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阿炳的《二泉映月》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罕为人知的是,当初挖掘并抢救阿炳录音,使其作品流传后世的正是被公认为20世纪中国音乐学界一代宗师的杨荫浏。考察与采录民间音乐作品是其诸多贡献中的冰山一角。作为我国著名的音乐史学家、民族音乐理论家,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创始人之一,杨荫浏饱谙经史、学贯中西,撰写了我国音乐史学里程碑式的巨著《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以及多部音乐论著;发表《国乐前途及其研究》《三律考》等百余篇文论;收集、整理、编撰《阿炳曲集》《十番锣鼓》《古琴曲谱》等大批珍贵民乐曲集……在中国音乐史、乐律学以及传统戏曲、曲艺、器乐和宗教音乐等民族音乐领域成就斐然。他一生的业绩几乎囊括了中国音乐学的各个领域,所涉之处均竖起座座丰碑。
▲杨荫浏先生照。
1899年,杨荫浏出生于江苏省无锡留芳声巷,他自幼聪颖好学,5岁入私塾后便可熟诵十三经、《纲鉴易知录》等经史书籍,6岁起便常与兄长合奏声乐,再加之受吴地音乐传统,尤其是道教音乐的耳濡目染,不仅培养了对音乐的敏锐与兴趣,还成了音乐演奏上的多面手。据说儿时的他双手尚小,吹奏箫时难以按住管上的全部指孔,但执着的他竭尽全力将箫的尾端抵住凳角,张大小手强按指孔练习吹奏。11岁那年,他结识了无锡城中雷尊殿道士阿炳(华彦钧),向他学习琵琶、三弦,之后又师从堂姐夫章蕴宽学习古琴,还被外籍传教士相中,传授其英语、钢琴与西方乐理知识。
1911年,年仅12岁的杨荫浏加入了历史悠久的昆曲社“天韵社”,师从国内知名昆曲大师、天韵社社长吴畹卿先生学习昆曲、古琴、琵琶、三弦等传统音乐技能,直到1923年赴上海求学为止,他学会了90多出昆曲,13套琵琶大曲和近百首小曲,出色地掌握了“官生”的演唱,熟练了琵琶、三弦、古琴、笛子的演奏技巧,被公认为吴畹卿晚年的得意门生。1926年吴畹卿弥留之际,将自己亲手抄录的《天韵社曲谱》和自用的紫檀木三弦传给杨荫浏,以他为衣钵传人。
▲杨荫浏先生弹琴照。
新中国成立之后,原国立音乐院于1950年迁址天津,与几所院校合并共同创建了中央音乐学院。杨荫浏任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研究部研究员,兼任古乐组组长。此时的民族音乐研究工作面临继往开来的新局面,国家和文化艺术界高度重视民间艺术形式的考察与研究工作,众多优秀的民间音乐艺术正待有识之士的挖掘与整理。1950年,杨荫浏带着国内罕见的钢丝录音机回到无锡,专程考察当地的民间音乐情况。他和琵琶名家曹安和特意找到阿炳,并在乐器店新买了一把胡琴给他,录下了阿炳的3首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翌日又携录音设备请阿炳录制了《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3首琵琶曲,使之得以传世。就在这年年底,阿炳就因病重逝世,这6首弥足珍贵的录音也成了阿炳留下的稀世绝唱。
▲杨荫浏为阿炳题写的墓碑。
2019年,适逢杨荫浏先生诞辰120周年。11月10—15日,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文化艺术出版社联合中国音乐学院,共同举办“杨荫浏先生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该系列活动共分三大部分:一是杨荫浏先生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天韵社曲谱》首发式,二是杨荫浏诞辰120周年纪念音乐会,三是杨荫浏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展——杨荫浏先生和他的学术集体,力求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以杨荫浏先生为代表的音乐研究所老一辈学者的成就、风采和人格魅力,展现前辈学术传统对于当下及未来中国音乐学术的深远影响,寄托对前辈先贤的敬仰怀念之情。
11月10日,“杨荫浏先生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天韵社曲谱》首发式?纪念展开幕式”,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行。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韩子勇,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兼中国工艺美术馆党委书记喻剑南、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祝东力、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音舞处处长黄小驹、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名誉所长田青、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理论委员会主任赵塔里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所长贾国平、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馆长赵海明、文化艺术出版社社长杨斌、《天韵社曲谱》策划人张振涛等领导嘉宾,杨荫浏先生之子杨国桢、长孙杨宇飞,曹安和先生的侄子曹小平等亲属,以及来自全国各专业音乐院校、综合大学、科研院所和海外院校的专家学者,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在职科研人员和退休专家,各大院校博士、硕士研究生等百余名学者出席开幕式。