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江苏吴江的开弦弓村,知道的人可能不多,而说到费孝通笔下的江村,知道的人可能就多了。其实,江村就是开弦弓村,是费孝通为写书而起的学名。开弦弓村是费孝通的学术始发地,其博士论文《江村经济》记述了开弦弓村上世纪30年代的经济生活,在学界具有很高地位,开弦弓村也因此成为世界瞩目的社会学人类学研究窗口。
从上海市区驱车1个多小时,沪渝高速下来拐个弯,就看见一座牌楼,上书“中国江村”4个大字。近日,因《开弦弓村志》的出版首发,记者走进了这个太湖边的小村子。
《江村经济》被誉为人类学里程碑
费孝通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1935年,费孝通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并考取了公费留学英国。他在出国前,请假一年,偕同新婚妻子王同惠前往广西大瑶山进行调查,专题考察研究少数民族的社会组织,岂料在翻山越岭中迷路,掉进了瑶民捕猎老虎的陷阱,腰腿受重伤。王同惠下山求救,不慎失足落入深渊溺水身亡。这一年,费孝通25岁。
费孝通伤势好转后,因离出国上学还有一些日子,所以便到家乡吴江休养,以进一步疗伤并平抚丧妻之痛。当时费孝通的姐姐费达生正在开弦弓村开办一个农民的生丝精制运销合作社。费孝通接受姐姐建议来到这里,却并未静养,而是拄着双拐,对开弦弓村农村生活进行了全面精细的调查。这些调查形成的资料,成为日后他博士论文的基本素材。
1936年9月初,费孝通从上海启程,远赴英伦求学,师从著名人类学家马林诺斯基。马林诺斯基是现代人类学奠基人之一。1938年,费孝通获伦敦大学研究院哲学博士学位。
费孝通博士论文最初以英文发表,题为《开弦弓,一个中国农村的经济生活》。1939年在英国出版,书名为《中国农民的生活》。该书直至1984年才翻译成中文在国内出版,书名为《江村经济》。
《江村经济》问世后,受到广泛赞誉。马林诺斯基为该书作序,开篇第一句话即予以极高评价:“我敢预言费孝通博士的《中国农民的生活》(即《江村经济》)一书将被认为是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某些段落确实可以被看做是应用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宪章”。该书日后被公认为中国人类学的奠基之作。
凭借此书,费孝通于1981年获得英国皇家人类学会颁发的赫胥黎奖章。这是国际人类学学科最高的荣誉。11月18日,文汇报以整版篇幅刊发了费老在获奖仪式上的讲演全文,题为《三访江村》。
率先提出“苏南模式”
费孝通一生都在努力解读中国乡村,探求如何使中国的农民富裕起来。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指出乡村也能发展工业经济的经济学家。自1936年到2002年,费孝通先后26次到访开弦弓村,最后一次已是92岁高龄。66年间,他追踪考察了这个江南小村如何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三种社会形态的变迁。
开弦弓村人多地少,农户以家庭手工业作为兼业很早就成为迫于生计的普遍作法。早在1929年,开弦弓村就购进了先进的缫丝机,办起了生丝精制运销合作社丝厂,它被认为是现代企业史上第一个农民自己办的丝厂,村里还成立了民间银行性质的信用合作社,费孝通的姐姐、毕业于东京高等蚕茧学校制丝科的费达生正是这一事业的重要倡导者。这些新事物的出现让费孝通好奇,并认真思考。他调查后得出的结论是:“仅仅实行土地改革、减收地租、平均地权并不能最终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最终解决的办法,不在于紧缩农民的开支,而应该增加农民的收入。因此,让我再重申一遍,恢复农村企业是根本措施”。
就这样,费孝通找到了观察中国乡村工业的最佳试验点。当时人们包括学界都认为,工业的发展必须集中于城市,乡村最多是原料和劳工的来源地,费孝通则不这样认为。事实上,开始于1978年的中国经济改革大潮,乡镇企业突然爆发如火如荼,正是从这里发轫的。费孝通在40多年前所期望的“农村企业”竟成了日后中国经济改革的突破口。
1981年,费孝通第三次访问开弦弓村,他看到家庭工业开始复苏,家庭副业的收入占到了个人平均总收入的一半,而在苏南一带,乡镇工业遍地开花。1983年底,费孝通写出《小城镇再探索》一文,提出“农民充分利用原有的农村生活设施,进镇从事工商业活动,在当前不失为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正是在这篇文章中,他第一次提出了“苏南模式”。他写道:“从西方工业革命发展的历史经验上看去,苏南的乡镇工业是不伦不类,难以理解的东西,而从中国农村的家庭经济结构上看去,乡镇工业却是顺乎自然的事情……与西方工业革命的历史相对照,草根工业无疑是中国农民的一个了不起的创举。”
后来,1986年,费孝通获悉在浙江温州出现了一种有别于苏南模式的民间工业,76岁的他亲赴温州考察。当时国内对温州私人经济的批判之声不绝于耳,而费孝通却为之兴奋不已。他撰写了长篇调研报告《温州行》大加赞许,后又提出了“温州模式”的概念。“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作为中国民营经济最引人瞩目的两大成长模式,都与费孝通不可分割,其贡献之大,居功至伟。
费孝通曾反复说过一句话:“农民和农村的问题解决了,中国的问题就解决了。”
费老的夙愿由学生完成
费孝通生前有个夙愿,要为开弦弓村编写一部村志,曾多次嘱托他的学生,并题词勉励:“修志读志用方志,识乡爱乡建家乡。”如今,费老的心愿终于由他的学生完成了。
他的这位学生,就是复旦大学刘豪兴教授。
记者在村里的“费孝通江村纪念馆”遇见刘教授,他正带着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的师生来此社会实践。
刘豪兴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师从费孝通,跟着费老进行农村调查,因此,与开弦弓村结下了深刻的情缘。自1982年追随费孝通首次到来,刘豪兴在开弦弓村“驻点”了30多年,现在的他已是满头银发。有一年,他还在村里生过一场大病。老伴担心他,劝他不要再去。他不听。
“我每次来吴江都住在开弦弓村,主要住在村委会的一间小房间,也住过普通村民家里。”刘豪兴今年已75岁,他对开弦弓村有特殊的感情,在不断的走访调查过程中,已渐渐融进开弦弓村的生活。
提及费老,刘豪兴充满了敬意。他从1980年秋参加费孝通主编的《社会学概论》,之后参加了费孝通主持的江村五十年调查研究,并开始研究费孝通的社会学道路及其学术思想。
“费老说过,要我写一部江村志。我得完成他的遗愿。”他说。“我想在有生之年好好完成费老留给我的任务,帮助开弦弓村留下一些真实珍贵的历史资料。”
早些年,刘豪兴差不多每年都会安排时间去开弦弓村看一看,也会带着学生到村里进行寻访或社会调查。近两年来,他来开弦弓村的次数增多了,几乎每个月都来。记者问他,他说已记不清究竟来过多少次。
刘豪兴担任主编的《开弦弓村志》,历经5年辛劳,在近日问世。全书共11卷,50余万字,图片300多幅,是一部反映开弦弓村历史文化、经济变迁的“百科全书”,堪称社会学重磅之作。
“这里可算是中国第一个探索现代化的村庄,是一个理想的观察中国农村社会的窗口。”刘豪兴说。
开弦弓村,或者说“江村”,曾经默默无闻如今却因费孝通蜚声海内外,而费孝通也因这个小村子而成长为一代大师。老一辈学人的治学之路,永远值得我们景仰。(本报吴江6月13日专电)
■文汇报驻苏记者 吴跃龙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