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海书展依旧是各路名家风云际会、观点碰撞的舞台。开幕首日,沈昌文、韩天衡、罗援、刘醒龙等嘉宾来到2014“书香中国”阅读论坛,围绕“在阅读中发现价值”发表主题演讲。
出版人沈昌文 除出好书还有很多事
读者要在阅读中发现价值,要靠我们出版工作者来提供原始的东西。除了出版优质图书,我们可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我提倡出版工作须与社会公益事业相结合。我从电视广告宣传售后服务得到启发——为什么不能学习企业家进行售后服务,开办《读书》杂志的读者服务日?此后 每月25日我们在咖啡馆邀请读者和作家自由对谈,尤其是希望一些年轻的大学生跟大作家直接交流。出版工作者还要注意海峡两岸的交流。宝岛台湾在阅读方面有 它独到的地方。一个非常成功的例子就是引进蔡志忠先生的漫画。他一改内地多为讽刺漫画的局面,将知识与漫画相结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建议出版社开办自己 的刊物,尤其是一些大众性刊物。退休以后,我设计并申请了很多刊物,将办书和办刊结合起来,不仅在思想上,而且在经济上都有很大的益处。
书画篆刻家韩天衡 书山勤耕三分地
文化,最关键的是“文”落实到“化”上面,要化一为万,化古为新,化出自己的成绩,让阅读产生价值。
首先要化为望远镜,看得远,拨开雾霾看到源头。如过去辞典里常见到的《印人传》实际是嘉庆年间文人断章嫁接前人作品而成,我在天津图书馆发现了原本《赖 古堂别集印人传》,纠正了这个错误。其次要化为显微镜,看得透,于麒麟皮下看到马脚。上世纪80年代前的《辞海》中有《宣和印谱》这个条目。而在我几十年 阅读经历中,并未接触到这本古籍,后来读到明末学者所著《宣和印史》,方才判定《宣和印谱》实为伪作。最后还要化为聚宝盆,60年来,我先后阅读了 4000种相关古籍,但并未有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相反觉得自己越发渺小。书山巍峨,我只耕作了不过三分地。如果有人因为攀上了山顶,而 把自己看大了,就很危险。
军事专家罗援 阅读当以史为鉴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指出:历史是现实的根源,任何一个国家的今天都来自于昨天。阅读应该从什么地方开始?我认为从历史开始阅读,以史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未来。
今年是甲午战争120周年,反思甲午,不能忘记国耻,不能忘记军耻。当时的日本和中国几乎同时被西方列强打开过国门,但最终走上两条截然不同的发展道 路,中国走的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之路,而日本走的是脱亚入欧之路。一个把外围的东西当饭吃,一个是把外围的东西当衣服穿。当饭吃的话,能够消化最终为己 所用。当衣服穿,只能徒有其表。对于阅读历史书籍来说,我建议读者选择有权威性和客观性的作品。比如在解放军军史方面,我把自己所写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 史》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史》推荐给大家。
作家刘醒龙 保卫我们的文明
但凡脍炙人口的作品都是一个民族的地域标志:老舍《茶馆》中的老北京、王安忆《长恨歌》中的上海、莫言《红高粱》中的山东高密、陈忠实《白鹿原》中的关中平原……不同人群的性情书写,有着不同的地域风情,我把它们比作是广袤大地上的坚固要塞,关乎民族的尊严。
我们要像崇拜泰山一样崇拜我们的诗歌,要像保卫钓鱼岛,保卫南沙群岛一样地保卫自己的文学,保卫我们的文明。这也是我选择“蟠(pán)虺(huǐ)” 两个字作为书名的原因,这两个字就是老祖宗为我们留下的宝藏,珍惜母语当中每一个词汇,其实就是在保卫文化边疆的界碑。出版社为此担心因为这两个字生僻而 影响销量,要求我改名,但我没有这样做。
文汇报见习记者 黄启哲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