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晶卉
被推到风口浪尖的互联网出行市场出现了种种微妙的“调和”。一方面,传统行业开始“拆围墙”:在上海,市交通委、四大出租汽车企业和滴滴打车联手组建起“上海出租汽车信息服务平台”;在义乌,先行先试的出租车改革得到了交通运输部的肯定。另一方面,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等出行新方式,正等待着规范化与合法化。
这一切只源于三个字:出行难。内地70%的出租车司机都已品尝到了打车软件的高效率,却依然解决不了出行需求问题。如果从更大的层面来看,我们需要的是一个“一站式出行平台”,“互联网+出行”是破题的关键。
光靠出租车破不了题
合并后的滴滴快的日前首次公布了一份业绩数据:截至5月份,其出租车业务覆盖了内地360个城市的135万名司机,日订单400万单。据悉,目前内地一共有大约100万辆出租车,将近200万名司机,这就意味着有近70%的司机每天在用打车软件。
打车软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效率问题,但出行难依然存在。在去年补贴大战最疯狂的时候,高峰期叫车的成功率只有40%。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认为,这背后是潮汐经济学的模型在起作用:“今天的出行市场是需求潮汐涨落式的交易市场,这种市场的特点就是有高峰期、有贫峰期,高峰期的需求是贫峰期的10倍以上,光靠出租车解决不了问题。”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天的出行需求在4.6亿人次左右。在滴滴快的CEO程维看来,出租车的供给远远无法满足这一庞大的需求量。他提出“潮汐战略”的思路框架,即整合社会上的专业运力和零散运力,并通过分档运营手段,来灵活满足高峰期、低谷期不同时段的民众出行需求,“我们希望像出租车、专车这样的专业运力,能够去满足平峰期80%、90%以上的需求,而在高峰期的时候能够整合更多运力进来,能够让大家临时出行的需求得到满足。”
准入“壁垒”开始松动
在贴钱“打的”的风潮过去之后,滴滴快的新一轮“烧钱”又开始了,这一次将投入10亿元请全国人民免费体验“快车”。这背后显示,滴滴快的推行新兴出行方式的决心很大,尽管“快车”尚未得到交通部门的正式认可。
但传统行业的“壁垒”,已经出现了松动。日前,上海市交通委和“滴滴打车”联合宣布,“上海出租汽车信息服务平台”将于6月正式上线,实现叫车的信息互通,同时在两月内将拿出专车试点方案。这意味着互联网专车有望“脱敏”。
而日前,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王水平表示,交通运输部支持义乌市推进出租汽车行业改革。
有专家指出,一直以来,出租车固化的市场准入制造成了供需严重失衡,作为需求出口,大量有经济实力的民众纷纷购买自驾车,造成路面拥堵;而另一些出行需求,则转化成黑车泛滥的源头。如果继续维持准入“壁垒”,不能打破这道“围墙”,互联网专车等新业态就难以进入,难以解决合法性问题,蓬勃的产业苗头只能被封杀,而不能引导为老百姓所用。
“互联网+出行”初步融合
“互联网+交通”是上海“互联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于6月上线的“上海出租汽车信息服务平台”是移动互联网与传统运输行业的一次创新融合过程。“平台会将管理部门掌握的行业从业人员和车辆信息、出租汽车企业实时动态营运信息及滴滴打车的服务信息结合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市交通委主任孙建平表示。
但这只是初步融合。程维表示,滴滴快的已研发了滴滴“互联网+交通”发展指数体系,“希望通过掌握的大数据系统和技术,综合考量城市交通发展全貌,量化‘互联网+’对出行的影响,为社会治理的决策和发展提供参考。”
此前,滴滴快的还低调成立了“机器学习研究院”,并已邀请到两位国内顶级的科学家加盟。程维透露,未来出租车、专车、顺风车、快车、代驾以及城市公交等多种出行工具都可能搬到互联网上来,形成一站式出行平台,“机器学习研究院”会为大规模应用人工智能分析技术打下基础,“平台将根据实时和未来的情况,利用算法合理规划线路,并且找寻调动平台内的合适交通工具,在平台内实现真正高效叫车。”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