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收割了,把根留在地里,它还会继续长出甘蔗。如果水稻收割了,要想继续收获,按照数千年来中国人习以为常的种植方式,只有重新犁田、插秧……有没有一种水稻,能像甘蔗一样能“一种多收”呢?答案是肯定的。
云南大学胡凤益教授团队培育的多年生稻“云大107” ,近日在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戛洒镇试验示范地获得丰收,该项目为红河流域干热河谷稻区推广应用提供了范例,特别是为以哈尼梯田为主的千年稻作生产方式提供了更多可选方案,为该区域的乡村振兴贡献了新的农业科技模式。
该项目是在云南省科技厅和云南大学“双一流”建设等项目的支持下,从2017年开始在戛洒镇的梯田上进行2亩小规模试验示范。经历3年的种植,在水稻的适应性、稳定性和丰产性以及病虫害防控等各个环节进行验证,均获得了成功。项目在2021年开始在戛洒镇开始大规模推广应用,目前已经种植超过500亩,长势喜人。经专家组实测验收,“云大107”早稻示范片的亩产量为615.6千克,比邻近非示范区亩产量高7.77%,取得了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胡凤益介绍,多年生稻是水稻育种的一个创新,只需栽种一次,就可连续收割两季或通过越冬后收割几年,其间不需要再购种、育秧、犁田、耙田、插秧,极大地减少了劳动力投入,降低了稻农的劳动强度,并且产量保持相对稳定,突破了传统水稻的耕作方式,实现了水稻的轻简化生产。
多年生稻成绩斐然,胡凤益却不满足于此。
“下一步,要让多年生稻的田间管理技术更加简单便捷,在紫米、香米、糯米等各色稻米品种上也实现‘一种多收’,争取早日培育出多年生旱地稻品种。”对多年生稻的前景,胡凤益信心满满。
前有袁隆平的杂交稻,现有云南的多年生稻。多年生稻能否成为中国带给世界的另一张水稻“名片”?
我们拭目以待。
编辑:赵征南
责任编辑:范兵
来源:综合央视新闻、人民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