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3年末,上海户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共计387.62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27.1%,比2012年新增20.3万人,老龄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为应对严峻的老龄化形势,上海正在未雨绸缪。根据《上海市养老设施布局专项规划》,到2020年本市需建成15.9万张养老床位。同时,要全面建成涵盖养老服务供给体系、保障体系、政策支撑体系、需求评估体系、行业监管体系的“五位一体”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然而,和这一系列数据和概念相比,申城养老服务距离让老人“颐养天年”的目标还很远。究其原因,政策扶植力度不够、服务水准参差不齐、医疗资源难以融入,是目前困扰养老服务发展的三大瓶颈。
公办民营养老机构冷热不均
政府财政补贴更需资源统筹
据了解,本市养老机构从组织形式上分事业单位、民非(民办非企业)及企业三种。其中,民非单位比重超过90%。而民非养老机构又分为政府办、企业办、个人办三种,政府办民非养老机构占比超过50%。相关调研显示,由于公办养老机构每月收费2000多元,民办达3000-4000元甚至更高,价格的差异,类同的服务,严重导致公办与民营养老机构的入住率冷热不均。
为此,今年4月,上海市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为进一步鼓励社会力量投入养老服务业,要求完善养老服务土地、税费、财政、融资等政策,充分激发社会活力。例如,在土地政策上,进一步明确公办养老机构和民办非营利性养老机构享有同等的用地政策;财政补贴方面,将完善政府购买为老服务目录和办法等各项制度,积极探索和推进基本养老服务补需方的财政补贴政策和机制等。
记者在采访中也确实发现,在闵行区银桥养护院、虹口区民办广济养老院等,都能享受政府财政补贴,而且也确实减轻了一部分民营养老机构的运营压力。但补贴金额的高低却要求与收住老人的户籍及人数直接挂钩,而这一门槛,令刚起步或地处郊区的养老机构颇感无奈,也间接导致了如今公办与民营养老机构入住率的冷热不均。
虹口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民政局正在以经济补贴的方式帮助区内民营养老机构减轻压力。例如,除了享受与公立养老院一致的运营补贴外,只要民营养老院接收户籍在虹口区的失智失能老人,或是特困老人,就能获得额外的奖励补助。
对于民政部门出台落实的养老补助政策,广济养老院负责人江女士认为,这的确给予了民营养老院有力的支撑,但她同时也提出了一个建议,希望各区的养老补贴政策能够一致,否则从某种程度上说会左右养老机构在收住不同户籍的老人时做出不同的评判和选择。以广济养老院为例,虽然其位于虹口区,但地处杨浦、虹口、宝山交界处,除了虹口区的老人外,还接收了许多杨浦、宝山、浦东地区的困难老人,其实接收这部分老人将无法获得额外补助,而养老院也无法向外区民政部门申请补助。
记者在此呼吁,不妨通过全市资源统筹的做法去制定各区养老机构财政补贴的标准,缩小金额差异的同时,也能提高本区养老机构收住他区户籍老人的积极性。因为目前养老补贴政策主要是由各区主导,每个区的情况不同,有的区经济实力强但缺场地,有的区经济实力弱但场地多,虽然各区制定的养老补助政策各有千秋,但毕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以做到面面俱到。
以虹口广济养老院为例,由于该区人口密度高,该养老机构常年人满为患,排队等候者众多,而且由于地处中心城区,同样面临着场地紧缺、运营成本高等问题;郊区养老机构如银桥养护院等,其场地不是问题,但对于家住市区的老人而言,由于路程、价格等因素,都不愿意入住,导致其空床率非常高。对此,也有业内人士建议,通过出台市级层面的补助措施,用政策杠杆来平衡养老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特别是在土地资源和资金的分配上对民营养老机构给予充分的支持,放水养鱼,以解目前养老服务市场的燃眉之急。
服务品质及专业程度是关键
养老要“活着”更要“活好”
据记者了解,很多老人不愿意入住养老院,除了有传统“养儿防老”观念及青睐居家养老的方式外,他们中的一些还表示去养老院“过得很压抑、不开心!”
