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琦梅在南桥镇人民南路巡查时,看到阿婆在街边设摊卖菜,她告诉阿婆育秀路有一个疏导点可以卖菜,详细指路后帮助阿婆一起收拾东西。赵维光陈佳枫摄影报道
■本报记者 李静
元宵节前后,城管沈琦梅已往奉贤区南桥镇江海村跑了好几趟,和村委会商量南庄路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去年,南庄路边的门面房违建都已拆除,但最近有群众反映那一片又有村民破墙开门,还有人无证经营餐馆。包括食药监、工商、公安等在内的联合执法小组已经和这些住户沟通过,将再次进行综合整治,沈琦梅一直忙着协调和联络。
去年一年,沈琦梅和奉贤区南桥镇城管中队50位同事一直蹲守在全镇11个行政村里拆违,仅在江海村就拆除了11万平方米,今年,南桥镇在拆违的同时,还要进行环境综合整治,防止违建回潮、新增,为美丽乡村建设打好底子。
能耐:文能讲法武能上房
虽然有前期的宣传和动员,拆违仍是难啃的“硬骨头”,尤其是在城乡接合部农村地区。
去年3月,沈琦梅刚到江海村拆违时,就把一起到现场的江海村党总支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张亮等人震住了。拆违之初要宣传、告知,跟当事人充分沟通,多数人配合,但也有村民极不情愿、生磨硬泡、无故拖延。沈琦梅从来都是第一个上前跟对方摆事实、讲道理,清楚地讲解城乡规划法、上海市城乡规划条例等法律法规,条理清晰,声音洪亮,气势十足,但绝不咄咄逼人。张亮说,经过沟通,当事人虽然口上不说,但心里早已服了。
在南桥镇光明村拆违时,首先要测量违建体量,拍照取证。那一排48户居民都在自家房屋与后面一堵围墙之间搭违建,人站在地面根本看不到中间46户的违建情况。沈琦梅二话不说,从附近借了一把梯子,晃晃悠悠爬到3米多高的
房顶去勘查。由于情况摸得清楚彻底,证据充足,再配合着逐家逐户上门沟通的细致劲儿,44家住户最终同意自拆违建,其余4户立案进入法律程序。最后,这里共拆除约4000平方米违建房。
风风火火的沈琦梅其实很细心。在村里拆违,遇到老人就讲方言,怕他们听不懂普通话。遇到困难村民,沈琦梅就会贴心地帮他们找出路、提建议,一起想办法。遇到流动摊贩,她都会帮对方收拾东西,执法后还告诉他们南桥镇哪里有疏导点、哪一片区销售会更好。除了“再见”,当事人都会脱口而出“谢谢”。
纠结:拆违会不会拆了他们的生计
很多时候,被拆违者的话很难听,沈
琦梅左耳进右耳出,“让当事人发发牢骚,当面宣泄一下情绪也好,这样可以现场安抚他们。”
有时候,沈琦梅也在想,拆违可能就拆了人家的生计。她和很多城管队员一样,都有过犹豫和纠结。后来遇到一件事儿,对沈琦梅触动很大。去年8月,沈琦梅和同事刚结束工作开车回单位,远远看到六墩村方向冒起浓浓黑烟。两人立即调转车头赶过去。快到村口时,看到消防车堵在环城东路进不了村———火源还在1公里以外。原来,进村的机耕路原本就不太宽,两旁还有很多违建平房,堆着农具和杂物,消防员只能穿着笨重的厚外套,背着沉重的装备跑步进村,临时找水源。“幸好附近有个鱼塘可以抽水灭火,最后也没有人员伤亡,但这件事已经
说明了违建带来的危险。”
沈琦梅不再纠结了。
现在,虽然城管工作仍然不断面临冲突和矛盾,偶尔还会被置于各种争议的风口浪尖,但做了12年城管工作的她给自己找到了纾解的办法:“有时候感觉心好累,刚开始还会回家哭鼻子,现在,沮丧过后会找前辈和同事好友聊聊天———宣泄和‘求诊’同步进行。”
好学:“肚子里没货怎受得住考验”
沈琦梅勤奋好学,经常自学各类政策、文件,每次上街工作前都会详细准备资料。她笑着说:“肚子里没货怎么受得住考验,怎么顺畅地沟通? 一问三不知,那就没法干了。”
为了增进和村民之间的互相了解,沈琦梅放弃休息,主动报名参加南桥镇的“城管面对面”宣讲活动,走进社区和学校,耐心向居民、商户、中小学生等介绍城管的工作内容和职责,“有人开玩笑说城管‘管天、管地、管空气’,其实是在说我们既要管理监督天上的飞艇和流动广告,也要管理地面的跨门和占道经营、道路施工资质等情况,还要查处焚烧垃圾污染空气等违法违规行为,涉及面极广。”
奉贤区城管执法局局长谢仁国介绍,奉贤城管去年参与的拆违面积达447万平方米,其中南桥镇城管执法中队51名一线队员共拆除超过67.7万平方米,同比增加300%,多是出租经营牟利却妨碍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市容景观和城市交通的违法搭建,以及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和严重环境污染、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建筑。今年,城管不但要拆违,还要结合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参与恢复基础设施和生态综合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