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来了!”时隔半年,当国际奥委会主席再度来到南京,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筹备工作也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从志愿者脸上的温暖笑容,到35座早已就绪的专业场馆,邂逅青奥让这座拥有25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重新焕发热情,也得到了巴赫“充分、高效、热情”的肯定。
从最初创办至今,青奥会总共只经历了四年的时光,然而在巴赫看来,它的意义与影响力已跨出了体育与竞技的范畴,而南京在筹办过程的优异表现也必将为中国未来的申奥添上一枚沉甸甸的砝码。
文化与竞技齐头并进
在青奥村里,组委会搭建起一排风格迥异的小屋,每个屋内的装饰都象征着其所代表的国家和地区。对于小选手们而言,这片“世界文化村”就是训练之余的最佳去处。捷克小屋内,哥伦比亚小女孩拉起了小提琴;英国小屋里,英格兰小男孩则向志愿者学起了毛笔字。竞技场上的切磋尚未打响,文化交流就已拉开。
13年前,当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罗格初次提出创立青奥会的设想时,许多人还不解其意义。然而,正如巴赫所言,“当你踏上南京的土地,就会明白青奥会的意义所在。”在他看来,青奥会不只是体育的竞争,也为每一位参与者、志愿者,甚至观众都提供了参加文化教育项目的机会与平台。
青少年在青奥会中吸收养分,青奥会也因新生代们的创意与奇思而大受裨益。本届青奥会上,奖牌正面的设计者是来自斯洛伐克的23岁小伙奇卡,吉祥物“砳砳”的设计创意提供者则是依然在校就读的北京男生崔欣晔,尽管国度不同,创意的火花却在此共同交汇。
或将助力京张申奥
自罗格的时代起,国际奥委会就始终致力于青奥会的瘦身工作。从项目设置到代表团人数,从新建场馆数目到筹建开支,无不如此,而南京也同样严格遵循着这一准则。在本届青奥会所有的35座比赛和训练场馆中,仅有位于江北浦口新城的青奥体育公园是平地而起,其余皆为旧场馆改造而成。其中,将作为武术、攀岩、轮滑及滑板四个表演项目场馆的“南京2014体育实验室”正是由巴赫本人所倡导创立的。
在今天的采访中,巴赫曾不止一次强调“热情好客”的态度与筹备工作的高效作风,是保证中国成功举办国际赛事的基础。去年,中国奥委会正式向国际奥委会递交了由北京与张家口联合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申请,国际奥委会主席认为京张是“非常非常有力的一个竞争者”,甚至毫不避讳地表示,“青奥会是中国向世界展示组织能力与自身实力的绝佳机会,它的成功对京张申奥将是很大的加分。”
在他看来,与南京青奥会一样,北京申办冬奥会的最大优势在于原有场馆的重新利用,这不仅将大幅减少办赛成本,也避免了场馆因后期利用不足而沦为“白象”的铺张现象。
文汇报驻苏记者 吴跃龙 谢笑添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