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文化保护迫在眉睫
在今年两会的提案中,冯骥才发出了“文化保护做得如何,关系着最终实现的新农村的精神内涵与文化主体”的深沉呼唤。他的提案全文,被全国新闻著名专栏“文汇时评”首发。
在提案中,他建议将具有文化特色和遗存的村落进行分类,针对性地制订切实的保护方案,列入新农村建设的各级规划;建议加快通过《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使保护法能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法律依据;建议加快国家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广大农村重要文化遗产的认定,对列入名录的遗产实行严格有效的保护;建议在重要的少数民族集居地,要像欧洲人那样建立乡村博物馆,以保存历史记忆,传承和继承民族文化……
大冯为准备这项提案,走遍了山东、山西、河北、安徽、浙江等7个民俗文化集中呈现的省份。当走进民风古朴的古老宅落、走进已濒风化的砖墙瓦房,他看到了一些有悖于我国民间文化保护的现象,因而辗转反侧,痛心疾首。
在浙江杭州附近的小县城,生活富足的农民已经开始在建设自己家园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加入了文化的元素。但是,这文化,却是赤裸裸地照搬洋文化,甚至不惜放弃了悠远缠绵的中华民族文化。他们在村落中,修建起一座座微型的“埃菲尔铁塔”,当地的孩子以此为荣。但是,当被询问到最喜欢我们中国的什么建筑时,孩子们却你推我让,迟迟给不出答案。在广州的一些小村落,农民们修建起小型的卢浮宫,而中国的飞檐走壁、亭台楼阁早已淡出视野,退出记忆。
为此,大冯忧心忡忡:“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上在农村。文化的多样性也在农村。它是民族最重要的精神文化财富之一,是民族历史文化和精神情感之根。但是,现在很多农村的状况是,人们对外来的东西觉得特新鲜,把原来的东西都扔掉了。历史的记忆和传承都没有了。如果这样继续发展,十几年后,我们传统的东西就都没有了。”
同样让他忧心的状况还有很多:很多口传身授的非物质的文化种类,如剪纸、糖画的民间老艺人相继故去,作为文化的携带者,他们同时带走了中国民间艺术传承的希望;江西的一些村落中,很多农民外出务农,家中无人留守,古色古香的房子已经破败不堪,变成空穴,随时有风化倒塌的可能;山西的一些企业家将一些具有文化保护和文化研究价值的村落的管理权买下来,变成自己盈利的工具;云南的一些民俗旅游村落,当地的农民已经将民族服饰、民族艺术变成纯粹赚钱的工具……
“因此,在即将到来的大规模的新农村建设中,文化保护不能回避,相反应该首先得到重视。”
(撰文 /江胜信)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