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央要求和战略部署,上海义无反顾地减少对传统发展路径的依赖,抓住机遇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上图:张江高新青浦园区内,技术人员正在为核磁共振大型设备的生产做准备。袁婧摄
■本报首席记者 张懿
锐意创新、迎难而上、主动而为、蓬勃向上,凭借这样的勇气、锐气与朝气,上海牢记使命、凝心聚力,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自身结构调整的双重挑战,率先转向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轨道。
五年来,按照中央要求和战略部署,上海义无反顾地减少对传统发展路径的依赖,抓住机遇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一个千帆竞渡、万马奔腾的“创时代”正在到来。创新,日益成为这座城市最重要的人文底色和能量之源。
吐故:艰难一跃
2013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就在于创新,要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五年来,上海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坚持以质量、效益、结构优化为导向的经济发展,基本实现创新转型最艰难的一跃。
在产业结构方面,上海着力加快构筑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五年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幅领跑全市生产总值(GDP),2016年其占 GDP 的比重达到15.2%,较2013年提升1.3个百分点;同时,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超过70%,比五年前提升大约10个百分点。
五年来,上海年均淘汰落后产能
1000项,每年实现建设用地减量7平方公里以上。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上海经济增长的“四个依赖”———依赖重化工业、依赖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依赖投资拉动、依赖房地产业———正在化解。至去年年底,上海关停钢铁产能710万吨,与2010年相比,石化、钢铁等高耗能产业产值占比从16.6%降到13.9%;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比重从2010年的23.3%降至去年的19.4%,投资率从43.2%下滑到去年的38%左右,房地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则较2009年的峰值有明显回落。
由于上海率先启动结构调整、转型果敢有力,积极效应不断显现,“转型红利”渐趋释放。2015年和2016年,上海扭转此前几年GDP增速落后全国的局面。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收入利润率居全国第一,居民可支配收入超过5万元,居全国首位。刚刚出炉的今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数据显示,全市GDP同比增长6.8%,比去年同期再增加0.1个百分点。
纳新:重构动力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根本在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工作时点题“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为上海下一步发展划定新的坐标体系。
上海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将科技创新更加突出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以新举措、新作为打造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活力之城。
市委书记韩正说,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必须依靠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重构城市发展动力、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
2015年5月,在市委跨年推进“一号课题”之后,上海出台 《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围绕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等设定目标、任务,提出22条意见。此后,随着有关创新人才、成果转化、科技金融等9个配套文件由各部委办陆续制订发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1+9+X”政策体系逐步形成。
规划建设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着力打造由国家实验室、创新单元、创新网络、大型科技行动计划等组成的“四大支柱”,是当前加快推进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点任务。其中,包括上海光源线站工程、超强超短激光装置、活细胞成像平台等在内,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正在张江加快集聚。而在生物医药、类脑芯片、材料基因组等领域,上海也已规划布局18个创新功能型平台,试图将实验室与产业界更紧密地黏合在一起。
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核心,是解决体制机制问题。去年4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上海成为首个“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并在十个方面授权上海开展先行先试,目标是革除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创新创业束缚。目前,这些举措的效果已在全市各地区各领域落地、生根、开花。在投贷联动方面,已有五家全国性银行和三家本地银行获批试点;在新药评审制度改革方面,11组企业15个新药品种提出申报,有望进入绿色通道;在上海股权交易中心的“科技创新板”,累计挂牌企业超过120家;而公安部授权上海的一系列出入境新政实施后,短短13个月内,本市引进的科创人才超过5000人。
创新不是管出来的,而是“放”出来的———这一蕴含着洞察和智慧的判断,正成为政府部门新的座右铭。观念要变,政府行事方式也要变。为提高企业创新的便利程度,上海累计取消和调整的审批事项已超过360种;围绕“为人才松绑、向单位放权”目标,上海先后发布“人才20条”“人才30条”政策,对人才发展体制进行再完善、再突破;在创业孵化、天使投资等领域,上海突出政府的引导作用,有效牵引、激发社会主体参与“双创”。目前,全市500余家众创空间中的90%是由社会创办。在国内首批专业化众创空间示范项目中,上海市自动化仪表研究院的众创空间入选,副院长范铠说:“众创空间与实体经济结合,能有效推动协同创新,并在行业内营造出大小企业共生共荣的创新生态。”
固本:夯实支点
从国家到地方,实体经济所受关注近年持续攀升,被作为新动能培育的重要支点。对上海来说,去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上海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令人记忆深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全面提升上海实体经济发展能级和水平。
作为全国最大经济中心城市,上海巩固提升实体经济基础和能级的责任责无旁贷。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说,上海要进一步向结构调整要动力,着力振兴实体经济,提升“四个中心”功能,加快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上海于2013年就率先将其整合、提炼为“四新”经济概念,并着手找寻其特殊的发展规律。2014年,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四新”经济。2015年,上海加快发展“四新”经济的情况得到李克强总理批示肯定;同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与上海市政府实施战略合作,共推国家“四新”经济实践区。
“四新”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热度,可以透过统计数据更精确地感知、度量。据市统计局近年试点开展的新经济统计,“新经济”增加值占上海GDP比重已超过30%,年均增长率比全市GDP增速高出2到3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四成。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领域,投资与产出从去年起加速回暖,特别是三大高新技术特征极为明显的重大产业项目连续开工,带动投资额超过1500亿元。今年一季度,上海实体经济更是创下2012年以来的最佳开局:在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幅依然高达7.5%的背景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实体经济与服务经济实现两翼齐飞。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体经济提供着重要根基;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实体经济既是受力点也是受益点。集成电路、北斗导航、高端医疗器械、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新材料、云计算与大数据、人工智能……聚焦“四新”重点、科创热点,上海近年不断取得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带动企业赢得核心竞争力———联影医疗研发的112环PET-CT,在填补国际空白的同时,刷新了业界最高灵敏度、最高分辨率、最大轴向视野等多项纪录。上海兆芯推出的国产X86CPU处理器,性能接近国际主流水平,内置该“中国芯”的自主可控台式电脑去年已规模化量产。至于备受关注的C919国产大型客机,目前已是万事俱备只待近日首飞,实现中华民族的百年“航空梦”……
改革永远在路上,创新永远在前方。当前,上海正处于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挑战与机遇并存,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我们务必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续写这座伟大城市未来五年新的光荣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