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晶卉
早上8点,小磊(化名)工位上的电脑里“滴滴”跳出了三个项目请求:5岁女孩患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4岁的儿科医生急需肝移植;初中男生右肩部得了胚胎性横纹肌肉肿瘤……每一个红色的援助请求就像一个紧急SOS请求,让小磊立刻投入工作。
小磊是“WE救助”平台的客服,编号0001,负责项目审核及客服。目前,每天在平台上要审核的项目数量过百,这个致力于为急需疾病救助的患者提供的在线自救平台,高效地打通了公益活动的发起、参与、执行、发布、监管的整个链条。截至2017年3月初,筹款总额8543万元,参与人次252万,发起项目8700个。
号称“公益最后一公里”的重大疾病个人救助问题,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有了新的解决方案。
通过社交关系链进行传播
王其 (化名),39岁,有一个贤惠的妻子,生了两个儿子。原本这是一个幸福的四口之家,虽然夫妇两人的工资都不算高,但收入足够养活整个家庭。
然而,厄运发生了:王其是长期乙肝带菌者,平时烟酒不沾生活作息规律。今年年初王其骤然巨瘦,2月18日去江西省中医院体检后发现已出现肝硬化、肝腹水情况。2月22日,王其被转入上海东方肝胆医院,诊断确诊为肝癌晚期,采用放疗方式进行治疗,光一期治疗费用就需要5万元,而未来还不知道需要多少费用。
带着迷茫,王其的妻子李梅 (化名) 在“WE救助”上发起自救捐助,筹措10万元医疗费用。与传统的慈善募捐方式不同,这种新的公益方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救助者通过“WE救助”的官方微信号在页面发起筹款项目,通过输入身份证信息完成与微信支付实名认证的匹配,完善发起人基础信息,即可上传包括诊断证明、所在医院等受助人信息资料,在进一步填写病情治疗情况、家庭背景信息后,等待审核上线。
“通过审核后,任何项目的链接在平台上不设有公开入口。”腾讯公益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WE救助”的设计方案,最初的链接会被发送至求助者的手机中,并通过他的朋友圈、微信群等私人关系链进行传播,“根据我们的经验,在遭遇危难时,身边的亲戚、朋友、同事对情况相对了解,在基础的信任关系上,项目的筹款速度更快,信息安全也有一定保障。”
记者看到,在李梅发出的关于丈夫王其的救助信息中,除了基本信息外,还有12位爱心人士实名认证了这个项目。在一层层社交关系链条的推送中,最终1062位爱心网友参与了募捐,从2月27日项目链接被第一次发出,到3月2日完成10万元的募捐,仅仅花了4天的时间。
规则透明比转化率更重要
王其的项目,就是在小磊手中审核的。小磊很大一部分的工作内容,都是围绕着各种各样的审核材料打转,比如发起人上传的身份证明材料是否完整、受助人上传的疾病诊断证明是否在有效期内、项目详情一栏填写病情是否详细、治疗图片是否清晰等等。
这其中有一个核心的问题:在公益新时代,指尖点点就能送出爱心,在更有效率的同时,源头的真实性其实更加重要。“有一些曾在朋友圈刷屏的反转事件,引起了我们的警醒和反思。如果公众的同情心被滥用的话,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们又该如何获取信任?”“WE救助”产品总监李倞表示,平台有责任去尽可能地推动信息透明化,虽然发起求助的用户可能需要多填写一些资料和信息,但这是对捐款的亲友负责,是对爱心网友的尊重。
产品转化率和公益参与方的权益保护谁更重要? 公益捐助者的权益谁来保护? 在产品设计中,“WE救助”首次强调了长期以来被忽略的捐助者一方的权益保护。李倞给记者分享了一个细节:“在互联网的世界,产品每多一个用户步骤,就会直接影响到转化率。‘WE救助’增加了支付和分享环节的善意确认提醒,用户需要两次确认才能分享至朋友圈,对朋友圈的信任关系多加一层保护。”
此外,“WE救助”在项目金额方面也做了限制。李倞透露,在医疗救急领域,50万元的额度能基本覆盖所有短期治疗,“设定金额限度,一方面有助于快速筹款,另一方面,超过金额的项目鼓励到乐捐平台实施。”
互联网的核心是连接,人与信息的连接产生透明,人与人的连接产生力量。从去年7月上线开始,“WE救助”已经通过项目8700个,让“指尖上的公益”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力量。有业内人士认为,技术的变革正在推动公益朝着更透明的方向发展,在去中心化的开放平台下,当人们遭遇疾病与灾祸,随时可以通过社交网络及互联网公益平台来探索更积极的可能;而互联网的“随时、随地、随手”的便捷性,也将激发更多用户的善念和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