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历史》
【日】宫本一夫、平势隆郎等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戊戌变法的另面》
茅海建
上海古籍出版社
《潜能》
【意】乔吉奥·阿甘本
漓江出版社
《天国之秋》
【美】裴士锋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
【英】尼尔·麦格雷戈
新星出版社
《沈从文的后半生:1948-1988》
张新颖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一平方英寸的寂静》
【美】戈登·汉普顿、约翰·葛洛斯曼
商务印书馆
《参与感》
黎万强
中信出版社
《21世纪资本论》
【法】托马斯·皮凯蒂
中信出版社
《共情时代》
【荷】弗朗斯·德瓦尔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文汇报记者 傅盛裕 周敏娴
出版无新事,但新意常在。2014年,无论非虚构写作或者人文、社科领域,都有佳作面世。在浩繁的书海中,我们择取了颇具新意的10种图书。这些书目,或许成就了新的框架或范式。或许更改了既有的论调,从新材料、新角度出发,完成对旧题的升华。更有一些,推动了时兴的话题,成为一时的出版事件。
新范式、新论调、新事典,以此为界,回望2014年的非虚构写作、人文及社科领域的图书出版。
现象一 新论调
综述:
献礼日本讲谈社百年,付梓的十卷本《中国的历史》。许宏、罗运环、王子今、黎虎、阎步克、邓小南、姚大力、李伯重、步平等学者为中文版作序,或许也说明此套丛书的分量。
《中国的历史》虽系日本历史学家所著,却是近年来中国历史的重磅力作。自上古到近代,撰述者均为日本该领域的代表性学者。更紧要是构思巧妙,写法轻松,观点新颖,富于洞见,化学术成果于内,吸纳最新出土的史料,兼具可读性与专业性。
意义:
《中国的历史》常以新材料阐释或颠覆旧论调。譬如汉初休养生息,但考古发现有汉之始的制度几乎全盘继承秦朝。又譬如三国历史多以魏、蜀视角记述,《中国的历史》大量着墨吴国。
因出自日本学者之手,全书未有“炎黄子孙”的本位执念,中国史中胡汉融通的意义被放大,由此衍生出的历史学的想象力,也足以动人。
综述:
戊戌变法历来是研究晚清历史的重点。作为主要推动者,康有为、梁启超关于变法的著述和立论,已广为援引、索解。但不容置疑的是,康、梁作为主要当事人,著述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辨析历史的真相,也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故在其著述中难免作伪。为今日史家留下的疑难,也无从回避。
茅海建独辟蹊径,自张之洞档案索骥,挖掘资料、考据推演,试图还原出戊戌变法的另一面。其中,六君子被捕,张之洞为何独救杨锐一人?缘何为青年梁启超开出前所未有的高薪?同情变法的地方实力派何以不支持康、梁等疑问,都将有全新解答。
意义:
解经按照着讲、接着讲区隔,治史分证史、释史两类。茅海建的风格,历来是从材料出发,证大于释。从《天朝的崩溃》与《近代的尺度》两本鸦片战争的专著之中,或能管窥。
这一次,茅海建的问题意识自鸦片战争推移到戊戌变法,试图解决的是一个较新的疑难:有别于传统康、梁叙述的戊戌变法,究竟有没有更新鲜的样貌?
从“张之洞档案”出发,茅海建试图完成戊戌变法的“史实重建”。
综述:
《潜能》是意大利当代著名哲学家乔吉奥·阿甘本的一部文集,其中有“语言”、“历史”和“潜能”三卷,收录了作者30年来的重要论文共22篇,集中体现了阿甘本的哲学论题、基本概念、关注领域和著述风格,涵括了阿甘本最关键也是最著名的思想成果。这些论文涉及哲学、语言学、古典学、文学、宗教、艺术史及历史等多个领域,虽各自独立,相互间又有着紧密的逻辑关联。
意义:
思想的潜能是指思想有时有能力持有某物,有时有能力缺失某物。人类潜能的伟大和渺小都在于其不行动的、黑暗的潜能,且任何潜能都是非潜能,任何能力本质上都是被动性,但潜能并非自由。激情充分体现了潜能的这种悖谬特性,爱就是我们所不能驾驭、从未能触及却永远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东西,我们有能力占有这样的无能。阿甘本旨在解释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潜能的心灵一旦可认知,就有能力思考自身。
综述:
1851年至1864年席卷中国大片江山的战事,不只是19世纪破坏最剧烈的纷争。据信,太平天国引发的战争死亡人数,三十倍于美国的南北战争。裴士锋撰写《天国之秋》的初衷,是协助恢复中国19世纪时在世界上应有的位置。
