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6日,访问潍坊一中。
1984年,顾明远(右)作为高教代表团成员访问苏联。
1974年11月,顾明远作为首位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的中国教育学者在巴黎参会。
(均本报资料照片)
本报驻京记者 李扬
提及顾明远先生,很多人都会肃然起敬。不仅因为他是新中国比较教育研究的创始人之一,打开了中国教育国际化的视野;也不仅因为他做的诸多开创性研究,大大丰富了中国现代教育的思想库;更是因为顾先生在60多年教育生涯中,参与并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次重大教育改革。可以说,顾先生所代表的,是“白手起家”的新中国第一代建设者。
不久前,因顾明远先生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做出的卓越贡献,吴玉章基金为先生颁发了“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颁奖词中的一段话,是对他教育生涯的最好描述——
顾明远先生从教逾一甲子,历任小学、中学及大学教师,奉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师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之信条,桃李满天下,实为教育大家,却自号“教育老兵”;
年逾八旬,胸襟达阔,思想鼎新,主“三好学生评选废止”之论,倡学生主体发展促进之说,实为以生为本,却笑云“吾亦八零后”;
足迹遍及世界,视野放眼全球,开创新中国比较教育学,参与国家重大决策,指导全国教育实践,实为爱国心切,却云“无非报恩而已”……
而今耄耋之年,仍踌躇满志,壮心未已,奔波于山隅海角,笔耕于月下灯前。学术无愧人师,德行堪为世范,乃新中国当之无愧的人民教育家!
用心付出 推动高考改革
在调研的那段时间,每天想的问题就是如何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每次乘出租车,他总要问司机有没有孩子,上几年级,每天几点起、几点睡,缴多少费用等。
采访这天,北京大风降温,清晨的北京师范大学校园,因寒假到来显得格外冷清。记者因提早到达,想着顾先生办公室应该还没开门,却意外发现顾先生早已坐在办公桌前,似乎忙了很久。看上去,他身体硬朗,精神矍铄,虽然满头华发,却丝毫看不到暮年之气,慈祥而温和的笑容愈显儒雅的长者之风。
如果用顾明远先生的名字在网上搜索新闻,会看到,这位86岁高龄的老教育家依然活跃于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社会活动中,不断在为转变教育观念而疾呼,对教育不合理现象进行批评。
采访刚开始,顾先生就提到他在报纸上看到的一条新闻:“我昨天看到报道,中国现在有超过6000万留守儿童,其中49.2%的留守儿童受过意外伤害,也就是近3000万儿童受过伤害!我回去要把这报纸剪下来,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教育现代化才真正实现。”
不仅报端的新闻会触动顾先生。去年初,当他从各种渠道听到人们对教育问题的诸多议论,就用春节假期,12天没有出门,一口气写下7万字的文章《中国教育路在何方》,从9个方面探讨中国教育现状,文中许多观点振聋发聩。
事实上,从事教育工作60余年中,顾先生对于推动教育发展、推进教育改革,始终怀着使命感与紧迫感。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他通过理论研究、实地调查、上书直言等形式参与和领导了多场教育变革,在任中国教育学会会长的十几年中,更是推进了许多教育领域的改革。
五年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公布,吹响教育改革创新的号角。刚刚过去的2014年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元年”,2月,19个大城市出台“就近入学”时间表;9月,“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让最全面、最系统的新一轮高考改革落地,打破“一考定终身”。这些重大决策的背后,都有顾明远先生的心血付出。
“《教育规划纲要》的制定历时一年又11个月,持续时间之长,参加人员之多,征集意见之广前所未有,对中国教育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顾先生说。
2008年8月,11个战略专题组开始为《教育规划纲要》进行前期调研。顾明远先生和上海教委原主任张民生担任“推进素质教育研究”组组长。顾先生犹记得,在调研的那段时间,每天想的问题就是如何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几乎走到哪里,就调查到哪里。每次乘出租车,他总要问司机有没有孩子,上几年级,每天几点起、几点睡,缴多少费用等。“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困扰素质教育的因素十分复杂,有观念问题、制度问题、教学内容和方法问题等,集中起来是社会种种矛盾在教育中的反映,因此,要解决推进素质教育的困境,必须全社会努力。”
顾先生和他的研究组提出,要改变人才培养模式,给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提出在高考招生制度上,应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多次考试、分层录取。这些建议都被纳入纲要中,并且在纲要实施这五年中逐步被落实。
