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粮食博物馆(吴金娇/摄)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 1949-2018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从2000多亿斤增加到1.32万亿斤。一箪食,一豆羹与国民生活、国家安定息息相关。一粒米如何从田间走上餐桌,古代人如何依靠漕运实现“南粮北调”,充满时代记忆的粮票如何保障计划经济时期的粮食供应……这些均可在近日开馆的首都粮食博物馆找到答案。约1000平方米的展馆内展出500余件老物件、400余幅老照片,观众可全方位、多角度了解发生在北京城的“粮事”。
首都粮食博物馆分为“追本溯源,粮食寻根”、“千古运河,帝都漕运”、“首都粮仓,民生保障”等几大主要篇章。走进馆内,各类稻米以及碓臼、谷砻、石墨、扇车等古代粮食加工工具首先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工作人员介绍,这些工具充分代表了我国古代人民的生产智慧。例如,碓臼,最早出现在距今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公元前一世纪,西汉时我国已有扬去谷物中的秕糠用的风车(扇车),约一千四百年后欧洲才出现了类似的风车。
▲扇车(首都粮食博物馆供图)
展馆布置注重参观者的视觉感受,在图文展示板外,还设置了微缩景观及复原场景,力求真实再现北京城的“粮事“变迁。在“千古运河,帝都漕运“展区,博物馆通过一处数米长的微缩景观向观众重现了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畔气势恢宏、气氛热烈的开漕节盛况。走在展馆的各个板块间,如同穿梭于一条历史长廊。北京的明清小巷,北新桥粮店、老舍笔下的酒馆均在馆内得到复原,参观者可通过沉浸式的参观体验回顾北京城的特殊粮食记忆。
▲北新桥粮店(吴金娇/摄)
▲北京粮票(吴金娇/摄)
值得注意的是,展馆内不仅有实物展出,还辅以多媒体形式,为前来参观的小朋友们提供了益智的问答游戏,提升参观的体验感和互动感。
▲正在观看影片的小游客(吴金娇/摄)
博物馆所在的大磨坊文创园,原址是具有百年历史的北京大磨坊面粉公司,起始于1918年创建的天民机制面粉厂。历经“唯一”面粉厂、永定门粮食加工厂、北京市面粉二厂等历史阶段,由于城市发展需要,面粉厂最终在2014年关停,这里生产出的“天坛牌”方便面定格为许多北京人心中的味觉记忆。园区占地约1.1万平米,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米,由13栋外部形式和内部空间各不相同而又相互联系的建筑构成,形成了以文化创作、展示、公寓、博物馆及商业、餐饮配套的综合功能布局。如今的园区仍保留了原先的法式红砖建筑风格,园区中摆放了制粉设备,宛若在诉说这里的前世今生。
▲园区仍保留了原先的法式红砖建筑风格(吴金娇/摄)
京粮集团负责人表示,将把首都粮食博物馆打造成为反映北京粮食历史的专业展馆,使其成为集文化交流、形象展示、宣传教育和智性休闲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文化场所,成为首都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名片。
作者:本报驻京见习记者吴金娇
编辑:吴金娇
责任编辑:陆正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