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的严幼韵。
(复旦大学供图)
正值复旦大学110周年校庆之际,昨天,一位和复旦同龄的老校友、今年110岁高龄的顾严幼韵女士回忆录《109个春天——我的故事》的首发仪式在复旦举行。顾严幼韵也是复旦校史上目前可以查到的年龄最大的校友,书中记录了顾严幼韵在一个世纪里的独特人生际遇、沧桑经历,同时也展现了百年中国的政坛动荡、战争风云、外交纷争,以及诸多上流社会和外交名流鲜为人知的生活。
即将迎来八十大寿的顾严幼韵次女杨雪兰女士,向记者介绍了母亲长寿的秘密和如今的生活:定居纽约的顾严幼韵依旧每天穿精心剪裁的旗袍,描红妆,洒香水,拢好头发,穿上细脚伶仃的高跟鞋,才肯见人,连居家的拖鞋都得带点跟……仍然是沪上大家闺秀的做派。
上世纪20年代,她开小车去复旦上学
上世纪20年代,从沪江大学转校到复旦大学就读商科的严幼韵,成为复旦的第一批女生。复旦大学档案馆收藏的史料,还原了这位曾经的复旦女生的校园生活。当时,男女同校的学校很少,而复旦的学生自治会发出招女生的倡议。招生的时候,来了一位大小姐,开了一部小车前来报名——这位女生就是严幼韵。
通过面试被招进复旦的严幼韵,很快成为学校里的一道风景。她每天换一身旗袍,开着小车到学校上课。后来,她就有了一个外号:“爱的福”。因为她驾驶的汽车牌照为84号,而“英语Eighty Four”的上海话读音正是“爱的福”。
严幼韵不仅漂亮,还非常聪明。复旦的档案馆目前仍能查到她的学习记录:从她入学的1927年算起,到1929年秋季毕业,整整修了135个学分。
战争年代,她的房间里有架钢琴
1929年,严幼韵与年轻的外交官杨光泩结婚。婚后不久,杨光泩奉国民政府派遣赴欧洲任职,严幼韵作为外交官夫人随同前往。1938年,杨光泩以公使衔出任中国驻马尼拉总领事。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占领马尼拉,1942年4月杨光泩和七名中国外交官惨遭日军杀害,为国殉职。此后3年,严幼韵带着7位外交官的妻儿艰难度日,在马尼拉顽强地生活,一直坚持到日军被打败。她们变卖珠宝,自己动手种菜做鞋,在院子里养鸡养猪,学会了做酱油、肥皂。尽管当时生活非常艰难,但她们的房间里还放着一架钢琴,空闲时严幼韵还会弹琴。
“一个杯子不是半空的,而是半满的”
1945年,严幼韵携三个女儿到美国,不久进入联合国工作。严幼韵是联合国首批雇员,工作岗位是礼宾司,常常需要用汉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
严幼韵与杨光泩的三个女儿都很出色。其中,长女杨蕾孟是资深编辑,经手出版了《爱情故事》《基辛格回忆录》等250多本书,担任过美国著名的双日出版社总编。次女杨雪兰,是有成就的企业家,最具影响力的亚裔女性之一。1989年成为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历史上唯一的华裔副总裁,她在别克轿车落户上海项目上起了关键作用。
1958年,严幼韵与著名外交家顾维钧结婚,与其相伴,直至顾维钧97岁离世。
严幼韵的次女杨雪兰,昨天和复旦的年轻学子们分享了母亲长寿的秘密。“顾维钧去世以后,她有自己的生活。她不锻炼、不吃补品、不吃药,最喜欢吃红烧肉,红烧肉不吃瘦的,而是吃肥的。她不纠结往事,永远朝前看。”让杨雪兰最有感触的是严幼韵的乐观。杨雪兰的妹妹52岁去世时,身旁的亲朋好友都很关切严幼韵,结果严幼韵则告诉杨雪兰:“你要记得,她之前是很快乐的。”
由此谈及母亲的长寿,杨雪兰说,很关键的是她对于生活的态度。“对她来说,一个杯子不是半空的,而是半满的。”
严幼韵100岁的时候,家人问她生日要怎么过,是否要找一个好的餐馆吃一顿晚饭?结果严幼韵的回答是:“我觉得应该有音乐,应该有人会穿得很漂亮,需要跳舞。”对严幼韵来说,每一天都是一个好日子,这或许是她长寿的另一个秘密。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