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通天帖》特展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展,引观众围观(图:视觉中国)
《国家宝藏》虽已收官,但文博界和电视业就如何让文物活起来,讲好中国故事的思考并未止步。日前,本报记者专访了数位“国家宝藏”守护者,聆听他们对此话题的见解。
文物如何吸引年轻人
《国家宝藏》“捧红”了河南博物院的三件镇馆之宝:贾湖骨笛、妇好鸮尊、云纹铜禁,而院长马萧林也成了“网红”,不时被热情的观众拦住,请教问题。
最令他感动的是有一位中学生来信讲述了自己小时候来河南博物院参观,看到展厅里的人骨遗骸和“金缕玉衣”很害怕,节目播出后他再来河南博物院,对文物的理解就不同了。“年轻人对博物馆这么感兴趣,我觉得是一件好
事,同时也让我们思考,小朋友看到人骨遗骸和‘金缕玉衣’会害怕,我们应该做些什么?”马萧林认为,首先要加强对文物内涵的挖掘与阐释,让文物自身和背后的故事来吸引人;其次要做好陈列展览的设计,要运用新技术让观众获得全方位互动体验;另外,博物馆要在宣教活动形式和文创产品开发等方面下功夫。
盘活博物馆资源,藏品和人才都不能少
“让文物‘活’起来,不是做几个节目、几样文创产品就结束了,博物馆资源活起来是一个系统工程,收藏阶段就要对藏品信息全面收集,配合展览策划和相关活动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才能成为受欢迎的文化产品。”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兼秘书长安来顺表达了他对“文博热”的思考。
他还认为,人才培养是中国博物馆界面临的瓶颈。“除数量紧缺,高校文博专业人才是否和博物馆发展需求匹配?还有哪些人才培养方式?这些都是博物馆‘成长的烦恼’。”
下一座传统文化富矿在哪里
《国家宝藏》总制片人吕逸涛告诉记者,《国家宝藏》第二季正在筹备中,这一原创节目模式还将进行海外推广。
从《朗读者》《国家宝藏》到新近的《信中国》,央视的文化综艺尽显“国家舞台”气度。“以《国家宝藏》为例,我们开掘了一座文博富矿,未来戏曲、绘画、雕塑、书法等传统文化领域也值得开掘,它们中未尝不会诞生新的‘爆款’。”吕逸涛说。
文:周渊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