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晓鸣
今年上海高校毕业生有17.7万人,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昨天公布的“本市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显示,近三成受访毕业生打算自主创业,但仅2.4%的受访毕业生打算毕业后马上创业。
调研中,不少老师和学生提到,创业是一项风险很高的活动,需要创业者有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仅有创业的意愿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备能够落地的项目、真实的市场需求、足够的资本支出、成熟的上下游供应链等。因此,选择自主创业应是大学生理性分析和深思熟虑的结果,而不是舆论推动下的一时热情,更不是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无奈之举。
重点大学毕业生创业意识较弱
此次调查显示,28.6%的受访毕业生有自主创业的打算。其中,大专类院校学生、男生、非上海户籍学生有自主创业打算的较多。
分学校类型看,37.6%的大专或高职院校的学生有自主创业打算,高出平均值9个百分点;重点大学的学生因较受用人单位青睐,自主创业的机会成本会更高,自主创业的意识相对较弱,为24.4%。
分学历看,35.6%的大专生有自主创业打算,高出平均值7个百分点;其次为研究生,对于职业规划和发展道路考虑更为成熟,为31.4%;本科生较低,为24.7%,低于平均值3.9个百分点。
分性别看,有34.5%的男生打算自主创业,高出女生11.2个百分点。
对毕业后立即创业持谨慎态度
尽管不少毕业生有较强的创业意愿,但真正付诸行动的比重很低。有创业打算的593名学生中,8.4%的打算毕业后立即创业;47.8%的打算工作3至5年后创业;15.5%的打算工作5至10年后创业。
创业成功与否取决于诸多因素,包括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政府扶持政策等外部因素,还有创业项目本身,创业者的人脉、管理经验、市场开拓能力等内在因素。调研中,不少应届毕业生对毕业后立即创业持谨慎态度。有创业打算的593名毕业生中,近六成所能承担的自主创业资金为10万元以下,其中12.8%为2万元以下。
近五成打算创业学生的项目来源于亲朋
有71.4%的受访毕业生没有自主创业打算。
缺乏启动资金(58.8%)、社会经验贫乏(55.6%)、缺乏创业方向(50.1%)是他们不打算创业的三大主要原因(多选)。不打算创业的其他原因中,既有个人性格和认知方面的因素,比如自身性格等不适合创业(33.3%)、害怕风险(25.3%)、更愿意在体面的单位工作(11.4%)。
调查显示,近五成打算创业学生的创业项目主要来源为入伙亲戚或朋友的产业和生意(29.8%)、家族产业和生意(19.9%)这类原先具有一定基础的项目。而在校课题和科研项目研究成果的进一步拓展和市场化运作(13.6%),在校参加创业比赛等活动时设计并得到资助的项目(8.3%)比重较低。
此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与座谈会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对象涉及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华东理工大学、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等16所高校的2071名应届毕业生。受访毕业生中,专科(高职)、本科、研究生(包括硕士生、博士生)比例分别占29.1%、59.5%、11.4%,非上海地区生源占四成。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