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报刊亭是城市的风景:干净整洁的马路旁,《读者文摘》《知音》《ELLE》,一帧帧漂亮的杂志封面立体妆点着小亭门脸,《北京晚报》《法制晚报》《北京青年报》,横台上是一摞摞的报纸。如今,人们获取信息知识的方式在变化,传统报刊亭生存空间越来越窄,面临着要么转型升级要么彻底消失的抉择。
小小一座报刊亭,容纳了多少尘世故事?城市报刊亭又该如何走下去?
经营报刊亭14年的北京摊主张洪武说:“我刚干的时候,晚报一天能卖150份,现在少多了。”一位下岗20年一直在北京崇文门经营报刊亭的女摊主感慨:“从前,报纸一到要排队,现在可看不见这样的景象了。”
还依靠着报刊亭的几乎都是老人。不擅长使用手机的他们,利用报纸了解新闻。他们有的因为住家不在报纸投递范围,不得不跑到很远的报刊亭买报,还有一些不订报,更喜欢去报刊亭买报,顺便锻炼身体,还可以找老友聊天,体会“存在感”。
太阳炙烤下的盛夏下午,厚重的热气让人难以呼吸。一位老先生慢慢走到北京金台路街道报刊亭前,发现当天报没到,就和笔者聊了起来。他叫孙蜀光,80岁了,每天下午,他都会坐公交车来这里买《北京晚报》,“要是老不来,我就坐在旁边快餐店里,透过玻璃看着,送报的一来就出去,第一时间买。”报纸送到了,递去1块钱后,老人把报纸小心翼翼地折好,放在布袋中说:“买完就踏实了。”
谈起报刊亭越来越少,老人很担心:“如果这个也停了,那我就没晚报看了。”不到20岁他就开始看报,几十年已经成了习惯。“那时候骑车买报回来,全家老人小孩都等着看新买的报纸。”现在,看报的只剩下他和他老伴。
刚刚大学毕业的付堞在四川南充当小学语文老师。从5岁到如今的22岁,去报刊亭买杂志的习惯从未改变。高中时有时忘带钱,她会让报刊亭的阿姨帮忙留一本《故事会》和彩版《青年文摘》,“阿姨会一直给我留着,她知道我肯定会来的。”尽管那段生活已经走远,但和阿姨对话的情景依旧鲜明。
社交媒体上,不少人感慨报刊亭“承载着青春的回忆”“代表着逝去的时光”。陪着一代人长大、变老的报刊亭,不仅收藏着人们的青春和回忆,也保留着一条街、一座城的温度和味道。
“报刊亭的衰落,并非由于经营的产品内容陈旧落后,主要是因为数字信息化浪潮的逼迫以及经营层面转型、升级不够造成的。”国际关系学院文化与传播系教授高玉昆在接受采访时认为,数字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城市传统报刊亭出现衰落。但报刊亭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营造了市民读书看报的学习氛围,应该努力使这些载体发挥作用,进而增加城市的人文味道。
未来,报刊亭应该如何走下去?高玉昆提出,政府方面应制定优惠政策,加大资金的扶持力度,报刊亭自身应努力跟进网络化、电子化进程,进行更高层面的优化组合,如组建连锁店经营模式,标准统一,丰富服务内容,店面设计上更吸引人们眼球。“我们应将报刊亭打造成为以信息化、便民化、标准化为特色的综合公共服务平台。”高玉昆说。
报刊亭是文化空间,如能将纸媒和数字媒体相结合,文化和文创产业结合,“立体”的报刊亭或许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赵征南
责任编辑:付鑫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