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0日给云南省贡山县独龙江乡群众回信,祝贺独龙族实现整族脱贫,勉励乡亲们为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继续团结奋斗。
本报曾于2012年6月下旬,派出报道组探访上海对口帮扶的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独龙江乡,记录独龙江的山路天险、独龙族的历史变迁、沪滇两地的对口帮扶,并于当年7月20日在“天下”专刊推出8个整版的《跋涉独龙江》深度报道,从此与可爱可亲的独龙族同胞们结下不解之缘。接下来,请跟着以下这些文字,感受7年前独龙江乡的特别。
以前,大山深处的独龙族人,几乎日日为生存而战。如今,随着道路的畅通,援建项目的启动,独龙族人开始一门心思求发展,期待尽快补上之前长期落后的遗憾。
2010年,独龙江乡被列入了云南省扶贫开发整乡推进试点名单,上海也启动了对口帮扶工作。短短两年半时间,村民们看到了独龙江乡无处不在的变化。
在村民的记忆中,之前过江必须走吊桥,现在新造的吊桥都能开车了。过去,村里有什么通知,还得让年轻人去高处埋雷管放炮,把大家召集到一起。这几年,电网刚搭设完,就建起了手机信号塔,族人转眼之间就一步跨越用上了手机。每当走在独龙江边的柏油路上,看着河边空地堆满用来建新居的成捆木头,看着村民肩背手提的建筑材料,李源总能感觉到,故乡距离梦想越来越近。
每天晚上,肖旺当的村民会聚在电视机前,这是村里人这几年养成的新习惯。“大家喜欢看央视。”肖成光说,他常常为不懂汉话的父母翻译电视里的内容,通过电视,山外的信息源源不断地传递进来,给独龙人带来了观念上的巨大改变,“爸妈说,山外的人原来是这么过的?原来还有那么大的城市和那么高的楼房?‘神九’发射成功时,他们都很高兴。”
因为环境的恶劣和道路的封闭,数千年来,独龙族就像被文明撇下的一座孤岛。这些年,随着道路的畅通、援建项目的启动,族人们开始缓过气来求发展,正如“独龙王”高德荣所说:“过去外边走500年,独龙人要走1000年。现在,我们要用3年追上100年。”
在过去,“独龙王”的称号总是被授予族里最年长、最有智慧的人——在山里,智慧的意义就是生存,就是活下去。如今,族人却开始憧憬,怎样过得更好。
15岁的李普平在乡里的九年制小学读初二,他从未离开过独龙江乡,对山外世界的了解来源于电视。“电视里的人住的房子就像咱们的学校。”李普平说。2006年建成的学校,是一栋五层楼的漂亮建筑。这几年,眼前的变化使孩子萌生出了新的梦想,“我想考到县里的高中,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那儿是不是比电视里的还要好。”
每年,约有十分之一的独龙族学生通过高考走向城市。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像李源一样学成归来,投入建设家乡的大小事务之中。教育,正在改变着独龙族的命运和山村的面貌。
夏天的独龙江上,一阵骤雨接一阵细雨。腊配村安居房建设工程过半,几个独龙族孩子在新居的地基上欢笑着来回奔跑,看到异乡人来访,他们停下脚步,挥舞着双手喊:“你好!”待江水再涨落几次,清浊几回,孩子们就长大了。
作者:张小叶
实习编辑:吴金娇 编辑:赵征南
责任编辑:付鑫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