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华盛顿记者张 松
2月28日是中美《上海公报》签署45周年纪念日。当地时间2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会见到访的国务委员杨洁篪,对外重申积极推进中美关系。
近日本报记者走访了美国多位前政府高官及战略界权威,共同回顾45年来的中美关系,并展望特朗普时代的中美关系的前景。
中美关系的核心是求同存异
45年前,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期间在上海与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签署了《上海公报》,结束中美隔绝、打开两国重新交往大门,确立了中美关系的基本指导原则。
45年来,中美关系始终在求同存异的基调上不断前行,并发展成为今天“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从美国新政府履新这一个多月来看,从特朗普总统的拜年信到中美元首通话,从两国外长会面到中国高层访美,在度过了一个适应期和过渡期后,中美关系在新起点上继续稳中求进。
对此,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中国部主任张克斯对记者表示,今天的中美关系已经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每年贸易额高达6000亿美元,数百万人来往,中美在气候变化、地区问题及全球事务上密切合作。没有人能够想象中美不合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著名“中国通”蓝普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上世纪70年代中美建交以来,很多美国总统竞选时及上任初期都有对华强硬言论,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评估和磨合,最终都能够站在互利共赢的角度处理好两国关系。特朗普总统虽然是“圈外人物”,但中美关系深度交融的特质决定了新政府仍将沿着合作与竞争并存的道路继续发展中美关系。
小布什政府白宫国安会东亚事务高级主任韦德宁称,必须看到,今天的中美关系与70年代相比已经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中国的经济体量增长了几十倍,军事力量、政治影响力都在上升,与美国的差距越来越小。与之相适应,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积极性也不断上升,从这个角度说,中美两国关系在特朗普任内必然要开始“再校准”,中美应携手保证“再校准”在符合两国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完成。
中美经贸关系待迎击风浪
45年来,中美经贸关系快速发展。1972年,中美贸易额仅为1288万美元,而2016年这一数字达到近6000亿美元。
经贸关系是中美关系中各届总统都极为重视的领域,特朗普也不例外。在竞选时期,特朗普曾指责中国“操纵货币”,并对美对华贸易逆差现象等方面表示不满,但经过一个多月的“再校准”,双方沿着合作的主线前进的迹象越来越明显。比如,新上任的美国财政部长姆钦日前表示,近期不打算将中国定为“货币操纵国”,并按照财政部现行标准对人民币进行评估。小布什总统时代的美国贸易代表署副代表彼得·阿尔盖尔明确对记者表示,美国财政部就货币操纵国有明文标准,而中国并不符合这一标准。
在中美贸易顺差方面,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近期报告指出,中美贸易支持了美国260万个工作岗位。虽然美国名义对华贸易逆差达3300亿美元,但必须看到,中国出口中的三分之一为外国产品。即便在计算机设备、电子产品和机械等中国对美主要产品中,中国组装和再出口中的外国产品含量仍占近50%。如果据此进行调整,美对华贸易逆差仅占美GDP的1%,与美对欧盟贸易逆差相当。
小布什政府的商务部长巴巴拉·弗兰克林表示,习主席年初在达沃斯有关全球化的发言令人振奋。特朗普的政策有回归理性的一天,但中国也可引领中美经贸关系继续发展。弗兰克林表示,中国继续深化改革,将使中美经贸关系克服挑战,继续成为两国关系的“压舱石”。
全球和地区问题合作前景广阔
45年前,中美分属两大对立阵营,而今天,中美在气候变化、伊朗问题、阿富汗问题等多个领域深度合作,同时分歧也不断出现。
美战略界认为,即便特朗普对华政策细节尚未出台,但中美共同利益决定了两国在全球及地区事务上同样有很多合作空间。
韦德宁称,特朗普视朝鲜核计划为美在东亚最严重威胁之一,美不会允许朝鲜发展核武器,更不能容忍朝鲜以洲际导弹配合核弹头威胁美国本土。在这方面,中美仍将密切合作。他指出,特朗普虽强调亚太军力建设,但也正评估通过外交手段解决朝核问题的可能性,其中包括重启六方会谈,而中国正是六方会谈的发起国。奥巴马政府白宫国安会亚洲事务高级主任麦艾文也表示,要解决朝核问题,美国“绝对需要中国的帮助”。
美国进步研究所资深气候变化专家韩美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特朗普对气候变化问题持怀疑态度,但新政府仍然必须严肃对待气候问题,奥巴马任内中美在气变问题上的合作应该继续。她同时指出,特朗普能源政策也有望推动中美能源合作。特朗普希望发展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未来美国有可能增加能源出口,而中国则可能成为美国页岩油的客户。此外,中美在太阳能、风能等领域的合作也仍然有前景。
美前驻华大使温斯顿·洛德称,中美在伊朗、维和、反恐、应对流行性疾病等领域向来有全面合作,特朗普政府仍将抱务实态度,继承这些成果。
由此可见,在美国战略界人士的眼里,美中合作大于竞争对抗,共同利益大于分歧。在这个共识下,美中之间的摩擦和分歧,将通过两国政府的努力以务实和建设性的态度加以管控,使得中美之间的不同成为共同进步的动力。(本报华盛顿2月28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