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诈骗花样翻新、层出不穷,除了个人受骗,对公业务中也不乏“中招者”,尤其在跨境贸易中,由于中外观念、习惯的差异,犯罪分子时常有机可乘。去年,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主动推行多项防电信诈骗举措,堵截各类电信诈骗案件112起,避免客户经济损失2245万元。
成功清剿诈骗,得益于中行建立的全国联网跨区域核查系统。掌握了更多对手信息,柜面员工在汇款时主动“设卡”,花更多时间提示诈骗可能,虽然成本上升,却换回客户的进一步认同。
多方合作保住近百万欧元
对中国银行上海市浦东分行高级客户经理冯晓雁来说,去年的中秋节至今难忘。一早,她就接到某世界500强企业客户首席财务官的电话,声称公司涉嫌遭遇重大跨国诈骗。
诈骗者先以集团总裁的名义电话通知瑞典分公司财务总监,并假冒集团总裁的邮箱发指令给瑞典分公司,要求划款。由于仿冒邮件与真实账号相差无几,该集团一家在上海开户的关联公司将一笔99.6万欧元的款项汇往诈骗邮件中指定的中行温州分行辖属机构。
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保卫部总经理袁剑刚介绍说,跨国集团与中国的生意往来中,由于集团层级较多,很多人员在现实中素未谋面,常通过邮件往来。犯罪分子往往通过监控邮件获取生意信息,再通过仿冒邮件、电话等方式,骗取钱财。
接到电话后,冯晓雁立即回到因节假日休息的对公网点,主动联系该笔汇款的开户行和收款行,了解海外电汇入账操作流程,并告知其勿对该笔款项进行入账操作。
三天的中秋假期里,中行上海市分行与该跨国集团密切联系,及时沟通进展。通过汇款人提供的后续报文影像,冯晓雁判断款项已达中行浙江省分行。同时,上海市分行又主动与浙江省分行联系,确定退款事宜。节后第一个工作日,款项终于在多方合作之下被堵截,未进入诈骗邮件提供的账号。
掌握对手信息“反诈骗”
“现在到网点柜面办理汇款业务,员工都会适时提示风险,尽可能杜绝诈骗行为的发生。”袁剑刚告诉记者,如果听凭客户的意愿简单汇款,完全合乎流程,单笔只要花1分钟。如果适时提醒,每笔汇款可能5分钟都不止,有时候还会引起客户反感,但之所以坚持提醒,是因为“我们觉得对客户有责任。”
袁剑刚介绍说,目前,中国银行已建立全国联网的核查系统。只要汇款去向也在中行网络内,就能查看基本注册信息。这被称为“对手信息”。有一次,诈骗嫌疑人谎称客户女儿的大学教授,“对手信息”却显示其出生年月为1992年。根据这一疑点,柜面员工劝说客户暂缓汇款,最终确认为诈骗,避免错汇发生。
此外,员工的主动意识,也赢得了客户交口称赞。去年,中行松滨路支行理财经理单佳瑶在为客户彭先生办理业务时,正好聊到彭先生的姐姐慌慌张张带着手机和银行卡出门。彭女士恰好也是中行客户,平日多在高境支行办理业务。出于关心,单佳瑶打电话给高境支行的同事,提醒注意是否存在诈骗情况。
当天下午,彭女士确实来到高境支行汇款。在多方确认、劝阻下,最终避免了300万元左右损失。“劝阻的时候心里也很担心,就怕是正常汇款,给客户带来不便。”单佳瑶说,但为了客户的安全考虑,多花点时间精力,哪怕跨行联动,也是应负的责任。
单佳瑶表示,掌握“对手信息”后,中行梳理出诈骗账户的一些基本特征。比如基本不太使用,偶尔进账都是大笔整数,之后再分账户整数取走等。
“反诈骗工作投入的成本还是挺大的,堵截既增加了员工的工作量,查账等管理成本也上去了。”袁剑刚说,“但银行也有社会责任,最好的敬业就是对客户负责。现在诈骗手段越来越多元,在反诈骗上,银行责无旁贷。”目前,针对诈骗的风险提示已成为柜面员工的自觉,实际遭遇的诈骗案例,也会汇总起来,每隔2-3天在中行的微信订阅号上发布。
文汇报记者 傅盛裕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