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下午,商务印书馆在上海书展举办“文物收藏里的文史情怀——冯其庸《瓜饭楼藏文物录》新书发布会”。考古学家王炳华,文物书画鉴定家、画家尹光华,上海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丁和三位先生出席座谈会,对新书的学术价值与出版意义给予高度评价,同时倾情讲述了冯其庸先生的文物收藏故事。
冯其庸(1924-2017)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红学家、文史学家、书画艺术家。他除以《红楼梦》研究著称于世,还涉足历史、国学、文学艺术、考古、文物鉴定收藏等诸多领域的研究,曾荣获文化部“中华艺文奖”终身成就奖和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终身成就奖。他的书信、收藏、绘画、摄影作品等,均经亲自整理校订,收入十五卷本《瓜饭楼外集》,交由商务印书馆陆续出版。
《瓜饭楼藏文物录》上、下册,即《瓜饭楼外集》的第一、二卷,辑录了冯其庸终身所收藏,经过反复筛选并请专家鉴定过的大批珍贵文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战国时期带有长篇铭文的“陵君鉴”(现藏于南京博物院),明正德皇帝的《罪己诏》等。此外还有原始陶器、彩陶、陶俑、骑马俑,战国至汉唐的文字砖、瓦当、造像砖,战国至汉代的古铜印,北魏至唐宋造像碑,北魏至明代的墓志铭原石,北魏至唐宋的金铜佛像、石刻佛像、佛头,晋唐宋元明瓷器,侯方域题李香君小像砚拓本,宋、明、清墨等大量稀见的文物珍品。
有意思的是,《瓜饭楼藏文物录》中不仅有文物,还有文物背后的故事。例如,雍正五年范时绎的贡墨,冯其庸说:“雍正五年曹俯被抄家,奉旨抄家的人就是范时绎,所以这锭墨具有特殊的意义。还有一锭是袁枚的墨,也是乾隆,与曹雪芹同时。乾隆辛亥墨有二锭,这是《红楼梦》程甲本刊行的年代,也特别有意义。”
在现场,王炳华说,冯其庸先生治学谨严,所作学术结论,都严格求证,他为了调查证实玄奘取经之路,二十年间十赴新疆,三上帕米尔高原,确证玄奘取经从瓦罕古道由明铁盖山口经公主堡过塔什库尔干石头城归国。2005年,冯其庸先生于以83岁的高龄,为了求证玄奘回归长安的最后路段,还穿越罗布泊,到楼兰、经龙城、白龙堆入玉门关,在大沙漠走了17天,确证玄奘的最后归程。这种艰苦卓绝的治学精神同样体现在他的文物收藏与研究中。“冯先生是带着历史学家的眼光去审视和分析文物,试图在画像砖石的画面和纹路中寻觅和发现中国古代社会、文化、艺术、宗教的印迹。他热爱文物,眷恋文物,却把珍贵的藏品一件件无偿捐赠国家,因为这些文物是中国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他那份绵长深厚的文史情怀植根之处。”
来源:本报记者 付鑫鑫
编辑:付鑫鑫
责任编辑:赵征南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