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准备出场表演。
演员在茶楼剧场的后台化妆。
茶客们日均几百元的“打赏”是茶楼粤剧团主要收入来源。
云峰粤剧团演员在同乐酒家表演折子戏《狄青闯三关》。均陈忧子摄
本报见习记者 陈佩珍
广东人管喝茶的地方叫茶楼。
据《广东新语》记载,岭南人种茶始于唐代。受岭南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经济发展状况等影响,当地人逐渐形成了好饮茶的生活习惯。广州多湿热天气,当地人爱“叹”茶由来已久,朋友见面都是以“饮左茶未? (饮茶没有?)”相互问候。明末,广州就出现 了茶楼。清康熙年间,广州 成为我国唯一出 口茶叶的通商口岸,茶市极旺。上至达 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都把茶楼作为待客的场所。
20世纪30年代,广州的茶楼,如越秀、荔湾一带几乎每天都有粤剧、粤曲表演。“赴茶楼品茗赏曲”十分盛行,当时的粤剧、粤曲表演与茶楼经营都达到了“高峰”。
粤剧,形成于清乾隆年间,是外来剧种与广东地方民间音乐融合的产物,既保留了原有剧种的特质,又具有浓郁的广东地方特色。2006年5月,粤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10月,粤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第 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继昆曲之后第二个成功“申遗”的中国戏曲剧种。
粤曲,最早源于当地的“八音班”,后来吸收了木鱼、龙舟、南音、粤讴等广东民间小调或小曲。“外江班”传入广东之后,粤曲又吸收了二黄、梆子等唱腔。
茶楼在历史长河里搭建起粤剧、粤曲的生存空间,在这个特定的空间 中,艺人、茶客、茶楼经营者赋予了粤剧、粤曲的生命力。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广州演出粤剧、粤曲的茶楼有近60家,而如今只剩下5家:爱群大厦、畔溪酒家、翠园酒家、大西门酒家和同乐酒家。其中在同乐酒家长驻的云峰粤剧团是广州最后的茶楼粤剧。“其他四家也只能称为‘曲艺茶座,,以化淡妆、清唱粤曲为主,只有云峰粤剧团还在演粤剧折子戏。折子戏就是一部粤剧大戏里最精彩的片段。”云峰粤剧团团长黄嘉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茶楼粤剧是个人的舞台
下午三时,记者来到了位于广州老城区越秀区诗书路上的同乐酒家。还没走进酒楼,就能听到里面传出来的粤曲声。剧场内放着二三十张圆桌,三五茶客围坐在桌旁,点上传统的“一盅两件”,即一壶茶,两件点心,欣赏着台上的表演。
仔细观察剧场,记者发现一个消瘦的背影正站在舞台的一侧,时而给台上的演员递上一些东西,时而接过台下观众的一些零零碎碎的“打赏”。他就是云峰粤剧团的团长———黄嘉华。
黄嘉华是梨园子弟,父母都是从事粤剧这一行的。和每一个学习戏曲的人一样,他刚开始学艺时十分艰辛。1980年,黄嘉华13岁,退学报考广州市羊城粤剧团,在400名考生中脱颖而出。此后,他每天早上搭乘45分钟的公交车再步行15分钟去位于陵园西路的羊城文化馆学戏。上午练习抬腿、劈腿等基本功,下午练习唱曲艺和腔调,晚上有戏就演,没戏继续练功,“那时候还小,真是练到哭”。
“当时父母都不忍心看我练功,就随京剧老师教,那三年都是这样过来的。这为我的艺术生涯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我的身段、八字功、基本功都是从京剧来的。”黄嘉华说。