纲要颁布后,作为“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和“国家考试指导委员会”成员,顾先生又参与了新高考改革方案的决策和论证,谈到方案的制定过程,顾先生说:“教育是个民生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特别在教育公平这个问题上,中央对这次高考改革方案特别重视,方案经过了长时间大量的调研、座谈和反复讨论后上报国务院的。”
事实上,新方案中的诸多举措,例如分类考试、注重学生和高等学校选择权、增加综合素质评价等,顾先生早在十几年前就思考并撰文论述过,因此,他对这次改革充满信心:“高考新方案打破了过去‘一考定终身’的格局,更有利于选才。可以说,这次高考改革的根本就是为了促进教育公平,科学选拔人才。”
前瞻思考 更新教育理念
在对教育问题的长期密切关注中,顾先生时常发表尖锐批评,他提出“废除三好学生”、“取消奥数班”、“让懂得教育的教育家办学”等呼吁,直击教育弊端。
顾明远先生从教逾60载,历任小学、中学及大学教师,以及中学校长、学院院长、大学副校长和研究生院院长等职务,可以说,顾先生经历了学校教育的各个层次。既教过书,又做过教育行政工作,既做实际工作,又从事理论研究。或许正是因为这些经历,顾明远先生始终对教育问题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前瞻性的思考。
早在1980年,顾先生就卓有远见地提出“现代教育是现代生产的产物”、“与现代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教育的普遍规律”,这种观点在当时是颇为大胆的,许多人为他捏了一把汗,也的确招致了一些批评,但随着时间推移,他的观点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他的《现代生产与现代教育》一文刊登在《红旗》等重要刊物上,并受邀到各地讲座。仅在80年代,他就这个题目讲了约40场,听众上万人。
“文革”后恢复中师,教育部把编写《教育学》的任务交给顾明远,他和几个教师到全国各地调研,1981年出版了《教育学》。该书打破了过去老的教育发展历史分期,重新按生产力的发展来划分教育发展的历史分期,更重要的一点,他在书中提出“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这个如今已普遍被认同的观念在当时引起了教育界的一场争论。最终,时间证明了它的正确性,这部《教育学》一直用到90年代初,累计印数上百万册。
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也是顾先生学术生涯中始终坚持的理念。1974年11月在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8届大会,至今让顾先生记忆犹新。中国派出13人代表团,代表中国教育界参会的只有顾明远一人。
会议所提出的许多前瞻性教育理念,国内此前闻所未闻。让他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听到“终身教育”的概念。当时,发达国家要求为成人教育和终身教育立项,那时西方国家的成人教育概念已经是指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而中国的成人教育还仅仅指为没有上过学的工农补习文化,对“终身教育”的概念更是陌生。
由于对“终身教育”不了解,在大会决议时他投了弃权票,但随着“文革”结束,顾明远先生进一步接触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报告,对“终身教育”产生了深刻的认同。从1980年代初至今,他不断地在文章中、在提供政策咨询的意见中大力提倡终身教育。在《学习化时代的全民教育》一文中,他写道:“要贯彻终身教育思想,要满足全民的学习需求,就必须关注处境不利人群的教育。对此,许多国家都有特殊的政策和法律。我国要进入现代化行列,就应该重视学习化时代的全民教育。”
顾先生还很早提出了要实现教师的专业化、提升教师水平。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是我国教育的恢复期,各级教育的教师队伍都在低水平上运作。“我认为一方面要大力呼吁社会尊师重教,另一方面,教师自身也要提高专业水平,要具不可替代性,值得社会尊重。”
从90年代初开始,他着力为教师创造进修条件,筹备为中学教师设置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经过多年努力,终于在1996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通过,翌年,教育硕士学位开始招生。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立,可以说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从根本上提升了教师教书育人的业务能力,实现了教师的专业化。“现在中小学老师可以来读博士学位了,只要你愿意,只要你有这个水平。”顾先生欣慰地说。
在对教育问题的长期密切关注中,顾先生时常发表尖锐批评,他提出“废除三好学生”、“取消奥数班”、“让懂得教育的教育家办学”等呼吁,直击教育弊端。
顾先生不仅自己思想鼎新,而且鼓励学生大胆思考。
一位研究生谈及顾先生对自己的影响时,这样写道:“他有菩萨的心肠,佛祖的胸襟,大师的眼界,先生的气度,宽容学生个性,包容晚辈奇想,使我的自由心灵得到了灌溉和滋养。”这或许是对顾先生思想和胸襟的最好概括。
变革思维 直面信息时代
顾先生说,将来全球化、信息化怎么改变我们教育?现在很难预测了,将来很可能通过“慕课”来学习了。当然,“我主张学校是不会消亡的,老师可以起引导作用。”
