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李学勤先生在芝加哥大学做演讲(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提供)
甲骨文、青铜器铭文、简书、帛书……这些出土材料中究竟隐藏着多少中华早期文明的DNA?李学勤先生穷经皓首,潜入历史的最深处。
但他又不是一个囿于书斋、独饮甘霖自知其妙的孤士,他善于把或古奥艰深、或扑朔迷离、或绮丽多棱的历史素材,筑起一条两边皆景、可寻来路的通衢,铺陈到普通大众的脚下。
如今,86岁的他携带着他的时代变作历史,当缅怀他的人们打捞起与他相识的最初,常常会是这句话:“我听过他的讲座!”
一头是书斋,另一头是讲台,这是李学勤先生的工作常态。他给本科生开选修课、给国外学生开培训课、给外校学生开公共讲座,现身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中央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文化讲坛等社会各界讲坛……他用神奇的镜头将遥远的历史拉近,呈现早期文明图谱的生动细节,让听者启智、立志、知来路、明去路。他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际推动历史学“面向大众”,视作当代历史学者的襟怀和抱负。
这一情怀亦可在李学勤先生的笔墨文章中窥得一斑。他曾有感于历史类图书的几种流弊:古史难以阅读,专著严肃有余而可读性不足,业余写手的著作能吸引人但学术性不够乃至不可信。他呼吁专业研究者都来参与通俗化写作。他认为:“通俗化并不意味着降低学术水准。相反,编写通俗化的历史作品,实际是对作者设立的更高要求。”
说起通俗化,李学勤尤推崇《史记》作者司马迁:“司马迁在通俗上下了很大功夫。他在引用《尚书》时,对于古奥费解的字词,都采用意义相同的字来代替。他还尽力将史事的叙述情节化,使之活现于读者眼前,无愧于历史家的大手笔。”
通俗化写作曾是历史上有识之士的一贯追求——东汉服虔撰写的《通俗文》,是我国第一部俗语词辞书;宋人话本《冯玉梅团圆》中说:“话须通俗方传远,语必关风始动人”;倡导白话文运动的胡适抱定一个宗旨,“做文字必须要叫人懂得”;20世纪50年代末,史学界权威吴晗要求学者、专家也来写一点通俗读物,把知识普及给民众,还亲自主编了“中国历史小丛书”。
李学勤先生在通俗化写作上同样做到了身体力行。2015年,时年82周岁的他携手上海人民出版社原总编辑郭志坤共同推出了12册“细讲中国历史丛书”。这套“细讲”为我们提供了历史的内里。比如就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书中写道:“只是针对咸阳儒生非议皇帝的偶发事件,并非针对全国儒生,而且坑杀的四百六十余人大部分是方士……其实,秦始皇并未灭绝典籍,因为先秦典籍仍然完好地保存在宫廷。当项羽攻入咸阳时,放火焚烧秦的宫殿,宫廷里的藏书也付之一炬……”这显然为我们提供了与以往不同的历史评定。
李学勤生前曾多次感慨:历史虽不能吃,也不能穿,似乎与国计民生渺不相关,实际却是社会大众的一种不可缺少的精神需求。特别在今天,当我们的国家、民族正在走向伟大复兴之际,尤其有必要推动历史学“面向大众”。
作者:文汇报驻京记者 江胜信
编辑:江胜信
责任编辑:朱辉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