1987年,黄嘉华20岁。广州粤剧市场逐渐低迷,一些资金扶助戛然而止,各地粤剧团纷纷解体,他的月薪也从数百元跌至100多元。黄嘉华说:“上世纪80年代后期,电视节目、舞厅的兴起,对传统戏曲冲击很大。粤剧的市场和观众群都变得很小。当时广东每个地区都有专业的国营剧团,后来由于演出票卖不出,维持不了运营,演职员就只能解散了。”
于是,他不得不转行。在以后的十几年里,他做过出租车司机,给老板开过车;做过采购部门主管,和妹妹在常平开过一间酒吧。但他对粤剧的喜爱,从未停止。经营酒吧时,他利用白天的时间练功、唱戏。说到这里,黄嘉华有点自豪又有点失落,“大家都知道我以前唱粤剧,是专业水平,他们没有人愿意和我一起唱”。
直到2004年,粤剧在广州重新兴旺,各地粤剧人纷纷办起民营粤剧团,罗家宝粤剧团就是其中之一。在朋友的推荐下,黄嘉华加入该剧团,成为文武生演员,并参加了罗家宝青年艺术团在番禺的表演,这是黄嘉华时隔17年之后重返舞台。他至今还记得自己重返舞台后表演的第一场戏———《金钏龙飞配》。
2009年,黄嘉华接手了羊城粤剧团团员白云峰在1998年创建的云峰粤剧团,成为团长,之后见证了它近十年的迁徙史。早期云峰粤剧团长驻广州荣华楼,时间近七年。2013年8月初,荣华楼停业,停演一个月后,云峰粤剧团找到了下一个驻扎地:位于海珠区的龙胜酒楼。进驻龙胜酒楼一年半后,因为酒家取消下午茶座,云峰粤剧团再次面临找场地的窘境。2015年4月,粤剧团转战诗书路的同乐酒家,驻扎至今。
黄嘉华说,自己见证了粤剧,尤其是茶楼粤剧近几十年在广州的起起落落,是粤剧长河里的小缩影。在这些起起落落里,他唯一没变的是对粤剧的喜爱和对茶楼这个小舞台的眷恋:“2006年,我开始接触在小舞台上表演的茶楼粤剧。和剧场大舞台不同的是,在茶楼里表演跟观众是零距离接触的。而这些观众是最草根也是最铁杆的,最‘粉’粤剧的观众就是这些人。”
谈到大舞台和小舞台的区别时,黄嘉华说,在大舞台上表演有灯光、设备、化妆、布景、人员、音乐各方面的配合,形成一个很完整的表演场所。茶楼粤剧最主要的是突出个人,只要个人创作好的、表演好的,观众就接受你认可你。茶楼粤剧是个人的舞台,粤剧大舞台是整体的舞台。
茶楼戏曲伴随“老广人”长大
云峰粤剧团每日在同乐酒家的演出分为上下两个半场,上半场是粤曲演唱;下半场是粤剧折子戏演出。上半场演出时,演员不穿戏服,脸上只化淡妆。舞台上的演员与剧场中的茶客,更多的是一种呼应与互动。演出中间,部分茶客会拿红包“打赏”给舞台上演出的演员。茶客的这种“打赏”是茶楼粤剧团的主要收入来源。
霭玲是云峰粤剧团的副团长,说起自己的日常工作,霭玲说“几乎什么都做”:“每日演员的排表、表演什么戏、和客人沟通,了解客人想要听的曲、看的戏。”和谈到日常工作时的神采奕奕不同,谈到云峰粤剧团的收入时,霭玲有些失落地说:“平均每天‘打赏’的收入也就几百块。这些赏金不仅要付酒楼每个月2000元的场地租金,还要付演员和音乐师傅的工资,挺难的。”
坐在同乐酒家听粤剧时,记者观察到年过八旬的梁先生时不时走上戏台“打赏”,仅仅一个下午,他给其中一名演员“打赏”了100元、给三名演员“打赏”了50元、给两名演员打赏了20元。“像我们这些老人,一般都已经退休了,退休工资也不是很高。但是我年轻的时候做生意当老板,还有些积蓄,所以就给的多一些。就当是支持他们了。”
对于梁先生来说,喝茶听曲是很大的乐趣,他说自己是个茶楼粤剧迷。他最喜欢的两部粤剧是 《红楼梦》 和 《钗头凤》,一个月会抽出十来天时间来看云峰粤剧团的演出,是云峰粤剧团的常客。
他对于云峰粤剧团目前遇到的困境感同身受:“粤剧,和唐诗、宋词一样,是经过时间沉淀的文化精髓,如果失传就太可惜了。茶楼粤剧是广州的民间文化,体现了我们广州文化的多样性。作为一个‘老广人’,在茶楼里听曲看戏长大。80多岁了,你让我们去哪呢?”
