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考古视野下的“丝绸之路”国际论坛在西安开幕。本报驻陕记者韩 宏摄
5月12日上午,由国家文物局、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陕西省文物局承办,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协办的考古视野下的“丝绸之路”国际论坛在西安开幕。本次论坛围绕“考古视野下的丝绸之路”主题开展系列学术研讨,共同分享丝绸之路沿线近年来的考古收获,探讨新时代国际考古合作新模式。
中国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陕西省政协副主席王二虎,俄罗斯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圣彼得堡城市规划、经济与财产委员会副主席阿列克谢 . 科瓦列夫先生,英国文物保护协会CEO艾莉森 . 里士满女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朱岩石研究员,西北大学丝绸之路考古中心主任王建新教授等出席开幕式。
来自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蒙古、巴基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英国的15位考古学家,国内河南、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川等省区文物主管部门及考古研究机构代表,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北京大学、南京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等高校及丝绸之路沿线省份的专家学者共260余人出席本次论坛。
陕西省政协副主席王二虎在开幕式致辞中说,陕西省是丝绸之路的东方古老发源之地,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以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申遗成功为契机,陕西省积极开展了丝绸之路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合作,分别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缅甸、蒙古国等开展了国际合作项目,同时大力引进中亚、欧洲等国家文物展览,为陕西人民领略不同文明的多姿多彩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指出,开展丝绸之路考古研究,将全面揭示人类社会交通、交往、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历史,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理解,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保护和传承人类共有和共享的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跨区域国际合作是丝绸之路考古研究的必由之路。
开幕式上,中国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致辞并作了主旨演讲。他首先回顾了近代西域考古的历史、对“丝绸之路”概念共识的演变和“丝绸之路”主题研究的历史,简要概述了“丝绸之路”廊道的申遗策略和“丝绸之路”天山廊道的突出遗产价值。
▲论坛开幕式上,中国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致辞并作主旨报告。本报驻陕记者韩 宏摄
“丝绸之路天山廊道”是连接中国与欧洲的整个丝绸之路的一部分,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世纪,公元6-14世纪为繁荣期,公元16世纪前一直是当时重要的商贸通道。廊道交错排列的贸易网络,连接着大小城镇,总长约8700公里。其中,被提名的33处遗址,反映了丝绸之路贸易不仅创造了财富,也为人员与商品的顺利通过建造了基础设施,促发了因贸易而孕育形成的众多民族之间的交流,传播了沿路的各种思想,并促使欧亚大陆两大文化,即定居农业和大草原游牧社会之间的深度融合,对人类产生诸多重要的变革性影响。
宋新潮还简要报告了近年来丝绸之路考古的新发现,尤其是南亚丝绸之路考古与海上丝绸之路考古的新进展,表示丝绸之路的申遗充分体现了考古学的时代意义;大量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表明,“丝绸之路”源远流长连绵不断,丝绸之路陆海相连互为补充。2000多年来,海上交通与陆路交通,始终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丝绸之路”。宋新潮表示,“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正是‘一带一路’这一古代文明与传统的集中体现,将这些珍贵的遗产发掘好、阐述好、保护好、传承下去,考古学家的参与、交流与合作,才更能使古丝绸之路绽放出新的生机活力。”
▲260名与会嘉宾和代表共同回顾近年来丝绸之路考古走过的艰辛历程。本报驻陕记者韩 宏摄
据了解,在为期两天的学术报告中,来自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国内其他省份考古机构的专家学者将披露一批考古新发现和最新研究成果。会期将倡议成立“丝绸之路考古联盟”,发表“国际丝绸之路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西安共识”。期间,还将举办中英文物保护与修复交流研讨会、“新时代、新文博——陕西文物事业新成果暨文创产品展”。
文:文汇报驻陕西记者韩 宏 通讯员王 沛
编辑制作:韩 宏
责任编辑:叶志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