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后浪催前浪 ——有感上海第二届青年摄影艺术大展
■特约撰稿/朱炯
近几年来,中国摄影界有一个很好的现象——“青年摄影”得到各方的共同重视及推动。主办年轻人的摄影比赛,力图寻找活力新鲜的影像,鼓励有探索精神的影像。上海摄影家协会日前举办的“青年摄影艺术大展”正是这样的一个评比活动。已连续两届的大展,将“上海”、“青年”的特征以“海上·活力”主题理念鲜明地宣扬出来。
参赛条件凸显“海纳百川”
应该说这次大展中的一些规定及工作方法让人体会到“海派”的“宽容胸怀”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境界。例如对参赛条件的规定,即摄影作者具有什么样的条件可以参加比赛。大展对“上海人”身份的界定指向了三类人群:“出生于上海(上海户籍)、在上海工作(外埠户籍)或在境外具有上海户籍的青年”。上海摄影界秉承海纳百川襟怀,将所有跟上海有着血缘、情缘和机缘的人都容纳进来;上海的摄影比赛成果,就最有可能代表中国摄影的前沿面貌,甚至也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世界摄影的活跃状态。
本届大展,将“青年”的概念设定在14至40岁的范畴,也是少有的宽泛。“青年”的概念本来也不应该是年龄的简单数值范畴,而是人的精神境界,少年壮志与中年所坚持的梦想同样需要新锐的勇气和魄力。青年的精神就是上海活力的体现。
提升整体影像语言表达能力
这项大展是以“摄影艺术”的名义来举办的。与首届不同的是,今年取消了摄影的类别,即摄影者在投稿的时候不用标注参加记录类还是非记录类的比赛。这应该是对摄影理念的一种更为现代性的认识。在传统的摄影理念中,摄影内部行业分野清晰。拍摄新闻纪实的摄影作品,真实是生命;拍摄创意的,笼罩在人工光和电脑的魔笔下。谁是艺术的影像?谁的影像更艺术?摄影师激情拍摄完的照片,常常不知该把它们放进哪个类别展示。评委更是在终评时争论不休,隔行如隔山,难以相互说服。本届青年摄影艺术大展,把摄影自我束缚的绳子砍掉了,摄影人和评委都获得了极大的自由。这个解放,是参赛内容结构上的解放,也顺应当代影像的发展。摄影虽然始终都是对存在的一种探寻,但是,全面数字化的今天,现实与真实,超现实与超真实,仿现实与模拟真实,都可以成为影像见证与记忆的一部分,也都可以制作伪证和虚构历史。当代影像,在哲学层面已经超越了真假二元论,试图更为立体地向物质状态和精神意识的并行,作出某种认识与表达。
本届大赛,还要求必须提交成照作品6至12幅。这个规定与前面的几项放松尺度的要求相反,大幅度地提高了参赛的难度。因为摄影的瞬间特性,使人人手上都会有几张完美的照片。摄影沉浸在民间成为无可替代的时代声音的同时,也被无情地抛到了廉价批发货的泛滥摊位上,有时没有人愿意去多看它一眼。摄影比赛遍地开花,如何能够找到有创新精神的作者和有深度表达的作品呢?提交组照,就可以自然刷掉那些随意玩摄影的人,会留住那些在影像的创作中付出努力的人,会收集到有明确主题表达、有整体影像语言表达能力的作品。
多媒体作品水准有待提高
就像所有的评比一样,结果总会有一些遗憾。综观参赛的多媒体作品,总体显得很弱,获奖的作品实在没有什么争议,因为就那么几部视频短片作者懂得多媒体作品的语言,能用视听语言来立体地表达。一些多媒体作品,缺少基本的蒙太奇语言控制能力。可见进入全媒体时代,光有技术的全媒体平台搭建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视觉工作者的全媒体素质及能力的培养。
从静态的摄影作品入围及获奖情况来看,我觉得还是能够代表中国摄影界的一个整体面貌,同时也体现了上海的地域性特点。从拍摄内容上,我们可以看到上海人的足迹涉及广泛,海外景象夺人眼目。职业媒体摄影师训练有素,从选题到编辑图片都有很好的完成度。商业摄影水准高,从创意到制作完成度无可挑剔。水下摄影的作品有多位作者多组参赛,令人眼前一亮。自由摄影师以影像表达对生活的认识也手法现代、多样。从整个参赛作品来看,风光片少了,采风片很少,是一个好的现象。但是,猎奇的影像仍然很有市场。猎非洲的奇观,也猎旧工厂的奇观。最重要的问题是,很多作品缺乏编辑意识,有些单张看着不错,但是作为一组,没有主题的深入与发展,缺乏思路,有时是信息的重复堆积,有时是情绪化影像的泛滥。归根到底,常常是作者表达不明确,作品没有形成风格。这应当引起业界思考与重视。
(作者:本届大赛评委、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博士、副教授)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