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远程会诊中心,一场针对湖北武汉、荆门两地新冠危重病例的三地联合会诊正在进行。杭州、武汉、荆门,通过三地远程直播形式,将邵逸夫医院分布在湖北不同“战疫”一线的专家与后方专家聚合在一起,共同探讨湖北7个新冠危重病例的救治方案。
“为打好疫情防控狙击战,我们充分整合了专家、后勤保障、互联网等各项资源,不管在前线还是大后方,不管在哪个抗疫战场,只要有需要,我们都会充分调动整个专家团队优势,共享医院各医疗队救治经验,为战胜病魔、抗击疫情贡献邵医力量。”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说,邵医支援湖北省武汉市、荆门市的医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是光荣的政治任务,我们必义不容辞。
在杭州,邵逸夫医院针对会诊病例的实际情况,由蔡秀军院长总体布局,组建院内“超强”专家阵容,包含医院副院长、感染科主任俞云松教授,护理副院长庄一渝,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家应可净教授,心内科主任傅国胜教授,呼吸内科主任陈恩国,肾内科主任李华,心理支持专家吴皓,心脏外科专家郭继革等。三地会诊现场共讨论7个危重型病例,其中,1例来自武汉,6例来荆门。
荆门现场,浙江省政府副秘书长、浙江省对口支援湖北省荆门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前方指挥部指挥长蔡晓春,邵逸夫医院党委书记、浙江省对口支援湖北省荆门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前方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刘利民,邵逸夫医院专家吕芳芳、周建仓、周勇、张俊丽等参加。
湖北荆门,注定是一场硬仗。2月12日,邵逸夫医院积极响应党中央“一省包一市”对口支援决策部署,组建了由35位专家组成的呼吸危重治疗团队作为浙江省首批支援荆门医疗队主力驰援荆门,24小时内在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院区“零基础”上改造岀了一个基本符合院感要求的重症监护病房(ICU),集中收治荆门当地危重患者。
目前,ICU内有22例患者,危重型14例,重型8例,气管插管7例,无创2例,1例ECMO。其中,有5例从危重型转为重型,荆门市第一例ECMO患者顺利撤机后,于今天上午成功撤掉呼吸机。之前,已有5位患者好转转入普通病房。
荆门病例的会诊当中,有一例20床患者,从肺部影像学图片可以看出, 经过邵医团队10天的治疗,其肺部有明显好转,从16日→20日→23日→26日,肺部情况由刚开始的双肺弥漫性炎症逐步吸收明显好转。会诊现场,三方专家还就一例危重患者是否要上ECMO进行讨论。
在武汉抗击疫情的最前线,邵逸夫医院142人组成的医疗队作为浙江省第四批援鄂医疗队一支重要力量,在2月15日正式整建制接管了武汉华中医科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肿瘤中心(即武汉协和肿瘤中心)8楼重症病区。截至2月27号,病区共收治患者67人,目前病区64张床位住了62个病人,病区重型患者14人,累计重型转普通型8人,出院4人。
武汉会诊现场,邵逸夫医院副院长、邵逸夫医院援鄂医疗队队长虞洪,病区主任潘孔寒、副主任张舸等专家参加。现场讨论了一位52岁的肾移植新冠女性患者。武汉专家希望总院MDT团队给出下一步治疗方案。经肾内科、感染科、呼吸科等专家讨论后,最终决定逐渐减少患者的激素用量,等待激素减量后,加用抗排异药物,继续抗病毒治疗方案。
通过三地远程会诊,武汉、荆门当地的医疗队和患者更增添了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希望。
疫情就是命令。自1月25日,邵逸夫医院第一批医护人员“逆行”到疫情最前线,一批批邵医人,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多个战场。当前,邵逸夫医院共派出189位医务人员奋战在八大战“疫”一线,是浙江大学附属医院中派出支援人数最多的医院。“疫情不退,决不撤退。”
作者:刘海波 李文芳
编辑:付鑫鑫
责任编辑:蒋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