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装不下太多好奇的人”
——访澳大利亚南极局海冰和气候项目负责人兰·阿里森
被誉为“自然科学的天然实验室”的南极大陆上正上演着一个悖论:为了更好地保护南极,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奔赴这块“人类最后的处女地”,但不断加剧的人类活动又影响着它的纯净。日前,在上海市科普作协主办的讲座“极地科学研究的未来方向”上,澳大利亚南极局海冰和气候项目负责人兰·阿里森博士说:“应该严格控制去南极的人数,因为南极大陆装不下太多好奇的人。”
阿里森曾参加和领导了25次南极考察,40多年来,他亲眼看着世人对南极的热情越来越高,全球每年都有两三万人前去旅游。然而,在他看来,和旅游相比,科研考察对南极大陆的影响更甚。
南极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重要议题的提出,大大迟于有组织的极地科学考察活动。阿里森说,以前去南极科考没有环境方面的约束,有的科学家也做了一些不利于南极生态的事,但这些行为绝对不能重演。
据保守估计,现在南极每年要“接纳”2000-3000名科考队员。和游客相比,科考队员往往会走进生态更为脆弱的南极大陆内部。另外,由于大量考察站、居住点、野外营地以及避难所的设置与兴建,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垃圾及污水处理、车辆使用、燃料贮存等问题,因此考察站及其周边地区往往遭受更加强烈的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
为了加强对南极环境的保护,上世纪50年代末《南极条约》生效,中国也于1983年加入该条约,阿里森认为中国科学家很好地履行了条约的规范,同时他也指出,在严格遵守条约上,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想保护南极大陆的“纯净”,最好能减少人类活动的影响,但南极的科研地位不言而喻。南极作为整个地球系统的一部分,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气候等条件,使它成为这个星球上非常难得而独特的自然地理区域,但同时它在生态环境上又是极其脆弱的地理单元。目前,围绕南极的科研项目达200多个,已有50多个国家先后投入十几亿美元。
阿里森说,目前《南极条约》并未对赴南极科考的科学家总人数加以限制,但有关南极生态环境容量的科研已在开展,如有结论,或将对条约进行完善。
旅游给南极带来的环境压力也不可小觑。“现在南极旅游吃住都在船上,对南极的影响还比较小,但如果人数继续增长下去,未来的影响还很难说。”阿里森说。他指出目前能做的是提高南极旅游船的标准和水平,坚决杜绝漏油事件发生,另外,飞行在3000多米高空的南极航班对环境的影响要比船只更小。
文汇报记者 沈湫莎 江世亮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