坐在一旁的蔡先生也爱来同乐酒家听戏。家离同乐酒家有五站的公交车路程,但他还是每天来听。他告诉记者,自己一个月给云峰粤剧团的“打赏”是一两百元。来茶楼听戏的常客“打赏”的数目大多跟蔡先生一样。
暂歇之后,茶客们等待着即将上演的粤剧折子戏,当日上演的《艳曲醉周郎》,是粤剧 《三戏周瑜》 里的精华部分。折子戏剧目一般会提前预告,在同乐酒家的门口记者看到了这周的折子戏剧目安排,除了 《艳曲醉周郎》 外,还有 《狄青闯三关》、《黛玉离魂》、《花田错会》。
表演 《艳曲醉周郎》 的演员是郭君祥和陈琦莺,分别从事粤剧行业四十多年和三十几年,他们算得上是老艺人了,也是云峰粤剧团的台柱。
黄嘉华告诉记者,云峰粤剧团共有粤剧演员30人。每天表演两个半小时,每个演员都有排期,一个星期做四五天或两三天都可以。而黄嘉华对他们唯一的要求是每天用不同的曲目和不同的表演形式来吸引观众。
除了节假日,云峰粤剧团每天下午两点至四点半都会在同乐酒家表演。但是一旦有老常客要求看什么戏时,黄嘉华也会满足他们:“有些观众跟了我们很多年,云峰粤剧团成立多久,他们就跟了多久,所以我们觉得这份感情很难得。演员和他们互动也很好,如果有几天不见他们,也会问是不是生病了? 是不是家里有什么事?”
最大困难是缺乏表演场所
在同乐酒家里喝茶听曲的都是一些年迈的老人,极少有年轻人。有时候有些大学生为写论文而来调研,也会来茶楼里坐上一会,但仅仅是看热闹,并不是兴趣所在。
黄嘉华告诉记者,观众少并不是茶楼粤剧发展最主要的困难,最大的困难是缺乏表演场所。“找一间能够接纳我们茶楼粤剧的酒家很难,现在很少有真正喜爱茶楼粤剧的老板。这也是我们还在同乐酒家驻扎的原因。这里的老板,他觉得广州的饮食文化跟我们的粤剧文化都是地道的广州特色。2015年签订的两年合同就要到期了,同乐酒家刚跟我们续约。”
同乐酒家负责人坦言,最初接纳粤剧团是因为觉得这是传统文化,与酒楼的粤菜定位一致,希望可以共赢。两年合作下来,他发现,初期媒体等外界关注度高,观众赏面,客流每天可以达到100人次以上。
但是从去年开始,上座率锐减两成,酒楼感觉到维持现状的压力了。他展示的经济账中,剔除水电费,为维持粤剧茶座的服务,需要增加厨房、楼面等10个人手,这笔开支约3万元。他解释,要求他们每月付2000元租金其实对于酒楼收入贡献不大,主要是希望给粤剧团一些压力,促使他们想办法提升上座率。
黄嘉华说,他想过怎么通过创新去改变茶楼粤剧的现状,一些大的粤剧团通过对传统剧目进行创新取得的成功做法,他也看在眼里。他认为,粤剧是传统文化,改头换面是不行的,只能在传统的基础上,从表演上、形式上、化妆服装布景等方面结合现代人审美进行创新。云峰粤剧团改进力度不大的原因是缺乏资金,没有经济做后盾,很多想法很难实现。
不仅是茶楼粤剧,粤剧的整体发展都处于一种很尴尬的境地。究其原因是上世纪80年代粤剧的发展有些脱节,表演人才和观众都出现了断层。“老实说,在当地,我这个年纪做这一行的很少,为什么我在做呢?是因为受到父母的影响,如果我不知道这一行是做什么的,我就听不懂。可是,作为广府文化的代表,广东人了解和欣赏粤剧是很必要的。”黄嘉华说。
云峰粤剧团的演员,因为表演水平和受观众欢迎程度不同,收入也不同,低的一个月一两千元,高的能达到六七千元。黄嘉华说:“做这一行有苦也有乐,没有爱粤剧的心也不会站在粤剧的表演舞台上,对粤剧的喜爱是他们坚持从事这份工作的原因。”
粤剧的传承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文汇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广州演出粤剧的茶楼将近60家,如今只剩下5家,为什么数量下降这么快?
梁凤莲 (广州社科院岭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粤剧本身观众数量的下降是大趋势,加上老龄化,迎合这批消费者的茶楼数量越来越少。更主要的原因是粤剧的主要舞台在剧院,广州市有很多专门表演粤剧的剧场,比如南方剧院、江南大戏院,都是以粤剧表演为主,发烧友还是去剧场“听大戏”居多。
余勇 (广州粤剧院院长):无论是茶楼粤剧,还是剧场粤剧在老百姓中还是挺受欢迎的,如果是在广州剧场免费演出粤剧的话会场场爆满。茶楼粤剧遭遇的困境,一是娱乐多样化,人们可选择的娱乐方式多了;二是茶楼的消费主要以老人为主,而老人消费能力弱,所以在广州茶楼粤剧走向式微。但是剧场粤剧每周都有演出,上座率为70%-80%,靠的是更换不同的剧目和演员来吸引观众。
文汇报:茶楼粤剧和曲艺茶座的文化价值是什么?
