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读书》杂志陆续推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这场系列谈话的主人翁,钱理群、黄子平、陈平原带着“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这一新概念,震惊学界,掀起了关于现当代文学的广泛批评与讨论。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三十多年过去,近日,当年的“三人谈”成员再聚首,和挚友——学者赵园作为同时代人回忆那个多彩的文学时代,探讨身处后文学时代,我们应该如何做文学批评。
“友情”、“交谈”——同时代人眼中80年代的两个关键词
著名作家、文学批评家李陀曾用“友情”和“交谈”来概括80年代。无独有偶,在钱理群的回忆里,那同样是个充满“无限交谈“的年代。只要学生看见他的房间尚未熄灯,便可推门而入,与他侃侃而谈直至深夜。不论交谈者年龄几何,身份如何,双方总是平等的,彼此直言不讳,其中不乏面红耳赤者。他们誓死捍卫自身观点,但丝毫不因争论而心生芥蒂。交谈者之间既非党同伐异,亦非亲密无间,他们呈现的是一种保持距离的尊重。在当时,“学术聊天”不仅是生命的存在方式,也是一种文体。“当年的各种思潮源于那个年代的无限交谈,在此背后,有一种新启蒙的态度。”钱理群怀念80年代,以共同的理想信念、追求为基础的,超越利害关系的人际关系。令他感慨的是生活在分离的时代,失去共识,能够敞开心扉、毫无顾忌的朋友越来越少,同时代人已经纷纷瓦解。
▲ 钱理群
何为同时代人?阿甘本在《何为同时代人》写道:“同时代人不是逆时代而动,而是如此深刻地卷入时代,但保持着尼采意义上的不合时宜。同时代人,能够感知到时代的黑暗之光,能够用笔蘸取当下的晦暗来进行写作。”黄子平认为:“历史上有一些时刻会突然出现很多名家,这些人的生平是相互牵连的。譬如文艺复兴时代的欧洲、拉美文学爆炸、中国的‘五四’时期和80年代。”在他看来,这些时代的共通点,是时代的断裂。在历史中断的地方,连续性的叙事无法满足时代的要求,只有依靠文学去想象去创造,来修复断裂。文学的重要性便在历史断裂处体现出来。“同时代人是在时代断裂时,突然聚集在时代断层上,寻找一种新的表意系统来写作的人。”
学者孙民乐将80年代“出道”的学人称为“80年代遗民”。参照王德威在《后移民写作》中的观点,遗民的“遗”,既是“遗失”,也是“遗留”。如赵园所说:“80年代那一代的人文确有可怀念之处,学科间的壁垒不太能够感到,比如‘现代’与‘当代’之间;学术界和创作界接触,也会有‘同志’之感。某一种气象和境界已经远去,无法复制,也没有必要复制,想要复制是种自恋,每个时代都有它独特的学术和文学。”
批评应当不满
深情回望80年代,后来者往往惯于从精神上进行肯定,从情感上加以回忆,由此塑造了一个向往的“远去的文学时代”。90年代以来,印刷资本与教育产业的话语秩序悄然建立,职业化写作及批评愈发常见,不少人悲观地认为,学术正在边缘化;文学批评式微,热火朝天的评论场不再,批评的力量逐渐丧失。“现在制造学术的技术成为趋势,没有主体沉浸、没有感动、没有真正的愤怒,职业化的、没有性灵的文学批评成为一种风尚,我为此感到忧虑。”学者赵园说。
▲ 赵园
那么,究竟何为批评,怎样的批评才是真正有力量的批评?
钱理群谈到,要保证个人与学术界的健康发展,“一要思想自由;二要学术独立”。正如80年代学术既有引领潮流,又有不合时宜的反叛性的一面,我们既要融入时代潮流,又必须适当保持距离,更加自觉地追求学术的独立性。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吴晓东看来,正如黄子平新书《文本及其不满》书名所提示的,批评应当不满。“不满是真正的批评家的立场和姿态。” 赵园补充道:“他(黄子平)的文字是有温度的,不止有温度,而且有性情,还有口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贺桂梅认为,好的批评家不是把自己变成作品的解说人,而是站在作家的位置上,把批评变成了一个二度创作的过程。“好的批评是有思想的批评,能够与创作者平等对话、甚至拥有穿透作品的力量。”
陈平原则进一步提出“同代人的文的批评,和隔代人的史的研究”这一观点。“同代人因为精神上的过分同构,容易产生溢美之词,批评有失客观,王瑶先生曾告诫,做批评的人不要和研究对象走得太近。”陈平原表示,历史研究则必须经过岁月的沉淀:“不要太早进入回忆。我必须冷静地、客观地看待我走过的美好又不无遗憾的80年代。我经历过、我看到、我反省。”
▲ 对谈现场
作为文学批评界的常青树,黄子平回忆起一件影响他终生的一件事情。1983年,他的文章《“沉思的老树的精灵”——林斤澜近年小说初探》发表在《文学评论》上。当时《文学评论》的编辑杨世伟让他删掉文中的两个成语:“毫无疑问”和“众所周知”。“这件事让我一生受用无穷,从此我明白,不要说太满的话,不要说废话。之后在我的文章里绝不会出现这两个成语。”
▲ 黄子平
当谈到自己的创作感受时,他引用福柯的理论做出总结:“阅读自己写过的东西的感受就像照镜子。乌托邦带来安慰,异托邦带来烦扰。正如亲友给予的批评或赞美,不断在两个空间内折腾。”
作者:驻京见习记者吴金娇
图片:活字文化提供
编辑:吴金娇
责任编辑:陆正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