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北京市文物局专家赵珩做了中国传统文人与饮食、中国传统文人与戏曲两场演讲
中国戏曲自西汉之时已有百戏作为其源头,至宋代出现瓦舍,在元代时期以元杂剧的形式进入高潮,至现代戏曲出现衰落之相。昆剧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首,将何去何从?是如日本保护歌舞伎一般投入巨资,不期盈利,还是积极寻求戏剧的现代突破?上周日(12日),原北京燕山出版社总编辑、现北京市文物局专家赵珩,在上海图书馆以中国传统文人为题,上午场做中国传统文人与饮食、下午场做中国传统文人与戏曲,从戏剧的原始形态历历细数,从戏剧与文人的关系谈中国戏剧的现代突破,改良如何不带来灭亡而是新生?
第一出:文人世家后代说文人
赵珩以文人方式开场,说自己今天是来了场“双出”,意思是一个戏曲演员一天扮了两出戏,戏说票价是一样。关于文人历来都是一个颇受关注的话题,当然也是非常雅致的谈资。特别是涉及到文人的喜好,更有八雅之说“琴、棋、书、画、诗、酒、花、茶”,每一种都代表着文人的生活方式、也是中华文化的一种符号。
学者赵珩有许多的著书,《老饕漫笔》《老饕续笔》《旧时风物》《彀外谭屑》等等,其主题大多是关于文人这些爱好,大多可以将其概括为“中国传统文人与_____”的形式。主要源于赵珩自己就一名现代文人。
赵珩的著书《老饕漫笔》《旧时风物》《彀外谭屑》
在讲座伊始,工作人员就介绍赵珩出身名门,其曾祖父赵尔丰曾任四川总督兼任驻藏大臣、曾伯祖赵尔巽曾任清史馆馆长,领修过《清史稿》,其父亲赵守俨是中华书局原副总编辑,主持《二十四史》点校工作。自小浸润在文人家庭的生长环境中,其所思所想所行所为皆镌刻着文人的痕迹。因而在讲座现场赵珩不过娓娓道来其生活经历、见闻感受,逸闻趣事。
赵珩说,文人是具有独立思想之人,他们对饮食、对戏曲的影响是他们将自己的独立思想、性灵和情感融入其中罢了。
第二出:元杂剧兴起经历了前代积累
中国戏曲1300多年的历史,从早期演员、观众二元素论到演员、观众、戏文三元素论再到近代演员、观众、戏文、舞台四元素论,戏剧经历过不断完善的过程。从汉代时期百戏、歌舞、杂技的最初表现形式,到宋代时期瓦舍、话本的出现,再到元代杂剧的兴起,戏剧经历了不断抛光的去芜存菁的过程。
赵珩从戏剧与文人的关系谈中国戏剧的现代突破
赵珩认为元杂剧的兴起确实与文人的参与有极大的关联性,但他却并不赞同传统废科举之说。历来的说法认为元杂剧的创作与文人的参与,是因为元代在相当一段时期中废除科举,使文人失去了仕进的机会而怡情于杂剧的创作。其实这种说法也有其片面性,并不能反映出元代文人的整体状况,金元诗词也并没有因散曲形式的出现而沉寂,只是到了元代,散曲、杂剧才以一种新的形式生面别开。
一方面,这是因为前代文学的积累,在元代以戏曲的形式产生了质变与大爆炸。元杂剧的产生可以说是水到渠成的,元杂剧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山西洪洞县元代杂剧壁画“大行忠都秀”就是当时丰富表现形式的写实。另一方面,元代能够编戏、写戏的文人十分之多。元代钟嗣成的《录鬼簿》中所记载的戏曲作家就150多人。关汉卿、郑光祖、白蒲、纪君祥等都在其中。因此元杂剧时代,有非常多成熟的可供表演的剧本。戏曲文学在元代兴盛。文人的介入使戏曲更加璀璨、使戏曲百花齐放。
壁画:大行忠都秀在此作场
第三出:魏良辅、梁辰鱼促进昆腔形成
元代以后,文人参与戏曲比之前变得更为广泛。除了在戏曲文学之外,在音律和声腔方面也有了更多的介入。尤其是十六世纪以来昆腔的形成,使得传奇在戏曲舞台上有了更为完美的表现。
赵珩指出明代初期,在江南地区形成了四大声腔,分别是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和昆山腔。在这四大声腔中,最终到嘉靖时期,只有昆腔兴起,而其他三者逐渐走向衰弱。其中也缺不了文人的参与。最为重要的两人是魏良辅和梁辰鱼。