梁凤莲:茶楼粤剧和曲艺茶座都是传统艺术与商业结合的产物,因时代而兴,也因时代而衰。所表演的粤剧与粤曲是广府民间文化的代表,经过时间的考验,存留至今。它们的文化价值在于平民化,广州是一个市井气息非常浓厚的城市,艺术与生活结合紧密。
文汇报:作为岭南文化的一种象征,粤剧在广东的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
余勇:岭南文化有三宝:粤剧、粤曲、岭南画派。其中岭南特色文化的突出代表是粤剧。
从明代“琼花会馆”,到晚清“八和会馆”,是粤剧起源、形成与发展的两道界碑,其史已有500年。粤剧的形成始自本地班的建立。明正德嘉靖时,本地班在广东地区已进入成熟期,不管他们唱腔为何,作为广东人自己的戏剧班子已经建立,这应该是广东粤剧形成的标志之一。
广东琼花会馆的建立也是粤剧形成的重要标志:明代中后期,广州与佛山均建立了广东艺人的行会组织———琼花会馆。琼花会馆是本地班大量出现情况下的产物,外省诸种“腔”、“调”的传入即成为粤剧形成的基础。
明末清初,“外江班”传入广东,继而出现了广东“本地班”,外江班占领城市市场,本地班被迫进入农村,在农村打下群众基础。
李文茂起义失败后,粤剧被禁演。晚清八和会馆成立后,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粤剧艺人队伍迅速恢复和壮大,粤剧劫后逢春,重现芳华,粤剧史上称之为“粤剧中兴”。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电影等娱乐新形式出现,给粤剧发展带来了沉重的打击。继而出现“薛马争雄”和粤剧五大流派,粤剧再一次兴旺。
文汇报:自上世纪以来,粤剧面临多元文化交汇所带来的冲击,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中,粤剧会零落吗?
梁凤莲:粤剧作为岭南文化的一种艺术传达方式,对其的倾向性,是基于根深蒂固的文化认同,如同血脉衍传过程的痕迹与烙印。在几百年的历史进程中,粤剧成了乡音互通、情性互打的一条纽带,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着,作为一种情结,以这种吹拉弹唱的艺术方式来寄寓、来抒发,在这个意义上,粤剧所同化与汇聚的,与其说是乡音乡情的宣泄,毋宁说是对本土文化的精神寄存,作为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粤剧所具有的这一文化优势与文化特征,是别的剧种所没有或无法企及的。既是古老的艺术,又成了现实中乡音乡情的归栖地,这种交融性,无疑是粤剧具有恒久生命力的根系所在。
文汇报:茶楼粤剧如果想继续生存下去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在新环境下是否需要转型发展?
余勇:总体来说,无论是茶楼粤剧,还是粤剧本身,如果想传承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在广东省尤其是广州市,民间“私伙局”(广州、佛山民间曲艺,从粤剧延伸而来,大部分不穿戏装,只需乐器伴奏演唱,讲究自娱自乐) 相当多,公园、村镇、居委会都有“私伙局”。这说明老百姓是喜爱传统艺术的,我认为有必要让剧团走进社区、走进基层、走进农村,让老百姓欣赏到更多的传统艺术。
此外,考虑到年轻人,我们必须每年都创作一些适合现代年轻人喜爱的剧目,这样既有传承又有发展,效果可能更好一些。
广州市在2014年制定了 《广州市进一步振兴粤剧事业总体工作方案》,其中有一项是“粤剧走进校园,中小学生走进剧场”,要求中小学生每年至少看一场粤剧。这些年我们也进行了一些探索,比如在创作一些剧目时加入了一些新的元素,以及结合现在流行的音乐进行创作等。粤剧最大的优点,就是无论什么曲调都能够和梆子、二黄结合起来唱。粤剧在其起源、形成、发展过程中,始终遵循“音随地改”、“易调而歌”的规律,吸收融化各种声腔和歌谣小曲,从而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粤剧音乐。此外,粤剧艺人在剧本、导演、表演、音乐唱腔、舞台美术等各个方面都曾经下过功夫,为增强粤剧的观赏性而涂色抹彩,其中以音乐唱腔下的功夫最多,取得的效果更明显。
无论如何转型如何发展,有一点必须坚持:要保持粤剧的特色。也就是说用粤剧的唱腔、粤剧的音乐、我们的广州话才可以,否则转型转成普通话或者其他语言,那就不是粤语戏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