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飞天遁地”就是人类的梦想,如今,“飞天”早已实现,“遁地”呢?昨天上午,我国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首席科学家、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董树文研究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直接给“遁地”愿望泼了一盆冷水——尚无可能。
“入地”落后“上天”原因多样
在2008年深部探测专项启动前,中国地球科学家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当时“神舟7号”载人飞船顺利上天、“嫦娥一号”探月工程圆满成功,而我们对所在的地球却知之甚少。我国深地震反射剖面总长不到5000千米,相当美国的1/13、俄罗斯的1/5。
上天不易,入地更难。这样的情形并不是我国单独面临的问题,而是世界各国的“通病”。21世纪初,以美国、俄罗斯为首的全球新一轮深空探测和月球探测计 划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而对地球深部的钻探最深也只有12公里。相对于6378公里的地球赤道半径,科学家对地球深部的认识仍停留于表皮阶段。
原因为何?“首先,由于跟‘入地’相比,‘上天’的更多技术涉及国防军事尖端领域,容易成为国家发展的重点。”董树文分析:“而且‘入地’的技术相对更难,土壤之下的硬岩和地下深处的超高温环境都会让地下设备一筹莫展。”
但不了解地球,岂能了解宇宙?在国家经济发展对资源及灾害预警的强烈需求下,2008年,作为地壳探测工程的培育性启动计划,我国开始进行深部探测专项 研究,以期为将来解决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提供参考。目前除深部探测专项外,我国其他“入地”项目都很零碎,深部专项团队是“入地”的主力军。
超高温让“载人入地”无操作可能
深部探测专项启动以来,我国“入地”研究有了长足进展。去年,在“神舟十号”载人飞船成功上天与“天宫一号”圆满对接之时,专项通过深地震反射剖面采集 技术,完成了6000公里“穿透地壳”的深地震反射剖面,5年超过了此前50年完成的总和。“我国‘入地’有后发优势,可以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少走弯路。 要知道先行国家当时的技术还不成熟,获取的数据解释力太弱。”董树文透露。
目前,我国“载人上天”有了神舟飞船,“载人下海”有了蛟龙号深潜 器,那么“载人入地”行不行呢?对此董树文明确地表示,我国没有“载人入地”的计划。“往下地温上升很快,像万米地底的温度可能超过400℃,人受不了, 现有的设备到那里也会熔化。”不过他也表示,借助“地壳一号”向地下6400米进军的机会,在松辽盆地盆底下的基底尝试建立一个地下实验室,到时可以派机 器人替人类完成夙愿。
文汇报记者 赵征南
(本报黑龙江安达8月9日专电)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