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8时,三峡水库坝前水位达到高程175米,顺利完成2019年175米试验性蓄水任务,为今冬明春的供水、航运、生态、发电等提供了有力保障。
这是三峡水库自2010年以来,连续10年成功实现175米试验性蓄水目标,为三峡工程整体竣工验收,转入正常蓄水运行,全面发挥防洪、航运、发电、水资源利用等综合效益奠定了基础。
高程175米,是三峡工程的正常蓄水位,是三峡工程全面发挥各项功能的重要标志。
三峡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三峡水库2019年175米试验性蓄水自9月10日开始,起蓄水位为高程146.73米,累计蓄水212.92亿立方米。
相关监测结果显示,蓄水期间,三峡库区地震地质、泥沙、水质等情况良好,大坝、电站、船闸等枢纽建筑物运行稳定。
蓄水期间,三峡集团对外加强沟通协调,对内要求相关成员单位合理安排水库调度、库区管理、枢纽建筑物运行等相关工作,并加强水情预报,实施精细化调度,较好处理了蓄水与防洪、航运、补水、发电之间的关系,蓄水进程平稳有序。
据了解,蓄水结束后,年底之前,三峡水库将平衡控制出入库流量,维持高水位运行;2020年1月逐步消落水位,6月10日消落至防洪限制水位145米,以腾出库容,迎接2020年汛期洪水的到来。
去年11月,在三峡工程正常蓄水位175米试验性蓄水运行十周年学术研讨咨询会上,郑守仁、马洪琪、张超然等院士专家结合相关监测数据和研究成果,分析认为,试验性蓄水运行以来,三峡工程枢纽各建筑物性态正常、安全可靠,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社会总体稳定,库区及相关区域生态环境状况总体良好,防洪、航运、发电、水资源利用等综合效益得以实现并显著提升,三峡工程具备175米正常蓄水运行条件。
文字作者:朱静霞 钱忠军 图/朱静霞
编辑:钱忠军
责任编辑:赵征南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