顾先生办公室的茶桌上耸立着厚厚一摞书,最上面的一本是《慕课革命》,作者汤敏。显然,顾先生刚刚翻看过这本介绍大规模在线教育的新书。
当记者问起顾先生不久前在一次教育论坛上所讲“从全球和未来的角度看教育问题”的观点时,顾先生忽然指着《慕课革命》这本书说:“将来全球化、信息化怎么改变我们教育?现在很难预测了,将来很可能通过‘慕课’来学习了。当然,我主张学校是不会消亡的,老师可以起引导作用。在信息这么混乱的浪潮中,老师的作用不是减轻了,而是加重了。但确实可以通过‘慕课’来学习,特别是个性化的学习,将来远程教育、网上学习会对学习方法和学习手段起到革命性的作用。现在的中小学生要十年以后进入社会,十年后的社会是什么样的?所以要用不断变革的思维来培养学生。”
在片刻的停顿和思索后,顾先生加重了语气强调说:“教育,无论是在世界,还是在中国,都是未来社会的希望。我们搞比较教育,我一直讲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从世界的角度来看教育的问题,才能将我们的问题看得清楚一些。”
是的,从事比较教育研究50余年,顾先生始终对世界教育潮流、未来发展趋势保持高度敏锐的观察。
从1964年筹备《外国教育动态》,顾明远先生开始了比较教育的研究和推进,至今已有半个世纪,在他的鼎力推动下,比较教育学科从无到有,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发展壮大,培养了大批人才,并且对深化中国教育体制改革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1980年代,刚改革开放,大家不了解其他国家的情况,我们介绍了国外的比较教育流派、情况,翻译了包括苏霍姆林斯基、布鲁纳等的著作,大家开阔了眼界。”顾先生回忆道。
谈及当下比较教育学科的研究重点时,顾先生说:“现在的比较教育研究需要更深入研究世界教育的方方面面,另外还要对国际组织进行研究,过去我们不大重视国际组织,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经合组织,他们每年都有教育报告,并且是有世界眼光的,我们要关心这些。另外,我们还要培养国际人才,虽然中国国际地位很高了,但在国际组织里的人才很少,不如印度、巴基斯坦。过去外语是障碍,现在不是障碍了,但外语不是唯一的,还要懂国际规则、懂各方面文化、懂人家的思维,我们也在研究这些东西。”
采访临近结束,我们的话题回到了教育的本质问题。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顾先生给出了他的答案:“教育的真正本质就是促进人的发展,让每个人的潜能都能得到发展,在提高人的素质、发展人的创造力的基础上为人类创造财富。今天我们已经进入学习化社会,学习不仅是为了适应职业社会的变化,而且是人的持续发展的过程,成为人的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
听顾先生谈教育,有一种登高望远的感觉。这番话,已不仅是在谈教育,而是在谈贯穿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内容——发展自身的创造潜力。这是一代大教育家的高瞻远瞩,也是对中国教育未来的殷殷期盼。
新高考:促进公平与科学选才
文汇报:您参与了《教育规划纲要》的研究起草工作,现在纲要实施已5年,教育领域发生了许多变化,特别刚刚过去的2014年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元年”,一系列教育新政出台,您如何评价这些变化?
顾明远:《教育规划纲要》的总精神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并提出到2020年的目标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我认为纲要实施5年来,正朝着这个目标方向在走。
纲要精神里,我认为最基本的是促进公平、提高质量这两方面。这几年有比较大的进展,一个是教育的经费投入基本达到了纲要的要求,每年投入基本达到GDP的4%。另外,农村教育有了比较好的发展,给农村学生“两免一补”,增加营养。
但教育发展还很不均衡,地区之间不均衡,东西部地区之间不均衡,城乡之间不均衡,城市里重点校和非重点校之间不均衡,现在要逐渐克服这些问题,首先做到县域之内的均衡。
教育公平的概念有三个层次。首先,是入学机会的公平。现在入学机会都做到了,不会因为家庭困难上不了学了。第二层次,是教育过程的公平。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避免恶性竞争,所以小升初不考试了,就近入学;另外,各种奥数成绩、竞赛成绩的指标也不能作为升学依据了。为了避免就近入学不公平问题,教育部出台小升初按片划区的举措,好学校和差学校资源共享,促进了城市里学校的均衡发展。划片是为了教育过程的公平,为了资源配置的公平。另一个是集团化的教育,优质学校带动薄弱学校变成一个教育的集团,这是很好的模式,也是教师流动的一个很好方法。
最高层次的公平是教育结果的公平,每个孩子都能充分地发挥他的潜在能力,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这是教育结果的公平。因为个体有差异,地区间有差异,做到绝对公平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希望的是每个孩子都能得到他应有的发展,在学习上能得到成功,不要变成一个学习的失败者。
取消体育加分,促进公平
文汇报:提到高考改革,去年9月出台《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后,12月,教育部又连续出台四大高考改革配套方案,高考改革迎来新一轮大动作。您参与了新高考改革方案的制定,您认为这次改革有哪些亮点?对人才选拔机制有怎样的影响?
