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伟平期望医生的工作负荷能减轻。 本报特派记者 叶辰亮摄
■本报特派记者 顾一琼
前不久,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一次团拜会上,一位年轻医生创作了一幅动态沙画,名为“医生的一天”:六点起床,七点半准时站在病人床头,查看夜间病床记录;然后是一天忙碌的工作——查房、手术、上门诊;在匆匆的午饭后,又开始对术后病人进行随访、换药等;刚想喝口茶,突然又来了急诊病人;写好医嘱,在清冷的月光下走回家,这时手机又响了,被主任叫回去参与抢救……
“超负荷运转,没有生活质量,这成了医生们的常态。”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院长贾伟平十分感慨。但即便是奋战在医疗一线数十年的贾伟平,似乎也没能为医生减负找到捷径,“目前的状态下,只能要求医生尽可能抓紧机会休息调整,期望今后能借由分级诊疗减轻大医院医生的负荷。”
“这是个系统工程。”两会会场上,医务界代表纷纷呼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设“健康中国”,“健康中国”需要一个医护人员的健康生态系统。
自然醒成了“奢侈品”
“作为医生,最期待的是休息日一觉睡到自然醒。”贾伟平说,但对于现在的医生来说,自然醒简直就是“奢侈品”。
一组数据,证实了“奢侈”:去年,全上海就诊量达2.58亿人次,施行手术175万人次,收住病患345万人次;近七成大手术都在三甲等大医院实施;一个医生一天最多要看100多号病人,每天午饭匆匆,如厕匆匆,公休日通常要值班。因为有急诊,很多医生主动放弃了带薪疗养机会。
上海六院有一位麻醉师在一天做了十多台手术后,突然脑出血倒在手术室,尽管经抢救保住了性命,却落下了残疾。贾伟平深感痛惜:为何会造成这种状况?她坦言,目前各级医院承接病人的分布不合理。她说,大医院除了看病,还要承担繁重的科研任务,研究诊治难题,发表医学论文及教学。“三甲医院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诊治疑难危重疾病、引领医学科研等方面。但目前,大量慢性病人涌了进来,作为医生只能来者不拒,每天身心俱疲。”
医护人员的健康生态系统,首先要对医生的健康负责。贾伟平寄厚望于医改中的分级诊疗制度,“提倡就近方便就医,能减少大医院医生负荷,让他们把更多精力放在诊治疑难危重病患及临床医学科研上。”
全国人大代表、农工党中央委员、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结直肠肿瘤外科主任顾晋也表示赞同。他还建议严控医院规模:“现在很多综合性医院规模过大,病人高度集中,医护人员工作压力过大,超过一定的能力及心理承载范围,不利于和谐就医。”
打造“信得过”社区医院
目前,中国有“1亿肥胖,2亿高血脂,3亿高血压”,在分级诊疗、梯度转诊框架下,这些慢性病人的长期健康管理重心应该落在社区医院。“这样,三级医院的功能才能真正体现。老百姓也可以从辗转交通、漫长等候就诊中解脱出来。”贾伟平说,但这个理想的就医环境需要培养出“信得过”的社区医生,让他们真正成为社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这方面要做的还有很多。”贾伟平认为,社区医院要掌握对代谢疾病分类诊疗的能力,将防病和治病相结合,掌握更多健康保健知识和技能,依靠信息化管理的手段和平台,明确哪些病人必须转诊。针对目前社区医生对代谢疾病专业技能有欠缺的现状,她建议三级医院为社区医生打开培训大门。
严控自媒体“发酵”医患矛盾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温和地问了贾伟平一个问题:“医患纠纷与矛盾究竟是从何时开始加剧的?现在是否有所改善?”
由于时间关系,贾伟平当场简要作了回答。
场下,还有更多想发言的代表。“当着总书记的面,我不好意思插嘴,现在我来说说。”顾晋很直白,“在我看来,就是从最近十多年网络快速发展开始的。”他说,现今网络高度发达,自媒体时代来临,很多信息在瞬间就得以无限地传播与扩散。医患矛盾及对立情绪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被无限制地“发酵”了。医患关系本来就比较敏感,一旦涉及纠纷,各方都容易添加进个人感情,并在不断“发酵”中掺杂进更多外围因素,从而变得复杂。为此,他建议,针对医患关系,首先应当有人站出来把好一道闸,对自媒体及网络媒体加强监管。
医患关系最容易被人利用,被拿来“说事儿”,比如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专职“医闹”,怂恿家属与医院起争执、要好处,并从中牟利。“有些事件,经过媒体发酵,使得不安定情绪直接影响到社会公众。”对此,顾晋认为,应该特别关注和疏导医患双方的情绪,化解隔阂,避免被他人利用。
目前,对于医患纠纷,上海有多层次的处理渠道。贾伟平补充说,医院都设有相关办公室,还有第三方调解委员会,调解不了也能迅速进入诉讼渠道,相关部门还为医院配备了安保力量。“整个工作环境有了安全感。”
(本报北京3月13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