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市主城北部的栖霞区尧化街道,有家名气响当当的“银行”。这家“银行”通存通兑的不是金钱,而是时间。办公室墙上,账目明细一目了然——“时间银行”志愿者个人1542、家庭12、团队31,服务12万老人、2802名残疾人、5246名儿童、11310名普通居民,存入时间48529小时、支取29153小时、余额19376小时。
门口长廊,73岁的吴邦英正在上班。别看她头发全白,却是尧化街道王子楼社区“时间银行”项目的新员工,今年3月6日才上岗,主要职责是看管办公室和陪伴聊天。她向记者展示手机照片:“这是我做的花,好看吧?之前,元宵节搞活动,中心还吃汤圆、扎灯笼,我比其他人干活都快。”吴邦英说完,一脸兴奋。
▲袁炳荣和唐秀英(居中)一起提供志愿服务,打扫服务中心。|付鑫鑫摄
志愿服务他人,改善邻里关系
“时间银行”最早的倡导者是美国人埃德加·卡恩。上世纪80年代初,卡恩提出,“时间银行”的客户可以拿出自己的时间和其他成员交换服务,既解决了应急之需,又联络了彼此感情,一举两得。在当下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社区居家养老成为养老服务的主要模式,如何保障和扩充为老服务队伍、提升为老服务质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以尧化街道为例,常住人口约8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15933人,占比约20%。这些老人中,80%为拆迁安置居民,人均收入较低、服务需求高。
据尧化街道工作人员王颖介绍,2014年7月,姚坊门“时间银行”社区互助项目诞生,由姚坊门慈善基金会发起策划、彩虹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接执行,目的是整合与挖掘辖区内的志愿服务资源,鼓励居民参与志愿服务,存储志愿服务时间,享受他人的志愿服务,促进邻里互助。
项目参照商业银行运作理念,通过相应的存、贷规则和激励机制,使志愿者通过累积志愿服务时间,兑换其他志愿者为自己提供服务,以及获取一定物质方面的回馈,形成社区居民积极参与互助服务的良性循环,提升社区邻里关系的发展。
为此,街道还促成了该项目与实体银行合作,共同发行联名卡,开放部分扇区专门用于时间“存储”。个人志愿服务,70%时间存款可以兑换相应的志愿服务时间、20%可以兑换生活物品、10%可以兑换现金补助(每小时12元);参与志愿服务的团队,70%兑换时间、30%兑换现金,用于团队建设或活动经费。
2016年3月,袁炳荣结束了单位返聘,立即投身于志愿者行列。原来,“时间银行”服务主要有五个大类:家政服务(打扫洗衣)、个人护理类(按摩理发)、关爱交流类(读报聊天)、外出代办类(接送买药)、维修类(家具家电)等。老袁之前的工作是机械修理,早些年还是部队的卫生员,平时又喜欢唱歌跳舞拉胡琴,“专业对口”令他十分高兴。
“只要还能动,我就想多帮帮别人。等将来不能动了,再来享受别人提供的服务。”现年69岁的袁炳荣说。在他的影响下,妻子唐秀英半年后也成了志愿者。数据显示,袁炳荣累计提供服务1200小时,唐秀英1368小时;2017年度,袁炳荣486小时,唐秀英960小时。他解释说,去年6月,腰摔了之后只上半天班,“我还是喜欢来来上班。以前小区里不认识几个人,现在大家都熟,老朋友多了。”
▲南京军区某部队为社区老人提供理发服务。|受访者供图
保障服务质量,节约经济成本
据尧化街道“时间银行”项目负责人魏应保透露,不同的志愿服务内容会有不同的难度系数设定。比如说,家政的难度系数为1,教育为2.5,那么,同样是从事1小时的服务,教育类就可以在“银行”存上2.5小时的时间,家政类就只能记1小时。
同时,时间“积蓄”还需要走一套“标准程序”。为保障服务质量,除了“入职培训”“岗位培训”外,还需经过匹配度测试、试服务3次,才能与被服务“客户”签订一对一的协议。社区还为双方购买意外伤害保险。街道民政办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抽查,对于服务低质低效的志愿者,将实行“冻结账户”等退出机制。
“时间银行”的另一大益处在于节约成本。王颖告诉记者,尧化街道“总行”的工作量至少需要5名社工,目前仅有2人就可以胜任,以每年的人员工资5万元左右来算,互助志愿者的加盟至少为每个点上节约人员经费15万元,整个街道13个“银行”可节约经费200万元左右。
采访当天下午,记者碰巧遇到了来自南京财经大学的阳光爱心协会,这些社团学生主要任务是上门打扫、陪老人聊天。魏应保说,来自企业、大学生等社会志愿者们的服务时间,都存在团队账户名下,70%的服务时间将来或可捐赠给需要服务的高龄孤寡老人。以后,“时间银行”在“贷款”“利息”等方面也将推出更多内容。比如,“贷款”享受服务的老人,可以由其子女或者亲戚参与志愿服务“还贷”。
目前,南京老年人口总数为134.3万人,占户籍人口的20.1%。“栖霞区的‘时间银行’正在做‘通存通兑’,全市的通存通兑也在逐步推进。”魏应保说,今年他们想申报“时间银行”的省级运营标准,争取能在全市、全省范围内推广经验。
在记者看来,“时间银行”运行的成功,不仅与社区人口组成有关,还与居民区集中的环境密不可分,政府持续稳定的投入也是决胜关键。
文:本报记者 付鑫鑫 驻苏记者 叶志明
编辑制作:付鑫鑫
责任编辑:叶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