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唐闻佳)人类在听觉重建领域再获重大突破。正在上海举行的第七届国际听神经瘤大会上公布,科学家已发明一种人工听觉脑干植入装置,即可将听觉刺激装置直接植入脑干部分,刺激大脑听觉神经,让患者接受到声音信息。这一发明是对人工耳蜗局限性的重要突破。
此前多年,重建人工听力依靠人工耳蜗的问世。人的听力是一个复杂过程,而人工耳蜗始终没能突破一个局限,简单说,即当人工耳蜗植入耳蜗后,必须依靠听神经将声音信息传递给大脑,当大脑听觉神经接收到这些信息后,人才能实现“听到”这个过程。现实中,由于听神经肿瘤等疾病因素,导致听神经破损,这意味着患者无法通过植入人工耳蜗重获听力。此番海外科研团队报告的人工听觉脑干植入装置对人类挑战“无声世界”又添新路径,这一发现成为本次听神经瘤大会专家热议的焦点之一。
国际听神经瘤大会是聚焦于听神经瘤及其他颅底肿瘤疾病的国际顶尖会议,该会议4年一次,被誉为听神经瘤及颅底外科领域的“奥林匹克”。此次是该会议首度走出欧美发达国家移师亚洲。本次大会主席、上海交大医学院耳科学研究所所长、新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教授吴皓称,这个高水平会议首次抵沪,体现了上海乃至中国在该疾病诊治与科研实力日益获得世界同行的重视与认可。
听神经瘤,起源于第八颅神经的良性肿瘤。最新流行病学统计发现,听神经瘤的年发病率为2-3/10万,多发生于30-50岁的青壮年。“良性肿瘤,恶性成果”是医生对听神经瘤的普遍认识,这是因为随着肿瘤生长,它将压迫耳后以及脑部的重要组织,出现听力丧失、面神经功能缺损、脑功能破坏,引发瘫痪、甚至死亡的后果。此前20年,传统听神经瘤手术死亡率高,大型肿瘤手术死亡率达22.5%,此外,并发症率高、致残率高,其中,面瘫率超过90%,听力功能更难以保留。患者术后难以回到正常社会生活。
吴皓介绍,随着科学技术进步与手术方式突破,主要是微创手术,国内几个顶级听神经瘤诊治中心的诊疗水平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以新华团队为例,过去10年间累计诊治1000多例手术病例的数据库显示,死亡率低于0.1%,术后面神经功能良好率在大肿瘤中高于60%,小肿瘤中良好率在90%以上,保留实用听力比率约60%。
“实现挽救生命后,医生开始关注如何更好保留颅神经功能。”吴皓称,听神经瘤手术后的双侧听力重建成为会议上海外顶级专家讨论的热点。除了人工听觉脑干植入装置已经在人体身上试用这个重大突破,还有科学家报告了药物治疗的突破。此前,听神经瘤一直处于“无药可吃”的状态,治疗依靠手术或放射治疗,此次会议上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团队分别报告了药物研发的进展,针对一些生长较慢的听神经肿瘤,他们开发了一种抑制血管生长的药物,在抑制肿瘤生长方面获得初步疗效。专家们对此格外关心,药物领域的突破将对颅底外科肿瘤未来治疗产生重大影响。
“毕竟手术对人体还是有创伤的,随着影像学等技术发展,越来越多早期微小肿瘤被发现,医生就开始反思,是否一发现肿瘤就要去开刀。”吴皓称,此次会议上另一热点就是肿瘤治疗策略的选择,“包括甲状腺肿瘤、肺部肿瘤等许多肿瘤,经过10多年随访研究,医生发现有些病人不用开刀,因为肿瘤类型多样,有些生长得很慢,甚至最终停止生长了,这些完全可以随访,或者吃药,或者采取放射治疗,但必须强调规范治疗!”
据介绍,我国首部《听神经瘤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于2014年由吴皓领衔的新华医院听神经诊治与基础研究团队牵头制定。这部共识由国内20多个专家团队共同发起,旨在推动听神经瘤诊治路径的规范。专家同时表示,随着对疾病认识的深入、新药或新治疗手段问世,选择何种更适合病人的方案,将一直成为肿瘤诊治领域的动态焦点议题。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