顾明远:这次高考改革跟过去的高考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总的精神是要改变“一考定终身”。一个是统考的科目减少了,只有3门,数学、语文、外语,总共450分。减少科目后怎么选拔有才能的学生?再加上3门平时的学习考试成绩,另外,还要加上综合素质的评价做参考,由这三个方面组成。
我认为这次高考改革最大的一个亮点是不分文理科。怎么体现学生的差异?那就是在学业水平考试里来要求,因为中学的课程是基础课的课程,不应该分文理,每一个人都应该学,学一门考一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好处。另外学业水平考试不按分数,是按等级。高考录取的时候,挑三门你的学业水平考试,这三门怎么挑?各高校提前三年就要把每个专业所要求的科目列出来,学生从高一开始就可以有选择,如果想学文学专业,在中学就要把文学考到最好成绩。因此高考指挥学生在中学就按照他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来选择要学的学科,这样可以促进中学的课程改革,有利于人才的发展。
至于综合素质评价,现在大家都担心,综合素质怎么评?怎么量化?现在的要求是,综合素质评价是用记录的方法而不是量化的方法,记录学生参加的活动、做过的事情,高校录取时可作为一个参考,高等学校的自主权就体现在这个地方了。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大家都没有做过,所以先在上海和浙江试点,因为他们比较成熟,过去已经做过,如上海的“绿色评价”。
另外,在促进公平方面,过去的体育加分等全部取消,只保留了对少数民族加分等一小部分加分项,避免了弄虚作假。所以这次改革有很多亮点,改革力度是比较大的。
观念转变需要制度保证
文汇报:2015年是上海高考改革元年,“春季高考”采用了全新试点方案,致力于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程序透明的招生模式,您怎么评价这个模式?
顾明远:分类考试也是这次改革的一大亮点。分类考试可以首先解放一批孩子,一些孩子觉得自己不一定要考重点大学,或是成绩不一定能达到,想早一点考高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不光是专科,日后也可以升本、考研,所以这可以首先解放一批人。新闻报道过一个北大学生退学转读技校,因为过去学生没有自己的爱好,凭分数,分数高考好学校,分数低考差学校,这次改革可以改变这种情况。所以这是一个很好的模式,值得推广。
文汇报:今年1月的教育工作会议,提出2015年是“教育现代化攻坚之年”。从1993年国务院第一次提出“教育现代化”已过去20多年,实现教育现代化从根本上要解决哪些问题?
顾明远:离“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还有五年时间,这五年是攻坚阶段,但是我觉得人们对教育现代化的理解还过于简单。我觉得实现教育现代化,很重要的一个问题,不要单从硬件来谈,要从思想层面、从现代化的特征角度谈教育现代化。我认为教育现代化有8个基本特征:受教育者的广泛性和平等性;教育的终身性和全时空性;教育的生产性和社会性;教育的个性性;教育的多样性;教育的变革性;教育的国际性和开放性;教育的科学性。其中最根本的问题还是教育观念和教育制度的现代化。一是转变观念,我主张学生是主体,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我提倡“活动教育”,学生成长在活动中,包括课堂教学也是让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是被动听,所以教师观念要转变。此外整个社会的观念都要转变,不要唯学历主义,要唯能力。
另一个是制度建设,观念的转变需靠制度来保证,比如这次高考改革要综合素质评价了,这就是制度保证。所以观念和制度,是改革的两个杠杆,这两方面都能做到,我们就进入教育现代化了。因此我觉得接下来五年确实是攻坚阶段,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