《天国之秋》的序言写道:“中国不是个封闭体系,全球化也谈不上是我们有时以为的晚近现象。大清帝国透过贸易深深融入世界经济,有数千名外国人住在香港及上海。因此,中国这场内战与地球彼端的欧美有千丝万缕的纠葛,受到外界即时的关注。此外,让已经疲于奔命的中国王朝统治者更为焦头烂额的是,英、法两国于1850年代晚期为了通商权与派驻大使的问题向他们开战。”
针对如是前提,《天国之秋》回避了对战争来龙去脉的全面叙事,尽可能从各个方面重现时人对战争的看法——包括被卷入这场冲突的中国人,还有冷眼旁观的、下场参与的、火上浇油掀起别的战争的外国人。
意义:
外国人介入太平天国战争的影响究竟有多大?除了散见的记述,以往对这一论题的全面把握似有缺位。裴士锋《天国之秋》以此为起点,试图还原另一种从未有过的太平天国的历史样貌。
相对传统的太平天国叙事,《天国之秋》有些许的不同:重点在战争的结局而非其根源,着重在叛军试图以民族诉求来鼓动人心之举,而非叛军的宗教意识形态。换言之,太平天国在满汉种族层面的影响被缩小了,宗教诉求则得到了放大。近些年针对满族的研究,多少证实了这一判断。裴士锋的著作,则全面阐释了这一新论。
史景迁评价此书时表示,这是“精心琢磨的历史铺陈,是极出色的典范。裴士锋以生动翔实的手法,呈现中国的统治者及其数千万子民的命运如何受到英国外交与商业利益的摆布,如何受到太平天国本身的非正统宗教和政治理念影响。一个悲惨且撼动人心的故事。”
现象二 新范式
综述: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涉及200万年中,人类是如何塑造世界,同时又不断被世界塑造的。此书试图用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通过解读文物跨越时空所传递的信息——来讲述这个世界的历史。这些信息有关民族与地区,环境与接触,历史中的不同时刻以及我们对其做出反思的当下。它们有的确凿可靠,有的仅出自推测,还有更多有待探寻。与可能会见到的其他证据不同,它们所表现的是整个社会群体及其复杂的演变过程,而非一些独立事件,它们所讲述的是制造它们的时代的故事,也是它们经历重塑与迁徙的时代的故事,有时,它们还能获得超越制造者原本意图的含义。
意义:
以文物串联历史并不稀罕,但在大英博物馆800万件藏品中遴选100件,举100多名管员、400余位专家治理,以物证史,借古喻今,却颇为难得。在这套书里,鲜有先进与晚学、他者与本位的区隔,更多是出于还原历史实相的观照:那些已然熟悉或未曾知晓的,透过冰冷的文物,尽是人性的光芒、历史的温度。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的出版,与其说是200万年人类文明的精缩,毋宁说是一番创新:讲述文物,可以有巧妙的维度。回溯历史,亦不乏物证的依托。这或者是博物馆出版物史上的新尝试。
综述:
如果沈从文在世,肯定是1988年诺贝尔文学奖最有力的候选人。许多人迷恋这样的说法,以此加重对沈从文作品的崇仰、人生的唏嘘。
《沈从文的后半生:1948—1988》认为,这固然是个很大的遗憾,不过实在说来,获奖与否并没有多么重要。重要的是,对沈从文的认识,能走到多远多深。1988年,远未到盖棺定论的时候。“重新发现”沈从文的工作仍将继续……
从1948年始,沈从文在时代大转折关口的精神危机和从崩溃中的恢复,成为他后半生重新安身立命、成就另一番事业的起点。《沈从文的后半生:1948—1988》这部著作由此起笔,沿着他生命的坎坷历程,翔实叙述他的社会遭遇、个人选择和内心生活,叙述他为始终不肯放弃的物质文化史和杂文物研究而做的超常努力和付出。
意义:
关于沈从文生平的著述不知凡几,专说下半生的却鲜有高论。张新颖7年磨一书,爬梳材料,试图呈现沈从文后半生漫长而未曾间断的精神活动。
通过尽可能编织原始材料,辅以简单的叙述,作者希望借沈从文自述来展示时代的剧烈变动中,这种连续、细密、复杂的个人精神活动,如何见证一个弱小个人的全力挣扎,一个平凡生命以柔弱的方式显现的强大勇气和信心,一个“有情”的知识者对历史文化长河的深沉而庄严的爱。
以新命意、新写法做一个经典的题目,《沈从文的后半生:1948—1988》无论从方法论、文献价值抑或非虚构写作而言,都是2014年出版界的亮点之一。
综述:
《一平方英寸的寂静》是真实存在的地方,是一个位于美国华盛顿州奥林匹克国家公园霍河雨林实际的方寸之地,可能是美国最后留有自然寂静的地方之一。本书与雷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异曲同工,敲响了环保的警钟。叙事手法让人想起国家公园之父约翰·缪尔。汉普顿驾着1964年大众小巴从西到东横越美国,他背着录音器材和测量音量的分贝计,好奇又深情地倾听大地多彩的自然之声,绘制出一张美国“声音心电图”。