魏良辅是嘉靖时期的大官僚,被后人奉为昆曲之祖,他组织了戏班改良了戏曲音乐,反复打磨形成了昆腔。梁辰鱼则是从戏曲内容上作出巨大贡献。他写出了第一本最完整的剧本即《浣纱记》,奠定了昆曲三大传奇(《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的形式与内容。因而自明代嘉靖以后,昆曲从而一花独放。
梁辰鱼作:浣纱记
第四出: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
昆曲的一花独放至乾隆时期更出现了“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的状态。收拾起和不提防两句分别是《千忠禄》以及《长生殿》两出戏的第一句唱。贩夫走卒都会唱昆曲,戏曲家喻户晓,在市井闾巷中传唱不衰。
除了在市井街头,戏曲更是成为了文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明代中叶以后,官僚士大夫之家多蓄养戏班,顾曲、度曲乃至进行传奇创作和晓习音律已成为士大夫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即使不是专业的戏曲作家,也会有几部传奇作品传世。如明末清初的阮大铖、吴伟业,其作品《春灯谜》《燕子笺》《秣陵春》也都成为传世之作。清代文学家李调元更是戏曲爱好者,不但著有《曲话》《剧话》,还自置小梨园一部,自己教习,每逢出游或宴客,必以小梨园演出为乐。李调元是四川人,他将昆腔带入川中,与川音结合,形成了今天的川昆。同治时期的两江总督吴棠也精通音律,尤擅昆曲,除了创建舒颐班,享誉大江南北之外,更是时常与幕友吹笛度曲。像这样的文人士大夫钟情于戏曲的例子,在清末民初是极为普遍的,这里还不包括像李渔这样专门从事戏曲创作与研究的专家。更有像青木正儿这样痴迷于中国戏剧,说出“非死不能成为中国人”之言语。
第五出:文人伦理与审美的贡献
清代焦循的著作《剧说》收录许多流传于乐府、梨园的逸闻轶事,其中曾记录到演员在演唱完《牡丹亭》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能出戏,入戏极深。赵珩认为这与文人在剧本创作中的贡献无不相关。《牡丹亭》词句、故事之美让人沉迷。
昆曲《牡丹亭》的词句、故事之美让人沉迷
赵珩总结道,在中国戏曲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昆曲兴起还是后来京剧的起而代之,都有文人不可忽视的作用。文人自觉的伦理意识与审美趣味极大地影响了戏曲创作。是戏曲创作从早期的纯粹伦理式教育如《杀狗记》转向出现了《牡丹亭》此类极具美感的作品。《牡丹亭》被解读为反传统的、反抗思想束缚的、具有反抗与独立意识的作品。《牡丹亭》正是文人洒脱、重新追求真善美、个性化的体现。正如王国维所说,“优足以当一代之文学”。戏曲将历史与文学以更加直观的形式向平民阶层呈现,成为“中国最自然之文学”,同时也是文人将自己的思想、性灵和情感融入其中的自我表达。
正是由于文人的参与、文人的贡献,中国戏曲才具有如此魅力与吸引力。
百余名听众在赵珩的演讲中感受中国传统文人与戏曲的魅力
第六出:现代戏曲的改良
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在上世纪50年代时曾提出“移步而不换形”的改良口号。可以向前进步,但不能逾矩。赵珩对这一口号十分赞同,他认为如果我们大量改良昆剧,演绎完全不是一回事的东西,也许最终只能带来戏剧的消亡。戏剧的精华部分必须被保留,例如京剧演绎的基本程序。赵珩认为戏曲发展到今天,现代人可以新创出新的表演艺术形式,但没有必要改制原有的戏曲形式。另一方面,提高全民艺术素养,才有可能促进艺术发展。
作者:童毅影
编辑:袁琭璐
责编:李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