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现场。
今年是中国发起“一带一路”倡议五周年。11月10日,首届“一带一路”国际话语论坛在江苏师范大学举办。来自阿根廷、西班牙等在内的多个拉丁美洲国家的政府官员和学者,以及国内有关高校的专家100余人应邀参加此次论坛,就“一带一路”倡议的话语内涵及其认知解读展开学术研讨。
“广大高校须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交流合作与“一带一路”倡议相结合,发挥高校智库作用,当好先行者。”江苏师范大学校长周汝光表示,学校长期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校、研究机构、智库、企业等多方联合。
▲外交部拉美司前司长、中国前驻阿根廷、厄瓜多尔、墨西哥大使曾钢发言。
“十八大以来,中国与阿根廷关系快速发展,交流频繁,已经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外交部拉美司前司长、中国前驻阿根廷、厄瓜多尔、墨西哥大使曾钢在讲话中表示,本次论坛将围绕中阿共建“一带一路”议题,为打造中阿命运共同体、深入交流、深化合作发挥重要作用。
江苏省作为“一带一路”重要交汇点,更要打造互联互通、合作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国际话语体系建设的交汇点。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黄锡强表示,本次论坛在凝聚各方智慧,推动平等协商,展现江苏在“一带一路”建设上的生动实践和鲜活故事,推动国际话语体系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浙江大学社会科学学部副主任、教授夏立安发言。
江苏师范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执行院长、首席专家沈正平教授发表了题为《“一带一路”多维认知》的演讲,他从时间、空间、领域、性质“四维”对“一带一路”倡议进行了解析,提出了颇有新意的观点,认为只有提升认知度,才能增强认同感、提高推动力。在时间维度上,“一带一路”传承弘扬了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传统,同时以破解传统全球化不可持续的顽瘴痼疾为导向,面向未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了时代潮流;在空间维度上,虽然“一带一路”客观存在着国内区域、国家、国际区域、全球等空间差异性,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人都在带和路上,同为起点和终点,建立新型全球化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选择;在领域维度上,围绕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通”建设重点,倡导各国加强和建立政治互信、经济互利、社会互助、文化互补、生态互保的全球治理机制,实现人类社会持久和平与繁荣稳定;在性质维度上,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以打造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三个共同体”为目标,最终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近年来,江苏师范大学集成优质学科资源,开展了全面、系统、跨学科研究,以“一带一路”研究院为代表的研究机构和智库在研究与咨询方面成果丰硕,并陆续在海外建立分院,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作者:李园园
编辑:王星
责任编辑:叶志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