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博物馆“司徒乔、司徒杰捐赠作品展”现场。
上个世纪,从广东开平司徒家族中走出了两位艺术大家,一位是在绘画领域备受推崇的司徒乔,一位则是雕塑界卓有成就的司徒杰。即日起至5月18日,“司徒乔、司徒杰捐赠作品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共呈现“一门两杰”80件精品力作,两位兄弟也以艺术展的形式再度相聚。
诚如国博副馆长白云涛在展览开幕式上所讲到的:“回顾20世纪中国美术,有两个鲜明揭示时代主题的关键词:‘救亡’与‘爱国’。司徒乔与司徒杰就生活在这个风起云涌的百年里,这对兄弟的人生履历与艺术创作紧扣时代主题,为20世纪中国艺术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司徒乔、司徒杰捐赠作品展”开幕式。
司徒乔的艺术创作主要集中在20世纪上半叶,受大环境影响,其作品常常反映“救亡”主题。从1940年抗战主题油画作品《放下你的鞭子》到1946年战后灾情主题国画作品《义民图》,真实反映了司徒乔正义的信念和为生民立命的追求。司徒杰的艺术创作主要集中在20世纪下半叶,其作品主要围绕“爱国”主题。从1956年雕塑作品《白求恩全身像》到1983年浮雕作品《中国铁路工人在加拿大》,再到1996年创作的《孙中山像》,表现出司徒杰满怀的人道主义精神和爱国热情。
司徒乔踏上艺术之路伊始就受到鲁迅先生的关心和指引,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绘画领域,发明了独具特色的竹笔画。司徒乔心系大众疾苦,以带有时代气息的个性化视觉语言勾勒出战乱下的社会现实。从1946年1月底至1946年6月初,司徒乔携妻子进行了漫长的战后灾情五省纪行,据此创作的国画作品《义民图》,透过正义的目光深刻表现出中国劳苦大众的血和泪,唤起人民的觉醒,号召大家“从灾难中像巨人一样崛起”,展现了艺术家的良心与良知。
▲司徒乔《国殇图创作稿》,1942年,纸本水墨。(国家博物馆供图)
▲司徒乔1952年创作的《宋庆龄像》(左)和《宋庆龄在亚太和平大会上发言》(右)。
此次展览通过51件馆藏艺术作品,以“国殇纪行”和“东方曙光”两个单元呈现出艺术家笔下20世纪上半叶苦难的旧中国和曙光初现的新社会,体现了司徒乔作为艺术家的担当。
司徒杰尤善人物雕塑,他早年师从德籍雕塑家卡尔·杜迪希,后跟随中央美术学院雕塑家王临乙、曾竹韶先生学习,全面掌握肖像塑造法和纪念碑建造法。司徒杰1956年创作的《诺尔曼·白求恩像》,不仅是新中国成立后具有经典意义的纪念碑式雕像之一,还是其现实主义纪念碑雕塑创作的高峰。同时他又以传统艺术为基点,深入研究民间雕塑,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合中西雕塑技法与理念,完成了具有独特艺术风格和民族气派的创作。
▲司徒杰创作于1956年的铸铜《白求恩全身像》。(国家博物馆供图)
本次展出的29件雕塑以“以碑立传”和“融贯东西”两单元反映出司徒杰独特的创作经历,展现其秉持的“结合中西,以民族为本”的现代民族雕塑发展理念,呈现独具匠心的个性化探索和实践。
文:本报驻京记者 周渊
图:除署名外均周渊摄
编辑制作:周渊
责任编辑:叶志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