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8日,周廉院士在第二届中国海洋材料产业高峰论坛(大连))大会上致辞
秋风渭水,金叶满长安,群贤毕至,蓬荜生辉。规模空前的“IFAM2020新材料国际发展趋势高层论坛”,今天在西安拉开帷幕。包括32位院士在内的近400位国内外知名的材料科学家、百位优秀青年学者、上千位各界相关人士相聚在这里,共享新材料研究成果,研讨新材料的发展方向。
由我国著名超导和稀有金属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周廉教授创办并推动的这一论坛,到今天已举办到第10届。这一高端论坛已发展成为新材料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活动,反映国内外材料学科发展最新趋势、极具影响力的高端平台。10年间,大会始终关注先进材料前沿,致力于促进我国新材料发展的交流、合作及人才培养。
“IFAM2020新材料国际发展趋势高层论坛”会场
本届论坛举办地,曾是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举办地
中国工程院秘书长陈建峰院士今天说,新材料国际高端论坛系列今年已是第十个年头,始终坚持高端性、前瞻性和针对性服务国家战略,国内外多领域的专家和院士,探讨国内外新材料发展的态势和趋势,为我国和地区的新材料研究和发展助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今年恰逢周廉院士80岁寿诞,第10届新材料国际发展趋势高层论坛的举办,无疑是给这位蜚声国际的材料科学家献上的生日礼物。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工业大学教授欧阳平凯赋诗一首,庆贺周廉院士80寿诞——“八徵耄念风带雨,五旬韶华为国抒。不惧艰难繁霜鬓,且看今日功勋铸。”
周廉是我国超导材料及工程技术领域的重要开拓者,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名誉院长,陕西科技大学名誉校长,南京工业大学先进材料研究院院长。
这是一位顽强拼搏、成就斐然的材料科学家,中国材料领域领军人物之一,极具传奇色彩的“铁人”。
这是一位高瞻远瞩、格局开阔的战略科学家,推动中国材料科学发展并走向世界的“巨人”。
这是一位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企业家,也是国有科研院所企业化转制改革的“拓荒牛”。
57年来,他执着奋争,为中国超导材料及稀有金属材料的基础研究、工艺技术及实用化研究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为中国材料科学的进步和国际竞争、影响力的显著提升,做出了巨大贡献。荣获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有色金属奖等奖励22项,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发表论文400多篇,已培养硕、博士生100余名。
秦岭山下“宝鸡”神鸡飞鸣之地,掀起阵阵“中国超导旋风”
1963年,周廉从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毕业后,被分配进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从事稀有金属材料及超导材料的科研工作。1963年至1969年,他创造性地采用无氧化膜拉伸工艺,研制出当时国内最高水平的直径9微米的超细钽铌丝和直径10微米的金丝,满足了国家04工程的急需。锋芒初显,为他今后的超导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开端。
1969年,为响应国家三线建设号召,29岁的周廉携妻子毅然放弃北京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调到西北腹地秦岭山下宝鸡一个野兽出没的山沟,那时妻子还怀着身孕。这个当年韩信“暗度陈仓”之地,正在建设我国最大的稀有金属材料加工科研生产基地。周廉的家安在老乡昔日的羊圈里,与他们朝夕相伴的唯有冷峻的大山。这里,科研资料严重缺乏,仪器相当简陋,周廉和“钛城”人在这里开始了艰难的超导科研攀登。
1970年,祖国西南发来一封求援电报——受控核聚变装置急需250公斤铌钛超导单芯线,线的直径0.37毫米,而线芯的直径仅为0.25毫米,长度必须大于1000米!时间紧、难度极大!国外刚刚研制成功,国内尚为空白!
1970年,宝鸡有色金属研究所科研处全体合影(前排左一:周廉)
与同事在7室门口合影
周廉被任命为攻关组组长,他拎起铺盖卷住进简陋的实验室,带着二十多个人,埋头苦干100多个昼夜,经过上百次测试和分析,终于研制和工业生产出第一批250千克铌钛超导线材,单根线材的平均长度5500米,最大长度达2万米以上,临界电流密度达到了当时美、日等国先进水平。
这是中国首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铌钛超导线材!60年代末70年代中期,他们批量生产出2600多公斤、占全国总量80%的超导线材,既满足了受控核聚变反应堆用超导磁体的急需,又为我国第一台400千伏安超导同步电机的研制成功做出了突出贡献。这一成果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逆水行舟靠力撑,当年跋涉宝鸡城,笑将羊圈拟军营。超导此时光宇宙,登攀他日论英雄,中华学子好威风。”一首《调寄·浣溪沙》,记录了这段艰苦岁月。
在被称作“中国钛城”的秦岭山中,矗起一座座世界超导高峰
创建于1339年的约瑟夫·傅立叶大学,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世界一流大学,具有国际声望的教学水准和研究水平,在法国具有极高的国际声望。
2005年1月18日,为表彰周廉院士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卓越成就和对中法科技合作研究的开创性贡献,约瑟夫·傅立叶大学隆重举行仪式,校长YannikVallée教授亲手授予周廉院士该校名誉博士,格勒诺布尔市长授予他格勒诺布尔荣誉市民,并与中国驻法国大使馆科技参赞会见周廉。
那年,周廉65岁,他是该校创设名誉博士87年来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科学家!
