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式一:消失的中国莎士比亚》于18日晚友谊厅举办,陈子善发来寄语
熊式一,猛听名字,和中国哲学家、新儒家创始人熊十力有点像;
再看写法,很是陌生。
“中国的莎士比亚”,稍稍扬眉吐气一番,却也诧异,“别人家”的伟大人物,中国也有?
再看定语,“消失的”!足够勾起人类爱听故事的本能。
书展第三天(18日)晚上,“熊式一:消失的‘中国莎士比亚’”新书分享会,主持人、责编崔萌做开场白,定性为是一场文化、文学、作家的“打捞”,非常恰如其分。而在场的罗岗、毛尖和不在场的郑达、陈子善四位学者的互补解读,又构成了不同的视角差,让观众多维度理解这位曾在欧美世界从平民到王室都家喻户晓的中国作家熊式一(1902-1991)。
郑达从美国发来视频介绍
1930-1940年代曾蜚声欧美,2006年大陆开始出版其代表作
在1992年出版的《中国现代作家大辞典》上,已增添了林语堂的条目,但是并没有熊式一。直到2006年,国内出版了熊式一代表作、中英文双语剧本《王宝川》;2010年,出版了陈子善编撰的散文集《八十回忆》;2012年,熊式一的英文长篇小说《天桥》的中译本(自己翻译)出版。因此,即便是国内最知名的现代文学文献专家陈子善(张爱玲诸多散轶的文本都是他寻得),也是因为1980年代成为《香港文学》杂志的作者,才结识了同为作者的熊式一。陈子善在序言里回忆,那时他定居香港,在杂志上发表译作和刊发连载文学回忆。1988年,86岁的熊式一才得以回国探亲,他的三个儿女都在北京。他去探访求学时代的北京(清华学校和北京高师),回望刊发他大量翻译剧作的《小说月报》所在地上海,当然还有老家南昌。1991年,他因患急性病在北京骤然离世。
大陆版的《王宝川》和《天桥》封面 来自网络
1932年12月赴英国攻读文学博士前,他已经有5个孩子,是位成功的翻译者。从胡适处结识徐志摩后,两人惺惺相惜,知名度也被徐志摩提升一级。武汉大学的陈源校长惜才,想聘其为教员讲授西洋戏剧,无奈当时北洋教育部规定大学教师必须要有海外学历。受此刺激,熊式一变卖家产,出国留学。
此后的人生轨迹在美国波士顿萨福克大学荣誉教授郑达的辛勤追踪下,史料翔实的英文传记于2020年得以出版,后又有了香港版和今年7月三联书店的大陆版。讲座现场,播放了郑达教授的短视频,不过,在三联书情的视频号上,早几个月就播出了郑达介绍蒋彝和熊式一的视频讲座。详细介绍了熊式一在英国攻读时如何写出轰动欧美的话剧《王宝川》。
不灭的传奇:《王宝川》光照伦敦西区和美国百老汇
熊式一和他在伦敦的被称为“中国第二大使馆”的别墅
1933年1月,经张元济辗转引荐后,熊式一注册东伦敦大学(后改名为玛丽女王大学)的英语(戏剧)专业博士生,导师阿勒代斯·尼科尔是莎士比亚和英国戏剧研究专家,他建议熊式一的论文可以写中国戏剧(档案记录1934年11月熊式一以《英国戏剧对中国戏剧与舞台的影响》通过博士开题),此后有一次聊天中,尼科尔又说,英国戏剧界很少有中国戏剧,你或许可以写,“这会赚不少钱。”最后一句,让熊式一兴奋不已。他开始泡剧院研究上演的英国戏剧。
郑达介绍了一个细节,因为手头紧熊式一买了离舞台很近的座位,但却可以回看观众的反应,这也让熊式一了解了怎样的戏剧会深受欢迎。接着,他在中国几部传统京剧中挑出了《红鬃烈马》,将故事情节改编,等于是创作了一部英文四幕新剧,并保留了京剧的精髓,如虚实结合、象征手法、简约的舞台布置、左方上场右方下场等。大致情节为:王宝川闺中待嫁,抛绣球给看中的薛平贵,后薛平贵被俘至西凉,公主逼其成婚,薛平贵辩称等战争得胜之日再成婚,18年后的新婚之夜,他设计逃回了家乡和王宝川有情人终成眷属。
《王宝川》在英国小剧场演出的剧目表
郑达介绍如何改编,还举了熊式一对宋诗的改编作为例子。剧中薛平贵做诗,原诗来自宋朝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为了符合英国人的审美习俗,熊式一舍了梅的中国意象,改成:
有雪无酒不精神,有酒无诗俗了人
酒醉诗成天又雪,阖家同庆十分春
剧本得到了普遍好评,不久有机会在西区一个小剧场上演,后又和知名剧团合作。场场爆满,剧院经济收入可观。英国王室几乎全体成员都去观看,玛丽王后前后去了八次。
《王宝川》演出成功的消息不胫而走,1935年,熊式一先后签订了一系列演出合约:瑞士、西班牙、荷兰、比利时、挪威、瑞典、丹麦、芬兰、捷克斯洛伐克、中国。
1935年10月,熊式一带着《王宝川》前往百老汇,又获得同样的轰动,罗斯福夫人前来观看,费雯丽也想演王宝川,但熊式一认为不合适就婉拒了。
熊式一和罗斯福夫人合影
