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人们戏称丑女为“恐龙”。可谁见过真正的“女恐龙”?由于化石标本稀少,且仅保存骨骼,古生物学家还真的从未为恐龙分辨过性别。不过,科学家在我国新疆哈密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白垩纪翼龙栖息地,不仅找到了多枚保存完好的翼龙蛋,还从数十个翼龙个体的对比中,发现了雌雄翼龙的不同长相。今天凌晨,美国《现代生物学》在线刊登了这一重要发现,一些专家称其为“翼龙研究200年来最令人激动的发现之一”。
作为最早飞上蓝天的脊椎动物,新命名的天山哈密翼龙还真与现代鸟类有些相似,雄性有明显而巨大的头饰,有如鸟之“凤头”。论文第一并列通讯作者、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汪筱林介绍,他们比较了40多个哈密翼龙的头骨,发现一类的前上颌骨脊较大,前缘强烈向上向前弯曲,而另一类的则小而后倾。
“由于这一区别在成年和幼年个体中都很明显,因此我们可以确认,这应该是哈密翼龙‘男女有别’的一大特征。”他说,此前古生物学家试图分辨雌雄翼龙,可都缺乏足够多的化石来进行形态学鉴别。而这次的发现,真可算得天缘凑巧。
时光倒退回一亿多年前的早白垩世,新疆哈密地区一片湖光山色、植物丰茂。这里是哈密翼龙的天堂:潮湿的湖边沙滩适合产卵繁衍,鱼儿成群的广阔湖泊更适合翱翔、捕食。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巨大湖泊风暴终结了这一切,无论正在飞翔,还是栖息在湖边的不同年龄的雌雄翼龙都遭到了灭顶之灾,与它们产在湖边的蛋一起,快速被埋藏到地下。
2005年,古脊椎所研究员邱占祥等去新疆哈密考察,找到几块非常破碎的骨骼,经鉴定是翼龙化石,从此揭开了哈密翼龙重大发现研究的序幕。“通过我们近十年的戈壁野外考察初步确认,这片区域翼龙化石埋藏丰富,分布面积很大,是已知世界上最大的翼龙化石富集遗址。”汪筱林说,这样大面积的富集埋藏在古生物发现史上颇为罕见。
论文还报道了首次发现的三维保存的翼龙蛋。汪筱林说,“过去只发现过4枚翼龙蛋,而且全被压扁,而这次我们发现了5枚,竟然还保持着立体的形态!”过去古生物学家对翼龙蛋的形态和蛋壳结构了解很少。通过这次研究,科学家确认翼龙蛋与一些现生爬行动物的“软”蛋非常相似,如锦蛇的蛋,这令科学家异常激动。“我们看到在如柔韧皮革般塑性变形的蛋壳外,还有一层薄薄的钙质硬壳,留下了脆性碎裂的痕迹。这是以前从没见过的!”汪筱林说。
这一发现为生命进化中的关键环节羊膜卵壳的起源与演化提供了更多的化石证据,也填补了翼龙繁殖行为和生态习性研究上的一些空白。可一亿多年前的哈密地区发育的湖泊怎会突然受到巨大风暴袭击?这有待科学家进一步前去揭秘。
文汇报记者 许琦敏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