2005年1月13日, 约瑟夫·傅立叶大学校长向周廉颁发名誉博士证书
2005年1月8日,在法国获约瑟夫·傅立叶大学名誉博士学位后与夫人合影留念
2005年1月13日,在法国约瑟夫傅里叶大学名誉博士授予仪式上,与夫人及Bernard Hebral教授合影
时光回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国内的实验室尚不具备高磁场,中国的实用超导材料一直“养在深闺人不识”。1979年11月年至1982年,周廉被教育部派到法国国家科研中心(CNRS)超低温研究中心(CRTBT)及高磁场实验室进修,与时任CRTBT主任的Tournier教授合作研究铌钛、铌三锡线材及高性能的铌三锡磁体。在这里,他结识了很多超导领域的专家,彼此结下了友谊。
在法国,他抱定一个目的,就是尽快学到本领,证明中国的超导研究工作绝不比别人差。Tournier教授悉心指导他,放手让他使用先进设备。白天他完成导师交给的课题,晚上在实验大楼里对国内寄来的材料进行测试,再反复与国外材料进行比较。工作通宵达旦,血压高了吃药撑着,饿了就啃几口面包。
在法国的两年零两个月中,他先后完成了4项课题,撰写出6篇论文和报告,参加了三次国际重大学术会议。
1981年6月,在德国举行的国际超导磁体大会上,周廉口头报道了自己在法国研究的多芯铌三锡超导线材在高场下的临界电流密度性能,引起国际同行的强烈关注。会后,美国超导权威人士撰文指出:“中国的铌三锡多芯复合线,完全可以和世界上最好的铌三锡多芯复合线材相提并论。”
1981年9月,在美国召开的国际应用超导会议上,周廉再次向世界通报:铌钛超导多芯复合线材临界电流密度性能,达到了当时世界最高记录!国际超导界权威人士评价:“中国西北有色院研制的铌钛多芯复合线比美国费米实验室的同样材料数据高出近一倍,研究结果“开创了高临界电流密度铌钛研究的新纪元。”于是,中国的超导材料研究当之无愧跻身世界超导技术先进行列,周廉因此被国家教委授予“有突出贡献的出国留学人员”称号。1994年,周廉被遴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1984年,44岁的周廉被任命为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副院长后,心中萌发了与CRTBT合作的念头。
1987年,中国和世界几乎同步发现高温超导后,周廉开始了新的攀登。当时的西北院是全国唯一拥有低温超导和高温超导的研究团队。他一方面坚持低温超导研究和中试不松懈,一方面主持了多项国家高温超导材料基础研究和实用化攻关项目。特别是他主持的“高Jc钇钡铜氧超导体材制备技术研究”,其中的熔化工艺起着关键作用。
大量试验表明,当时国际上普遍采用的MTG法和QMG法,都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周廉创造性地发明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制备Y系超导体的“粉末熔化法”工艺,以此制备的钇钡铜氧超导体块材,性能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实现了高温超导体材应用的重大突破。1999年10月,“高JC钇钡铜氧超导体材制备技术”成果,获国家发明技术二等奖第一名。
作为中国超导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1988年-2000年),周廉在超导材料性能研究方面,创造了三次世界最高纪录,并率先在国内实现了产业化,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
1981年,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与CRTBT(CNRS) 达成合作协议
2003年9月26日,周廉院士与CNRS签署建立超导体与磁性材料应用实验室(LIA)协议
1990年后,西北院与CRTBT达成合作协议,相继开展了低温超导磁体合作研究,拉开了中法超导合作的序幕。中法两国先后开展了 “Nb3Sn低温超导材料研究”、“高温超导材料研究”等科技合作项目。
1995年,时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的周廉代表中国出任世界钛会执委会委员,在他的领导或直接指导下,西北院钛合金团队先后开发出高温钛合金Ti600、阻燃钛合金Ti40、高强高韧TC21,为保障我国航空工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2年周廉回国后,在他与法方教授的策划下,西北院与法国国家科研中心联合建立的“国际联合实验室”——“国际超导体与磁性材料应用实验室”(LAS2M)成立。这是中法联合成立的第一个材料研究合作机构,得到两国政府的高度肯定,被誉为中法合作的典范。
2003年9月26日,中法双方正式签订协议,中国科技部徐冠华部长和法国科技Bernard LAAROUTUROU部长出席签字仪式。协议框架下,法方从两个实验室扩大到8个实验室和两所大学,中方也从西北院的几个实验室扩大到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合作研究领域也由超导和磁性材料扩大至钛合金、难熔金属、表面改性、有色金属等领域。
周廉院士接待外国专家访问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2004年9月27日,周廉院士和学生张平祥(左一)在法国拜访导师Robert Tournier(右二,右一为Andre Sulpic教授)
2018年10月21日,周廉院士在先进航空发动机材料产业发展研讨会上讲话
西北院的超导材料引起国际超导界的高度关注,实现了NbTi50多芯线材临界电流密度(Jc)创世界记录,Nb3Sn超导磁体和内锡法线材性能达到当时国际领先水平,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宝鸡铌钛开创了高Jc研究的新纪元”;此外,在高温超导材料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PMP技术制备的YBCO块材性能达到当时国际最高水平,MgB2研究始终保持国际先进水平,Bi2223带材可批量生产300米长线,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南京新材料国际发展趋势高层论坛闭幕式上,与张平祥院士、沈晓东教授合影
1979年至2008年中法超导合作30年间,在科技合作、人才培养与交流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和丰硕成果,共同承担了8个合作项目,合作发表高水平论文90余篇,召开研讨会、双边年会等8次,主办国际超导会议、国际钛会等4次,双方学者互访、学习101批258人次,联合培养博士21名(已毕业双博士学位学生5名)。两国探索出的“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产业”双赢合作模式,为中国超导行业的腾飞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法超导合作模式与成果,得到了两国政府的高度肯定。
在周廉的主导下,西北院先后建立了与美、日、德、澳、奥等多国合作交流关系,打开了西北院乃至中国超导材料和多种材料研究领域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和认同的交流大门。
文:通讯员郑树军 贾豫冬 敬超导
图:周 廉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编辑:韩 宏 赵征南
责任编辑:何连弟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