同时,《西厢记》《孟母三迁》等剧本也被熊式一翻译,因为忙于职业生涯无力写论文,他在赴美前被玛丽女王大学除名了,终于也没有获得海外博士学位。
熊式一的出名不仅在《王宝川》,他的最大的三个孩子后来都考上了牛津大学,被英国社会传为美谈。他热情好客,官邸成了伦敦的“中国第二大使馆”,徐悲鸿、萧伯纳等中外名贤都会参加他家的社交宴,梅兰芳1935年4月从苏联转道访问英国,就住在熊式一家的别墅里。二战中,他还去BBC当评论员,介绍中国和中国文化。他后来还写小说、拍电影、创建香港清华书院等,多才多艺。
上个世纪中国文学走出去背后:一个人背后的其他力量
作为江西老乡,罗岗提供了更多现当代文学的解读
熊式一出国前其才华就备受徐志摩的欣赏,对于其戏剧创作在欧美世界取得的的成就,更是得到江西老乡、历史学家陈寅恪的高度评价,陈寅恪1910年考取官费留学,在欧洲多所知名高校学习但不要文凭,精通十多种语言。他曾作诗一首“海外林熊各擅场,卢前王后费评量。北都旧俗非吾识,爱听天桥话故乡。”第一二句是夸奖林语堂和熊式一的风格各异,很难分出伯仲;第三第四句里嵌入了熊式一1942-1943年写的长篇小说《天桥》(其成就不亚于《儒林外史》和《官场现形记》),而林语堂写了英文小说《京华烟云》,因为陈寅恪是江西人,所以说《京华烟云》描绘的“北都旧俗”自己不熟悉,即“非吾识”,还是更喜欢听故乡的天桥故事,从个人的角度,更推崇熊式一。
*获得成功原因:抗日态度和梅兰芳的出访美国
熊式一与到访的梅兰芳、余上沅等合影
《王宝川》在英国连演了900场,备受欢迎,他为何能取得这样的辉煌呢?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罗岗认为除了其个人才华外,也归功于生逢其时。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积极抗日成为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一部分,传教士和汉学家以外的西方人士也来了解真实的中国,1936年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是巅峰事件,1928年他来到中国后兼任了好几家报社的驻华记者,向西方介绍中国。而1930年梅兰芳访问美国交流中美艺术是 “中学西传”的开始,中国首次从19世纪以来“西学东渐”中走出来,试图成为平等的交流方,西方世界不同阶层想了解中国的大门在慢慢打开。作为中国表演艺术家,梅兰芳的京剧在欧美世界极受欢迎。一位英国家庭妇女曾对熊式一说,梅先生其实不合适穿西装,穿长衫或许更好。作家、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教授毛尖讲述了这个细节:“不知道熊式一是否受此启发,他后来在欧美世界出现的形象就是长衫。”
《王宝川》在纽约百老汇演出的海报
对于《王宝川》的大获成功,毛尖分析,从富兰克林《自传》到西方戏剧的翻译,使熊式一谙熟西方文化和接受心理,从经典角度而言《西厢记》远高于《王宝川》,但是后者是熊式一再创作加工的产物,而《西厢记》是翻译,效果很不相同。今天看来,《王宝川》的成功甚至要高于林语堂的英语小说《京华烟云》,“这也让人看到,中国古典故事被激活后,如何进入世界文学展开旅行。”
*中国作家在海外有丰富的面向,遵循接受者规则
中国现代作家在西方的面向非常丰富,有异于国内。罗岗介绍了鲜为人知的信息,撰写《老舍在伦敦》的作者安妮·韦查德曾谈及,老舍在美国有文学经纪人劳埃德,以与西方人合作的方式展开英语写作。后来劳埃德把相关档案捐给了哥伦比亚大学,通过劳埃德档案,了解到老舍作品译者浦爱德,再找到存放在哈佛大学施莱辛格图书馆的浦爱德档案,发现了老舍的《四世同堂》译稿,它比正式出版的The Yellow Storm多了三章,细节也有很大不同。根据这个英文稿回译成中文,使得老舍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终成完璧。
上个世纪用双语写作取得成功的三位现代作家林语堂、熊式一、 蒋彝 来自网络
同样,熊式一对自己的英语写作也有清晰的定位,即为西方观众介绍真实的中国,所以,熊式一智慧地规避了薛平贵一男二妻的原剧情。
罗岗从中得出两个启示。
其一,从世界文学的宽度来看,有不少写作者放弃母语用英语写作,并获得成功,在中国上个世纪,有林语堂、蒋彝和熊式一;从世界范围来看,有印度籍作家拉什迪、诺奖得主奈保尔,他们的写作视角不同于土生土长的母语写作者,加深了英语文学的内涵。
