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现场。
“光化六合——西安碑林藏北朝墓志特展”11月8日在西安碑林博物馆正式开幕。展览汇聚了西安碑林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大同市博物馆、云冈石窟研究院等单位收藏的53件墓志和拓片,其中尤以西安碑林博物馆所藏的于右任先生“鸳鸯七志斋藏石”中的北朝墓志和拓片为核心展品,有11件墓志实物为首次与观众见面。展期持续至2020年3月30日。
此次展览是西安碑林博物馆继“桃花依旧——唐代诗人墓志特展”后又一原创墓志大展,围绕北朝历史,展示墓志这种集历史价值、文学价值、书法价值于一体的特殊出土文物,结合传世文献和相关考古资料,深度解读北朝历史中的军事角力、政治斗争和社会重整,在国内同类展览中独树一帜。
展览以“光化六合”为主题,意为“帝王的道德教化遍及天下”,以十六国末期至隋统一全国之前的历史演进为线索,通过宗室、勋贵、女性等不同人群墓志所见北朝重大事件和志主个人经历,借助古籍、辅展和说明文字,讲述民族融合背景下王朝兴衰、重归一统的历史故事和家国情怀,展现墓志之上鲜活生动、缤纷绚丽的北朝风尚。
于右任“鸳鸯七志斋藏石”中的北朝墓志和拓片为核心展品
《鸳鸯七志斋藏石》是上世纪初西安碑林在藏石方面的最大收获,是一批墓志藏石的总称,其中,汉石经及黄长石6石、晋墓石4石、北魏墓志136石、东魏7石、北齐墓志8石、北周墓志5石、隋代墓志113石、唐墓志35石、后梁1石、宋代4石等,共计387石。
这批墓志的大部分,属于北魏元氏宗室贵族,其史料研究价值不言而喻。于右任先生从上个世纪开始陆续收集这批藏石。这批藏石的名称,来自他在洛阳收集的几块墓志。这些墓志刻于北魏时期,是7对夫妇的墓志,分别是:穆亮及妻魏太妃墓志、元遥及妻梁氏墓志、元珽及妻穆玉容墓志、元谭及妻司马氏墓志、元诱及妻薛伯徽墓志、丘哲及妻鲜于仲儿墓志、元鉴及妻吐谷浑氏墓志。这些墓志合称为“鸳鸯七志”,于右任便以“鸳鸯七志”为其斋名,他收藏的数百块石刻,后来就有了《鸳鸯七志斋藏石》。
▲北魏穆亮墓志。
▲北魏丘哲与妻鲜于仲儿墓志。
▲北魏元鉴墓志。
▲北魏元遥墓志。
▲北魏元诱墓志。
11件墓志首次与观众见面
墓志是中国古代丧葬制度持续发展的产物,有固定的形制和专门的文体,主要记述死者姓名、卒年和生平事迹。墓志滥觞于秦汉之际,发展于魏晋,完善于北魏,兴盛于唐,延续至明清,经历了由砖造墓志到石刻墓志,由碑形墓志到方形墓志的发展历程。
此次展览中有11件墓志实物为首次与观众见面,其中,出土于咸阳的“吕他墓表”是典型的具有十六国风格的早期碑形墓志,与其它展品相对照,观众可以在参观过程中感受到北朝墓志形制的变化与定型。20世纪70年代,吕他墓表出土于咸阳渭城窑店北,此后入藏西安碑林博物馆。墓志主人吕他是后凉政权开创者吕光的弟弟,后凉宗室中的一员战将。
▲吕他墓表。
此外,北朝墓志所体现的丧葬文化和魏碑书法也是本次展览的重要看点。此次展览在凸显历史主题的同时,也涵盖了考古学、墓葬艺术、书法艺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前沿成果。
墓志记载北朝后妃的传奇姻缘
春风一夜入闺闼,杨花飘荡落南家。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在北魏洛阳城的宫苑内,漫步走过的后妃当中,鲜卑女子、汉家女儿,以及西域的各国佳丽,汇聚成皇城里浓妆 淡抹总相宜的景致。
▲王普贤墓志。
展览展出了一件北朝妃子王普贤墓志。展品说明牌讲述了王普贤颇具传奇的一段姻缘。“王肃的发妻是南朝大文学家和大官僚谢庄的女儿,两人育有二女一子。大女儿就是后来‘贵华夫人’王普贤。”据博物馆陈列研究部助理馆员魏晴晴介绍,由于突遭变故,王肃化装成僧人只身北奔之时,并未带上妻儿。到魏后,他十分受孝文帝的器重,得寡妇陈留公主下嫁。本以为王子与公主就此过上幸福的生活,但意外总是来得很“及时”。一年多后,满心期盼阖家团圆的谢夫人假扮成尼姑带着儿女千里寻夫,想不到迎接她的却是丈夫早已另娶的现实。王肃内心虽觉愧对谢氏,却也无法重抬旧情,于是将她安置在正觉寺,当个真尼姑。王肃死后,大女儿王普贤被纳入后宫,凭借着强大的家族力量与出众的文才品德,最终得封“费华夫人”,尊享等同朝廷三公的品级与荣耀。
文:文汇报驻陕记者韩 宏 通讯员赵争耀
图:赵争耀、碑林博物馆
编辑:韩 宏
责任编辑:王 星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