一点红,朱鹮可以说是鸟类中的“大熊猫”。作为东亚特有物种,朱鹮曾广泛分布在中国东部、日本等地,由于环境恶化一度濒临灭绝。至上世纪80年代,我国陕西省洋县仅余7只野生朱鹮,经人工繁殖种群数量恢复到2000多只。从农耕时代与人类和谐共处,到工业化社会受到生存威胁濒临灭绝,又在人类悉心呵护下重生,朱鹮的命运深深打动着主创。“我们不仅要把这个活在教科书或纪录片中的珍稀物种带上艺术的舞台,更要以它的重生,折射出人类共同面临的环保命题,传递出一种人类共通的情感。”上海歌舞团团长陈飞华说。
“一部优秀的原创舞剧,有了深邃的主题意蕴,还要有与之相呼应的形式美予以支撑。”北京舞蹈学院教授潘志涛认为,舞剧作为“舶来”的艺术样式,要用它讲好中国故事,就要以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韵的民族语言来加以体现。不过,以鸟类作为舞剧的表现对象在舞蹈中并不鲜见,既有芭蕾经典《天鹅湖》,也有舞蹈家杨丽萍为代表的“孔雀舞”,早已深入人心,如何用中国民族舞蹈语汇让《朱鹮》跳脱既有舞台形象,成为独一无二的原创?
《朱鹮》用民族舞蹈的独特舞姿,提炼演化了“涉”、“栖”、“翔”等动作元素。为了创作出这样的舞姿,主创在3年里召开了20余次创作研讨会,团长陈飞华、编剧罗怀臻、编舞佟睿睿等主创人员先后赴陕西洋县、日本佐渡朱鹮保护中心,观察朱鹮生活中的一举一动。朱洁静等主演在创排期间,每天被要求设计10个动作,从中筛选和提炼出最能代表朱鹮形象的造型。最终,大臂禁锢、小臂完成动作变换的表演形式,成为外化朱鹮脆弱敏感形象的代表动作。
练眼光练制作练推广,闯入国际市场
找到适合舞剧艺术样式的选题,然后由编剧、导演、演员等团队合作“众筹”打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上海市委宣传部联合出品,成就了《朱鹮》这样一部好作品。而要让好作品为更多人所知,飞向世界舞台,则需要学会在新媒体和新市场环境中推广自己,主动向世界展翅亮相。朱鹮是日本人民心目中的国鸟,上海歌舞团把《朱鹮》首演安排在日本,这在歌舞团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去年10月在东京首演,1500多名当地观众成为这出中国原创舞剧的首批观众。遭遇国鸟朱鹮灭绝的日本观众在中国舞剧中寻找到强烈共鸣,不仅当地媒体拿出重要版面报道《朱鹮》,首演的观众也通过社交媒体,让“中国朱鹮”成为热词。《朱鹮》凭借良好的口碑,一举打开了日本市场,数十场演出在首演后被日方预订。上海歌舞团还邀请了中国摄影家协会的10位专业摄影师跟拍《朱鹮》的彩排,在上千张剧照中挑选出优秀作品,制成节目册。注重包装的同时,还打通宣发人脉,与演出商建立联系,按照市场规则推送《朱鹮》。
有学者认为,要找准不同艺术语言的规律,适应如今的市场和媒体环境,创作者需要练眼光、练制作、练推广,内容、样式和手段都需要创新。而民族舞蹈想要飞得更远,传统是助跑起飞的跑道,“中国传统文化既是故事内容重要的来源,同时也是舞蹈语言样式的灵感来源。”
文汇报记者 黄启哲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