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许琦敏 沈湫莎
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巴里·夏普莱斯要来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工作了!他准备将“科研生涯的最后10年”奉献给这家具有65年历史的上海研究所,来实现他的另一个科研梦想——点击化学,该工作有望使他再捧诺奖。
与国内其他单位引进诺奖得主不同,这次是夏普莱斯主动向有机所递出橄榄枝,因为这里的氟化学团队在全球数一数二,“上海氟”的名头在世界同行中非常响亮。而夏普莱斯的新研究恰好需要大量氟化学研究的支撑。
全球科研口碑引来诺奖得主
4月中旬来到上海,夏普莱斯几乎所有时间都泡在有机所的实验楼里,与中国同行们探讨他的点击化学新课题。
2001年,他因“手性催化氢化反应”与另两位科学家分享了诺贝尔化学奖。此后,他发现了另一种有趣的反应:在催化剂作用下,炔烃与叠氮化合物可以非常迅速地反应,被他称为“点击化学”。由于这类反应和产物在药物发现、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领域应用前景非常广阔,立刻引起科学界的高度重视。如今,相关论文引用量已排到了全球前几名——这是具有获得诺奖潜力的重要标志。
最近,夏普莱斯又发展出了一个新的点击化学反应,是以氟元素作为基础的研究,需要用到大量的氟化学,他首先想到了有机所——这个被国际同行称为“上海氟”的团队。过去5年中,这个团队的研究成果3次被美国《化学与化工新闻》周刊以封面文章或专题报道介绍,其中2012年报道的全球医药、农药界关注的9个氟化学新反应中,三分之一由该团队成员原创发现。
夏普莱斯在给中科院院士、有机所研究员戴立信的邮件中说:“我喜欢有机所的化学风格几十年了……我也足够出名了,发展点击化学应用需要合作,我需要真正‘有机所式’的化学家们管理此类合作……挑战化学家们的能力极限,给化学家更好的工具和更长、更宽的触角进入化学世界。”
标杆人才带动学科冲向前沿
这个连诺奖得主都想来的实验室,究竟是个怎样的地方?
有机氟化学重点实验室诞生于“两弹一星”工程,在世界氟化学领域占有独特的地位,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维垣在三四十年前曾因发现“亚磺化脱卤反应”而获得国际氟化学“莫伊桑”奖,该反应至今仍被国际氟化学界广泛应用。近年来,为提升创新能力,有机所为该实验室引进了不少“标杆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
胡金波就是这样一位“标杆人才”。2005年,胡金波通过“百人计划”来到有机所,他带领团队选择了全球鲜有人涉足的氟烷基碳负离子化学,几年后发现了“负氟效应”,并开辟出了一系列新方向。由此,他于2009年获得了英国皇家化学会氟化学奖,2012年又获得首届陈嘉庚青年科学家奖。
不仅是氟化学实验室,有机所在每个重点方向上都通过人才战略,走到了国际前沿:研究员唐勇领导团队在高性能聚烯烃催化剂上取得重要突破,基础性成果发表在国际一流化学刊物上的同时,获得了几十项发明专利以及多项国际专利,今年将在万吨级生产装置上投产;刘文研究员领导的团队在林可霉素生物合成机制方面的突破,为抗生素生物制造带来了技术变革,生产厂家实施技术改造后,生产成本显著降低;吕龙研究员领导的团队创制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绿色农药新品种,累计完成推广面积超过3500万亩……
青年人才是未来发展希望
上海有机所所长丁奎岭说,没有基础研究的原始创新,就没有真正的高技术,而原始创新离不开优秀人才。“成熟的领军人才,我们固然重视,但有机所更需要青年人才。”近年来,有机所引进的18位人才,有16名是“青年千人”。
“在开展研究的最初几年,给足科研经费,有助于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丁奎岭说,为此,除了各种人才计划的支持外,有机所为引进的青年人才配套“百人计划”近300万元经费——在立足之初的三五年里,有六百万左右的经费支持。
今年33岁的李昂博士,5年前通过所“百人计划”加入有机所,在过去4年多时间里,他完成了50个生物活性复杂天然产物分子的全合成,论文多次登上英国《自然》系列刊物。“他的成果,已成为该领域全球目光的焦点。”丁奎岭说,李昂的成功,让更多年轻人看到了这个充满活力的科研平台。
前几年,为了选到优秀青年人才,丁奎岭与几位所领导飞往美国多个城市,与有潜力的年轻科学家面谈,宣传有机所在人才方面的政策,希望他们回国做科研。如今,有机所的“爱才”之名、事业发展平台之好,已在全球华人科学圈名声响亮——只要招聘职位一公布,高水平的简历投送者就会络绎不绝。
“当一个地方,让所有优秀青年人才向往,未来它一定会迸发出巨大的创新活力,这种活力将为它赢得全球影响力。”丁奎岭认为,这是有机所可以为上海迈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做出的一份贡献。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