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首席记者 王彦
在中国,纪录片进院线是个难题。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纪录片票房仅7万元,2012年130万元,2013年虽达到2000多万元,但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音乐纪录片《五月天诺亚方舟》的贡献。不靠明星移植粉丝的纪录片能挣几百万元?天方夜谭吧。
可有人不信邪,他们不仅把纪录片推上院线,还勇敢地定档于国产商业片与进口大片全覆盖的贺岁档里。1月23日,人文美食纪录片《味道中国》将在内地上映。总导演黄瀛灏说,这趟勇闯贺岁档的冒险,完全是“基于对普通中国人依旧信奉传统文化的自信,借食物咀嚼出中华传统文化里的风土、人情、味道”。
念故乡之风土,盼归期
黄瀛灏把《味道中国》比喻成一幅中国特色美食的不完全地图,版图最北画到长白山下,最南到了阿里山畔。在宝岛,一则念故乡之风土、守望归期的故事打动了导演组。
上世纪50年代,田种禾的父亲迁至台湾。可海峡阻隔不了故乡的味道,那味道具象化之,就是浙江金华东阳村的火腿。为解乡愁,老田和同赴台湾的东阳老乡决意自己动手腌制。可反复实验,那味道终究差了几分。老田心知肚明,那是空气的不同,老家冬季阴冷潮湿,而台湾的寒天模糊了概念。老田的思乡情日盛一日,他开始四下寻找适合家乡味滋长的地方,终于在阿里山内一座废弃的冷库里觅到希望。阿里山的东阳火腿终于腌制成功了。因儿时味道而重又鲜活起来的故乡记忆让他做出决定——让儿子田种禾带着阿里山的火腿回东阳,两岸通商,安放自己的乡愁。
就在距离东阳不远的义乌朱店村,也上演着一出走与归的回环曲。10多年前,朱店村能挑豆腐衣的只剩毛协俊夫妇了。将浅锅中的豆浆煮开,表面凝结起一层薄膜,那便是豆腐衣。当年,毛家夫妇雄心壮志闯世界,却发现喧闹的城市里却挑不起一张豆腐衣。30万元打了水漂,绝望回家。毛协俊站在家乡山泉水边茅塞顿开,豆腐衣的关键全然在水。一念之间,他在村里走世界的洪流中决定安心留下来,而豆腐衣的订单则一天天多了起来。
无论你生活在乡村抑或城市,这些朴素人的故事,其实多少投射着中国人的影子。借味蕾为纽带,那些胸腔里荡漾思乡情怀的人们能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
品回家之人情,暖心田
《味道中国》的制作方上海纪实频道派出摄制组花2年时间,走遍中国13个美食大省,更探访美食背后的寻常人家。广东顺德,金榜村的牛乳远近驰名,享誉百年。早上7点多,欢姨按时开店,摆上10多罐牛乳;傍晚时分,最后一罐牛乳总会按时售罄。每天,年届六旬的欢姨都要与40斤水牛奶打交道。一煲白醋、一煲新鲜牛奶,炉火上轮番加热,制成2000片牛乳,放在小店里迎来送往村里的老少。寒来暑往,到村口欢姨的店里带走些牛乳片,边嚼边走,成为村民“回家”的象征。
故事在外人眼中略显平淡,可其貌不扬的牛乳片却勾起导演组对“一碗阳春面”的念想。作家笔下,阳春面小而美的香气,晕开的既有乡邻间的扶持,也有平凡人生里非凡的坚韧。“从这一点讲,小小的牛乳片和阳春面异曲同工。”黄瀛灏说,那其中都是包容、质朴、安然的原味。对亿万中国人而言,农家的土灶、母亲的手艺、乡邻的温情,那种弥漫在氤氲空气里的食物香味,其实不过是“回家”两个字的人情意味,酸了鼻尖,暖了心田。
《味道中国》里,类似温情故事大小20则,每个故事都有一条相同的选择标杆——有传承、有希望的。制作方更希望传递一种生机勃勃的希望。“还是那句话,相信传统文化依旧是中国人不灭的情怀。”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