其二,从中国现当代文学来看,用英语写作的中国作家所呈现的丰富面向,也丰富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跨文化、跨语际研究。郑达的传记,提供了丰富的史料,拓宽了中国现代作家的研究宽度。像梅兰芳在美国,已经将其视为西方世界重大的文化事件进行研究,梅兰芳传记作为海外汉学丛书出版。
*对今天“文化走出去”和文化自信的启发
毛尖主持幽默,解读独辟蹊径
在香港版的传记中,安妮·韦查德写了推荐序,罗岗在讲座现场转述了核心要义,她称这本书“记述了1930年代欧美文艺界仰慕中国之际,散居海外的中国知识分子大展风采的盛况。当年,梅兰芳和蝴蝶令西方观众目眩神迷,卓别林和黄柳霜(编者注:华裔女演员)远赴中国访问,万众瞩目,那时熊式一也享誉世界,毫不逊色。”
从传播学理论来看,“他叙”往往更有说服力。罗岗又举了梅兰芳给美国人带去中国京剧的轰动效应,当年美国剧评人评价:梅兰芳受激赏,不是因为他“真的像美国人”, 而是因为他是真正的中国人。他甚至让我们质疑我们自己的戏剧形式和做法。他以一种即使再多的宣传也达不到的效果,使得我们中的许多人开始尊重中国人及其文明。
郑达认为,熊式一锻造了中国艺术征服西方的一段辉煌时光,是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与世界的成功相遇。毛尖感慨,这对今天的文化走出去、文化自信也有启发。她举例,熊式一曾写信给丘吉尔夫人,要求对修滇缅公路做资金支持并获成功。他写信给T.S.艾略特探讨剧本等,“熊式一充满着自信,有着东方文化代表者与西方文化顶流人物的平等交流姿态”。
与莎士比亚一样大开大合的戏剧人生:豪华落尽归故乡
两人结婚照
对于“中国式的莎士比亚”的类比,毛尖认为,郑达对熊式一带有些许仰视成分。她提出了另一种解读视角:熊式一和六个孩子的妈妈蔡岱梅的关系。
作为世交后代,1925年两人结婚,蔡岱梅比熊式一小3岁,有了三个孩子后,熊式一又只身去北京、上海谋职。1932年他变卖家产前往伦敦攻读博士。1935年10月,蔡岱梅留下5个孩子来到伦敦,和已经成名的熊式一一同参加因《王宝川》赴欧洲的公演而来的各种社交活动。于国内,在熊式一鼓励下,1931年,蔡岱梅考上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文史学系,1935年获得了文学学士文凭。在北平攻读时,她独立带着两个最小的孩子,其余三个放在南昌父母家,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传记里写道:每次放假回家,孩子们感觉她“就像女神降临人间,美如天堂一般。”西方的报纸这么描述:岱梅的脸像一朵鲜花,深色传神的双眸,乌黑的秀发。”
熊式一一家在伦敦家中下棋
毛尖感慨,如此有毅力的知识女性,来到伦敦后一直辅佐丈夫,从国内到国外可谓相濡以沫。可是在1956年夫妻关系名存实亡,当时熊式一先去新加坡,后在香港工作。传记里描述:1955年5月—1956年4月,熊式一在香港花了1800英镑,而蔡岱梅母子三人在伦敦的开销只有1200英镑,其中还有用于还债的100英镑,举步维艰,但熊式一在香港有汽车和司机。熊式一不顾念家庭让蔡岱梅愤怒至极。
“这样的家庭态度和莎士比亚有些相似。”熊式一1991年意外病逝于北京。骨灰安葬在哪里,和谁安葬在一起,在这个散在三大洲的大家族里一直没有形成共识,骨灰漂流了30年,从由小女儿德荑和儿子德海的女儿傅一民联合写的后记中看到,直到2011年3月,熊家才在北京八宝山人民公墓举行了简单的下葬仪式,熊式一与未婚又最得他才华继承的长女德兰合葬在一起,不远处是长子德威之墓。后辈深情写道:
这就是熊式一的骨灰最后一次周游世界的故事,一如他生前多少次如穿越时空般的探险。很难想象还有比这更加精彩或恰如其分的结局了。
正可谓:剧终戏未了,传奇永不息。
在伦敦,熊式一和三个在牛津读大学的孩子
陈子善在中文版序里写道:“我们忽视熊式一太久,我们亏待熊式一也太多了。”记者昨天(22日)也是书展最后一天,在三联书店展位前停留:熊式一骑着自行车,意气风发,朝着我们驶来,那是《王宝川》时代,其后背景都淡去在时光隧道中,这是郑达所著传记的封面,给你强烈的冲击力,一如当年《王宝川》在伦敦的耀眼,传奇的熊式一,也在向当代的中国读者而来。
文末链接:
马鸣谦:那四个月,我感觉与杜甫有85%的心神相通|上海书展③
李开元:握手司马迁,我的秦汉三部曲是新形式的史书|上海书展②
作者:李念
照片:现场为李念拍摄 其余为郑达教授B站视频讲座截屏,原照由熊式一家人提供
编辑:李念
责任编辑:李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