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教师节学生向李俊献哈达
我是上海市第九批援藏干部人才李俊,现任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音体美组学科组长。
或许命中注定我与神圣的西藏有一场人生际遇,亦或许我的教育生涯中注定我与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有一段不解之缘。当初选择做教师这份职业的一份初心驱使着我做下了最终的决定,在经过深思熟虑后,在家人和学校的支持下,经过前期的体检、培训,我成为了第九批“组团式”教育援藏工作队中的一员。
去年8月1日是正式出发的日子,带着内心的激动和向往,踏上远赴西藏的征途。临行前一天的晚餐,家人像往常一样吃着饭,什么离别的话题都没有说,看着坐在旁边天真烂漫的女儿,突然觉得从明天开始,我就要缺位较长一段时间了,不能每天陪伴家人,感觉有点难受、惆怅,特别是觉得对女儿有亏欠,不能看着她、陪着她每天的成长……
△ 教研组开展活动
8月2日8:32分,飞机准时降落在日喀则和平机场。经过简单的欢迎仪式后,我们乘车前往目的地——“组团式”援藏教师公寓,三年的援藏生活就此拉开帷幕。
说起西藏,我们大多数人脑海中想到的,是奔跑的藏羚羊、湛蓝的天空、绵延的雪山、奔腾的雅鲁藏布江、雄伟的布达拉宫……我也跟大家一样,但更多的是忐忑与不安……因为,我听到的、了解到的是西藏地区是属于高海拔、高寒、缺氧的地区,对身体是或多或少有一定的影响的。心里想着,那里的学校会是什么样的呢?学生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进藏后,我们先后进行了各类培训、健康知识讲座,应急救护培训等,制定了三年工作计划以及学生音乐课堂学习调查问卷,在此期间,逐渐适应了缺氧、干燥、低气压的高原环境。
△ 校级公开课欣赏古曲《春江花月夜》
我任教的日喀则上海实验学校是西藏自治区唯一一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学校总人数近2000多名学生,我的任务是音乐教学及教研组长工作指导。这里没有音乐专用教室,在原来做音乐教室的教室里有一台钢琴,但已经多年没有调律了,音准极其不准。教研组是音体美组合在一起的,叫“体艺中心”,开教研组会议也在一起。学校安排我与一位年轻音乐老师结对,互相切磋,教学相长,兼任音乐学科组长,帮助他们定期开展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工作。
我负责七年级和八年级的音乐教学任务,一周12节课,这里是六天工作制,周一到周六都是有课的,学生能听懂普通话,一开始我试着用藏语说“咯布参错(上课)”“咯布参迟(下课)”,他们哄堂大笑。藏族的学生很朴实、很听话,课堂上很安静,对老师也很有礼貌,他们热情又腼腆,让他们表演节目会感到很不好意思。
我将新浜学校“赏识激励,闪亮生命”的理念带进了这里的课堂,每次上课前都会进行一个“每周一星”的活动,每次让几名学生上台表演,慢慢地,这个课前小互动也受到了他们的欢迎与喜爱。
△ 李俊在公开课上展示吹奏《春江花月夜》主题音乐片段
在大家眼里可能觉得藏族的学生应该都是能歌善舞的,我开始也是这么认为的。到这里才发现,这只是相对而言,但实际上他们很胆怯,不敢表现自己,课上叫他们唱歌或跳舞,有些学生会低着头不说话,或者用手挠着脑袋,红着脸感到很抱歉的样子。我便用自己了解到的藏族的一些著名歌唱家和歌手的故事来鼓励、引导他们,让他们明白有才艺的孩子最终也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记得第一次给他们上课时示范唱歌,唱几句后就觉得胸闷气短,头顶感觉嗡嗡作响,我知道这是严重缺氧的缘故,后来吹陶笛时也是如此,于是就采用小声哼唱,以此来克服缺氧的状态,后来慢慢地也就适应了。另外,工作队要求每个老师开设社团课,我开设了自己比较擅长的陶笛,取名格桑陶笛社团,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到了这所学校,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藏族学生的学习热情和饱满的精神状态。在校园的各个角落,随处可见学生们捧着各科书籍阅读学习,学习氛围很好。他们的勤奋好学为美丽的日喀则上海实验学校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每周六或周日会去当地的福利院进行帮教,通过开设趣味课程、组织文体活动等,丰富福利院孤残儿童的业余生活,让他们收获知识、快乐和自信。
△ 李俊教学生吹奏陶笛
教育援藏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没有后悔我当初所做的这个决定。经历了近一年的援藏工作,我深深地感受到,也许我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宽人生的宽度。
“何时可见真本性,高原风雪弥漫处。”援藏是一种缘分,更是一份责任;是一次历练,更是一生的财富;雪域高原让我心灵净化、受益终身,人生因援藏而精彩。在此,我没有气吞山河的豪言,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我唯有的是土家汉子的歌声,用勤恳踏实的工作态度,继续述说着对雪域高原的爱恋。
《“决战脱贫攻坚——来自对口帮扶一线的故事”》(44)
编者按: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为更好地宣传上海市深入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全面展示上海助力对口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工作成果,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文汇报社联合主办的“决战脱贫攻坚——来自对口帮扶一线的故事”主题报道活动正式启动。该活动旨在“讴歌援建奋斗者、打赢脱贫攻坚战”,通过向本市援外干部人才、志愿者以及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的社会爱心人士等征集在参与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中的做法、经验、成效、感悟等以及相关图片、音视频材料,全面宣传展示本市助力对口地区脱贫攻坚所取得的成就。即日起,相关内容将在“文汇”APP集中刊发,以飨读者。
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上海松江
编辑:赵征南
责任编辑:何连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