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气候中心最新发布的评估报告,2013/2014年冬季,全国平均气温-2.9℃,较常年同期(-3.4℃)偏高0.5℃,为近5年来最暖,但达不到新的“暖冬”标准。
按照以往标准,若当年冬季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0.5℃以上即为“暖冬”,偏低0.5℃以上即为“冷冬”。但在多年评估中气象专家发现,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冬季地域气候特征差异较大,仅就全国平均气温来衡量“暖”或“冷”不甚科学,公众心中也常出现“暖冬不暖”的疑惑。自2010年起,新的“暖冬”标准试图为人们描述一个“更接近感觉”的冬天。新标准主要关注的是冷暖天气占据的势力范围,若全国50%以上的面积达到偏高0.5℃的暖冬标准,才能说是一个全国性的暖冬。
按此标准,这个冬天算不上“暖冬”:与常年同期相比,黑龙江东部、广东大部、广西南部、海南气温偏低1℃-2℃;内蒙古、辽宁、山东北部等地偏高1℃-2℃,内蒙古中部偏高2℃-4℃。
前冬暖、后冬冷,是这个冬天的AB面。数据显示,2013年12月和2014年1月,全国平均气温分别较常年同期偏高0.4℃和1.6℃,但2月偏低 0.6℃。其中,2月7日-18日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被持续低温所笼罩,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3.1℃。据统计,2013/2014年冬季共有7 次冷空气出没,较常年同期(9.2次)偏少,但其中4次都选择在2月扎堆施威。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与气候变化服务室正研级高工艾婉秀表示,从长达百年的气候变化过程来看,我国的平均气温呈现非常明显的“爬坡”趋势,只是近10年里动作放缓,但变暖趋势还在持续。
文汇报记者 史博臻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