意义:
寂静是一种声音,它并非想象所得,也并非是诗歌所能启示。寂静不是万物消亡,恰恰相反,万物都在寂静中生长。置身寂静使心灵富足的奇迹,一定要先听得到它。
“看大自然的花草树木如何在寂静中生长;看日月星辰如何在寂静中移动……我们需要寂静,以触碰灵魂。”失去寂静不仅意味着丧失人的一项特质,而是连人的整个构造也跟着改变。
这本书更大的意义,不止是让我们认识到珍惜、保护拥有的东西已经迫在眉睫,还在于抛给我们一个可以大做文章的新课题:静谧是国家资源。
现象三 新事典
综述:
小米手机、小米路由器、小米盒子……一系列小米产品背后,“粉丝”如何形成抢购风潮,又怎样融入品牌的发展,进而形成口碑,是2014年互联网领域盛极一时的话题。为这一话题推波助澜的,便是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所著的《参与感》。
消费者和品牌从未如此相互贴近,互动从未如此广泛深入。通过互联网,消费者扮演着小米的产品经理、测试工程师、口碑推荐人、梦想赞助商等各种角色,他们热情饱满地参与到一个品牌发展的各个细节当中。以“参与感”为统摄,讲的是小米的案例,背后暗含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产品“真经”。
意义:
《参与感》能否跻身好书的行列,或许尚存争议。但在一个速朽的时代,赶上甚至制造出版事件,本身或已具备一定的说服力。小米现象的背后,除了商业的秘辛,或许还有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组织结构的深层巨变。而小米的体察,总结出来,或许就是普遍意义上的营销“宝典”。
跳脱《参与感》扩大品牌影响力的动机,一本图书的选题、制作、营销,与互联网如此紧密地结合,或许也是前所未见的。
综述:
《21世纪资本论》对自18世纪工业革命至今的财富分配数据进行分析,认为不加制约的资本主义导致了财富不平等的加剧,自由市场经济并不能完全解决财富分配不平等的问题。皮凯蒂由此建议,通过民主制度制约资本主义,这样才能有效降低财富不平等现象。更轰动的是,皮凯蒂建议:征收15%的资本税(财富总额),把最高收入人群的所得税提到80%左右,强迫银行提高透明度,提高通货膨胀等等。
虽然皮凯蒂自己也意识到,这些措施不太可能实现,但《21世纪资本论》的出版,因其关于社会平等、公正的论断,以及与《资本论》关联,成为经济学乃至社会科学领域的焦点。2014年引入中国,更在学界与业界的关注中,成为了出版界的大事件。
意义:
如果有一位经济学家透露,通过对过去300年来工资财富的详尽研究,基于多国的大量收入分配数据,证明了近几十年来社会的不平等现象正在加剧,并将更趋严重,听起来似乎有些危言的意思。
但皮凯蒂确实这样做了。他在《21世纪资本论》里提出,在可以观察到的300来年左右的数据中,投资回报平均维持在每年4%–5%,而GDP平均每年增长1%–2%。在100年的时间里,有资本的人的财富翻了7番,是开始的128倍,而整体经济规模只会比100年前大8倍。换言之,财富总量在增长,贫富差距却更为悬殊。
结论一出,可谓石破天惊。毕竟,在缜密的经济学理论预设和数据演算背后,竟有一个观点挑动了社会公平、政治制度乃至意识形态的面纱。相应的争议也纷至沓来。《21世纪资本论》引入中文版后,同样面临外界不一的褒贬。在经济学这一建树颇丰、因循前人的学科领域,皮凯蒂和《21世纪资本论》,或许是2014年最重要的谈资。
综述:
《共情时代》记载了一个世界著名的灵长类动物学家对人类道德起源问题浅显易懂的考察,它挑战了一直以来人类对该问题最基本的假设。人性自私吗?当我们从生物性的角度评判社会问题,我们往往基于人类自私的属性,但我们不该忘记,人类天性中同时有另一些特质,将人与人紧紧凝聚在一起,调整彼此的步调,关怀弱者,帮助他人。因此,人对另一个人的感情能够感同身受,这种能力植根于漫漫历史长河。
意义:
共情不是一个新词汇,早在上个世纪,德国心理学家李普斯就提出了“移情作用”(德文译作“神入”)。我们都有类似经历:看见朋友失声痛哭的时候我们也会跟着难过,看到有人摔倒的时候我们也会在心里暗暗“哎呦”一声,身上相应的部位似乎也隐隐作痛……弗朗斯·德瓦尔在《共情时代》中提出:共情是人类合作的心灵动因。盛行百年的思潮受到颠覆,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已经不再时兴?人与人之间不再完全是赤裸裸的利益关系?由此,从科学的角度出发,我们会对人类的道德有一种新的理解。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