张老伯的老伴2006年底去世,2007年5月,通过“家庭会议”,几个子女和父亲商议后,一致决定将他送去闵行区平阳敬老院。但入住大半年,张老伯自觉在敬老院“过得不顺心”,和子女商量后最终还是选择回家,找个保姆料理生活。“三个人一间房,每个人的脾气和生活习惯都不同,夏天35度隔壁床的老头不让开空调;吃饭都吃大锅菜,吃不惯;子女一两个礼拜会来看望一次,平日也没人陪我谈心,想找个人打牌,搭子也没有,护工爱理不理……”在张老伯看来,敬老院和家是不能比的。“总之那种养老机构我是肯定不会再去了。”
记者注意到,如今老人们对于养老服务都有着自己的衡量标准,正如张老伯所说,去养老院不是为了“活着”,而是要“活好”。而要真正实现让老人们在养老机构颐养天年,根本上要从养老体系着手,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的养老服务制度。既要健全养老机构自身的硬件设施,让老年人住得舒服、安心,更要丰富老年人的文娱生活,让其晚年生活更加多姿多彩,精神层面得到充实。
而养老服务人员的职业态度和专业能力,决定了服务质量的好坏。记者注意到,目前从业人员尤其是护理服务队伍不稳定,呈现“三低三高”特征,即社会地位低,流动性高;收入待遇低,劳动强度大职业风险高;学历水平低,年龄偏高。因此,很多养老机构一直面临服务人员紧缺、难以引进高素质人才的困境。同时,由于职业前途不佳,社会上也缺乏专业培养为老服务人才的学校和专业。
业内人士指出,对于机构养老,要不断提升其专业化水平,让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能够享受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老年照护以及有品质的养老服务,特别要关注老年人的情感和精神需求,让他们老有所安、老有所乐、老有所依、老有所学、老有所用。另一方面,养老服务要注重分层链接,实现功能互补、全面覆盖。从自理老人的“安养”到不能自理老人的“养护”,构建专业化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共性和个性的养老需求。
而在上海市《关于推进本市“十二五”期间养老机构建设的若干意见》中也提到,大规模、职业化、专业化的从业队伍是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今后将进一步加强老年学科建设,培养养老护理和服务管理人才,深入开展养老服务专业培训,加快建立涵盖医疗护理、生活护理等内容的人员职业资质体系,逐步健全养老服务行业相对合理的薪酬体系和动态调整机制,并积极鼓励本地劳动者从事养老服务工作。
另外,记者呼吁,还要从“亲情”身上找寻“温暖”。近年来,随着老龄化问题愈加严重,我国在法治层面出台了一系列保障老年人自身权益的法律规范。从“常回家看看”入法,到“禁止啃老”成为热议的话题,规范之下能保障老年人对自身权益受损的情况通过法律维权。但法规终究是法规,面对养老院内老人们的孤独,倘若子女能够在工作之余真正“常回家看看”,即便难以回家也常常电话、视频联系嘘寒问暖,想必老人心中的孤独就会少些,内心的温暖也会多些。
护理型养老机构呼之欲出
政策扶持推动医养深度融合
养老机构空床率高,社区卫生中心却“一床难求”,对比之下,医疗资源的重要性凸显。“医养结合”也是记者采访中养老机构负责人时常提到的老大难问题。
相关负责人指出,现阶段,我国养老机构应该实现医疗、护理、养老一体化。但由于医疗机构提供养老服务得不到相应政策补助,导致目前严重缺乏医疗型的养老机构。“养老机构不仅医疗资源紧缺,而且老人治疗结束后需要后期康复护理,由于家庭和养老机构没有专业的护理人员,老人很难得到专业的康复护理。”
针对养老机构医疗服务存在的突出问题,业内人士建议,要充分整合养老机构医务部门、养护型养老院、护理型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医疗资源,力争从增加纳入医保定点单位养老机构数量、加快制定养老机构内设医疗部门管理办法、加大政府办养老机构医务室建设资助力度等方面有所突破。”
记者了解到,在中国台湾地区和日本,多数养老机构都是医院或医疗机构的延伸品,提供康复医疗、慢性病管理等服务。而在我国内地,由于养老机构护理功能的缺失,老人不得不在医院进行康复治疗,造成医院病床周转率下降,很多急性病人得不到救治。面临这种情况,护理型养老机构呼之欲出。
针对“医养结合”难题,上海市大力加强医疗资源对养老服务的支撑,推动医养深度融合。据了解,目前全市631家养老机构,已有120家经区县批准设立了内部医疗机构,其中有90家已获批医保联网结算。今年,要在完善评估体系的基础上,加强梳理、分类推进,进一步促进老年护理机构与养老机构之间的合作衔接。
来源:东方网-城市导报 作者:何佳玺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