发言的学者或曾受杨老耳提命面,或受杨老的学术成果启发,或感怀于杨老为民族音乐事业孜孜以求、笃行认真的治学态度,杨老先生以生以其丰富的音乐经历、敏锐的艺术洞察力、强大的音乐技能与学术能力为中国民族音乐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上下求索、恪尽严谨、无畏艰辛的学术精神也一直垂范后世、勉励后学。
▲杨荫浏先生晚年照。
“从1840年起,横亘在中国文化面前的所有困惑与难题其实只有一个,即解决好古今、中外、雅俗这‘三大关系’或曰‘三大矛盾’。120年前,杨荫浏先生出生在一个氤氲着书香乐韵的江南殷实之家,他的出现,似乎即为解决这‘三大关系’而来。”田青说道,“他自幼既随阿炳这样的民间艺术家广泛、深入学习民族乐器和民间器乐,又跟外国传教士学习英文、钢琴和西洋作曲理论;他既继承了中国文人‘左琴右书’的传统,成为昆曲‘天韵社’的中坚,又在一生中始终关注着被社会轻视和菲薄的‘俗乐’,他对江南十番、河北吹歌、西安鼓乐等乐种的研究以及对湖南民族民间音乐的普查,奠定了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他不但打开了对中国道教音乐、佛教音乐的学术研究之门,并在青年时代便开创了基督教音乐的华化之路,其主编的《普天颂赞》至今仍回荡在中国教堂的穹顶之下;他不但借助从民间音乐汇中学到的乐谱谱字使唯一可靠的宋代音乐——姜白石的十七首歌曲重现,而且在中华民族危亡之际借由填词,让岳飞的《满江红》唱遍大江南北,鼓舞了成千上万的热血青年;他不但以毕生的精力写作并不断完善其中国音乐学的奠基基础《中国古代音乐史稿》,而且始终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甚至跑到乐器作坊用他的乐律学研究心得指导工人的乐器制作;他不但精通经史子集,从古文典籍中淘沥出众多被世人忽略的音乐史料,而且他的第一本中国古代音乐史是用英文撰写的,接通了古今中外。”纵观杨荫浏的一生,田青表示:我们可以认真、严肃、客观、自豪地说——杨荫浏,是在音乐领域打通古今、中外、雅俗的第一人!”
▲杨荫浏先生吹笛照。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联合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将当年杨先生珍藏的《天韵社曲谱》(吴畹卿抄本)及其记写的《昆曲鼓板节奏记谱》等资料,交由文化艺术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以期更好地传承弘扬昆曲艺术,展现以杨荫浏等先生为代表的音乐研究所前贤的学术传统,推进音乐学术事业深化发展。此次出版的吴畹卿抄《天韵社曲谱》与杨荫浏记写的《昆曲鼓板节奏记谱》,均据原件影印,以存历史原貌。四卷本《天韵社曲谱》抄本为上、中两册,每册两卷,文字及曲谱均用竖排;《昆曲鼓板节奏记谱》与相关文论作为附录,编为下册,曲谱与文论采用横排,以使各册版式自相统一。值得一提的是,书中以音频二维码形式链接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珍藏的杨荫浏、曹安和、孙玄龄诸先生唱奏的昆曲录音并与乐谱对照,使广大读者能够亲耳聆听天韵社昆曲的独特唱法,更为真切地感受传统昆曲艺术的魅力。
▲杨荫浏先生录制阿炳六首乐曲时用的钢丝录音机。
“杨荫浏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音乐会”由中国音乐学院和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联合举办,演出了杨荫浏先生翻译的古代乐曲、阿炳的二胡曲和琵琶曲,以及经杨先生研究、挖掘、推广的其他传统音乐曲目,包括昆曲、古琴、西安鼓乐、智化寺京音乐等,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经典曲目。
▲杨荫浏著《中国古代音乐史稿》。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和艺术与文献馆联合举办的“杨荫浏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展——杨荫浏先生和他的学术集体”,展出了与杨荫浏先生相关的重要历史图片、乐器实物、手稿以及学术成果,通过对杨荫浏先生生平以及他在中国音乐学学科领域方面的多角度揭示,尽可能生动丰富地展现杨先生不可复制的学术人生和难以估量的学术贡献;通过对杨荫浏先生在世期间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学术集体在传统音乐考察、学术交流、资料建设、研究生教育等方面活动和成果的集中展示,描绘出一幅音乐研究所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近半个世纪的学术图景。
作者:彭丹
编辑:彭丹
责任编辑:陆正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