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知名手机制造商晨讯科技近日公布的年报显示,其原先主营的手机业务比重已降至50%;而从零开始的智能制造业务则迅速实现过亿元销售收入,且毛利率是手机的3倍。
变化不仅仅只此一家。去年,上海手机产量出现五年来的首度下滑,但工业机器人却保持多年来20%以上的增长势头。这一升一降,描画出上海通过“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实现经济动能转换的喜人图景。
2013年,上海在国内率先提出推进以“四新”为代表的新经济发展路径。几年来,着眼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发挥改革前沿、要素汇聚的综合优势,“四新”经济在上海展露勃勃生机。
企业技术模式业态创新释放新动能
“四新”既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包括利用新技术、新业态提升传统产业。“四新”经济是上海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典型实践,也是创新驱动在产业领域的集中呈现。
新经济动能,首先来自企业自身。晨讯科技瞄准“机器换人”契机,通过人才引进和并购,在智能工厂和自动化装备方面形成系统性研发能力。几年下来,依靠自主研发,加上对行业的熟悉,晨讯率先开发出适配手机流水线自动装配、检测、仓储等环节的“机器工人”。目前,晨讯机器人已打入国内几乎所有大型手机工厂,晨讯公司入选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
从造手机转向制造“会造手机”的机器人,这种转型的基础是技术创新,更是业务模式和产业形态的跃迁。对晨讯而言,不仅产品形态变了,企业在产业链上的地位也前移了——从制造端拓展到智能制造方案设计、系统集成。
这种经济动能的切换,也发生在航动科技身上。这家上海公司一直是呼叫中心设备业的龙头,但由于市场渐趋饱和,价格在短期内下跌了80%以上。
航动认为,再要靠硬件开发销售的路子只会越走越窄。于是,他们引入人工智能团队,成功开发出呼叫中心智能化云管理平台。这项技术不仅改变了产品质量,也让航动得以从制造商变身服务商,从而获得了更稳定、更可观的回报。
根据市统计局正试点推行的“新经济统计”,近年来,“新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已经达到30%以上,增长率比全市GDP高出2到3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40%。在“四新”经济最为集聚的先进制造、新兴金融、信息服务、科学研究等领域,一批极具活力的企业不断涌现。在漕河泾开发区松江新兴产业园,3D打印产业集聚,多家企业销售额突破千万元。机器人方面,从机器人本体到关键零部件研发,上海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在北斗导航领域,经过连续几年超过30%的增长,今年该产业规模有望达到100亿元。
政府有效作为形成关键助推力
政府部门的有效作为,也是助推“四新”经济的关键因素。上个月,经国家发改委批准,我国首个聚焦数据流动的国家级实验室正式组建,牵头方为上海数据交易中心。未来几年,这家国资背景、市场化运作的机构,将与国内多家知名高校、大型企业一道,联手破解阻碍数据流动的制度瓶颈和技术障碍。
上海数据交易中心是去年新组建的,其目标是形成一个合规、高效的在线数据流通平台,通过数据的跨界流动,催生一个新经济门类,释放“数据红利”。虽说成立时间不长,但目前该中心已是国内最大、最活跃的数据交易机构,占据着大数据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投资额仅2亿元、而且没有行政级别,但围绕该中心的组建和运营,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还专门进行了研究审议。
政府部门对这类行业性创新平台的关注,反映出上海在服务新经济发展上的一种变化。具体来说,政府是把精力更多地从提供优惠政策转向完善营商环境;从加强有形投资转向注重研发、人力等无形资本投入。市政府和相关委办局已经认识到,“四新”是一个开放的概念,不能用传统思维来定义,也不该被当前视野所局限。政府要做的,就是为创新松绑,让服务到位。
经过几年探索,上海已形成一套较为系统的“四新”推进机制,除了平台,政府还着力通过基地、基金、人才等为行业注入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目前,全市已推出99个“四新”创新基地,组建17个相关人才培育中心;围绕集成电路、北斗导航、3D打印等方向,政府牵头、社会参与,建立起数百亿元规模的投资基金。
着眼于改进服务、补齐短板,上海还形成了一个“2+16+X”工作机制,由经信、发改两委牵头,各职能部门与16个区一同参与,每月都从一线企业、园区那里搜集、梳理出阻碍“四新”发展的瓶颈问题,并在第一时间找到责任单位力争解决。几年来,由此发现、解决的政策性问题有近100项,包括为互联网教育机构放宽准入门槛,以及借自贸区平台实现生物医药“合同生产外包”审批制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