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提着一张片子找专家“给看看肺癌”?这已经过时了。记者从上周六胸科医院承办的“上海国际肺癌论坛”上获悉,肺癌专家正在把片子放下,转而看“驱动基因”检测。这是一种肺癌诊治领域的新技术,即医生通过活检找到病人罹患肺癌的“驱动基因”,从而启用抑制该基因的药物。
就在过去五年,这种“精确打击目标”的理念与试验性应用在肺癌诊疗领域快速发展,给临床治疗带来革命性改变。
已发现20多种肺癌“驱动基因”
肺癌,是全球第一癌症杀手,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第一位的肿瘤,是上海地区死亡率最高的肿瘤。也难怪,肺癌的诊治研究从来都是“大热门”。而近年来,“驱动基因”无疑是“热门中的热门”,在本届上海国际肺癌论坛现场,它就引发400多名国内外专家热议。
所谓肺癌“驱动基因”,简单说,就好比令汽车发动起来的引擎,在身体里,它们扮演着“坏角色”——由于它们的突变,导致肺癌发生。
“站在肺癌医生的角度,最关心的问题是,病人为什么会得肺癌?于是,医生开始和基础研究专家一起来比较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的差别,结果就发现在患者体内有些基因是异常的。”本次论坛执行主席、胸科医院肿瘤科主任、上海市肺部肿瘤临床医学中心主任陆舜教授称,借助全基因组学比对,科研人员找到了一些肺癌的“驱动基因”,并且,这些革命性发现让科研人员探索并制成药物来抑制“驱动基因”,从而抑制肺癌的发生或发展。
目前,已发现的肺癌“驱动基因”有20多个,比如EGFR、ALK、KRAS、Her2、PIK3CA等。不同人,会有不同的基因突变。我国临床医生粗略统计发现,在我国60%的肺癌患者身上,可以找到“驱动基因”。
我国“驱动基因”送检率仅为20%
令人欣喜的是,全球的科研人员经“合力攻关”,已制成一些抑制基因的药物。在此期间,中国团队逐步从最初的“赶潮儿”向“弄潮儿”形象转变。
“这里有一点幸运因素。”陆舜告诉记者,不同“驱动基因”在不同人种中的表达水平差异很大,比如,肺癌“驱动基因”——EGFR,50%以上的中国肺癌患者这个基因异常表达,而美国人中仅10%。结果中国团队就发现,在中国上市的厄洛替尼、吉非替尼等药物都表现出对EGFR较好的抑制效果。
“基因表达的人群样本多,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平台,以至于中国在EGFR这条通路的临床试验一直处于国际前沿,在ALK这条通路上我们介入的也比较早,所以国产药物的上市仅比美国晚了一年多——这与以往其他领域的药物研发进程完全不同。”陆舜说。最近,他的团队还在与瑞士合作一项针对肺鳞癌“驱动基因”的差异比较。有关EGFR第二代药物的临床验证、新靶向药物等方面的国际合作研究也都在推进中。
对中国患者而言,这都是令人振奋的消息。但现实,并不尽如人意。
“中国现在的‘驱动基因’送检率在20%,日本是80%。”在陆舜看来,送检水平低与患者知晓度不高有关,而这主要源于大部分专业医生的认识有限。
据悉,“驱动基因”检测已覆盖不少三甲医院,尤其是在省会城市。在专家看来,这代表着一种高效、低毒的靶向治疗方向,而不用再像传统化疗“不分敌我”,在杀死坏细胞同时也杀死好细胞,令大量患者倒在化疗这道“生死槛”上。
在专家看来,研究正在一点点暗示“盲目治疗”的风险。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吴一龙教授曾指出,学术上将肺癌分为四大类——吸烟腺癌、不吸烟腺癌、吸烟鳞癌、不吸烟鳞癌。近些年科研人员发现,这四类肺癌的基因改变完全不同。如果找到“驱动基因”,治疗事半功倍;如果没找到而盲目治疗,可能治疗方法连安慰剂都不如。
事实上,在美国已流传起一句话:“nomeat,notreat”(不给我一块活检,就别治疗),意在强调“驱动基因”检测对于临床治疗方案抉择的重要参考意义。
降低检测费用让百姓“用得起”
在专家看来,除了提高临床医生的认识,“驱动基因”检测的推广还有许多现实困境需要解决,比如测序费用。目前,支付两三千元,可检测几个常规的“驱动基因”。专家认为,下一步还要将费用降下来,让百姓“用得起”。
此外,还要让检测平台覆盖更多医院,缩短检测等待时间等。
最后,当然也是非常重要的,是要加速针对“驱动基因”开发相对应的抑制药物——因为医疗的最终目标不是去发现这些异常基因,而是达到治疗的效果。
“不过,病人需要理解的是,当我们在普及‘驱动基因’检测,很可能的结果是发现了新的基因突变,但还没有抑制药物。这就是医学的滞后性,总是先有疾病,才有治疗方法。但如果没发现基因突变,药物研发与治疗更不可能出现。”在陆舜看来,“驱动基因”测序给中国临床学界的一点启示是,改变过去的“模糊医学”思维,让一切医学实践真正地讲证据、有依据。
文汇报记者 唐闻佳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