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尔塞维克》编辑部旧址修复为长宁区革命文物陈列馆后于1988年开放,图为旧址陈列馆内部展陈。(资料照片)
本报首席记者 顾一琼
愚园路1376弄,典型的石库门弄堂,弄堂深处,一幢有着乳白色拱形门洞和黑色卵石镶嵌外墙的假三层砖木结构小楼正在进行外部修缮。这栋“颜值平平”的小楼,里面的故事无关风花雪月,也非富贵显赫,它要讲的是一种信仰———爱国热情与红色火种。
它,正是中共中央早期机关刊物《布尔塞维克》编辑部旧址。
今年,正逢《布尔塞维克》创刊90周年。这栋小楼在抓紧外部修缮的同时,也筹划着内部功能的更新迭代———一方面加入电子化陈展手段,另一方面也有了集纳更多有关党的刊物资料的新想法。这个定位符合党刊编辑部旧址的意义———星星之火就此燎原。
白色恐怖下坚持办刊近五年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全国革命形势转入低潮。“八七”会议后,中共中央从武汉迁来上海,继续开展革命斗争。同年10月,党中央决定在上海出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布尔塞维克》,由瞿秋白、邓中夏、郑超麟等五人组成编辑委员会,瞿秋白任主任。
1927年10月24日 《布尔塞维克》第一期正式出版。同年12月,党中央决定再新增毛泽东、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等21位中央和各省委的领导为编委。
1929年1月起,为避开国民党当局的检查,《布尔塞维克》曾先后以《少年怀春》《中央半月刊》《中国文化史》《虹》等刊名作伪装。
《布尔塞维克》在白色恐怖下坚持办刊近五年,到1932年被迫停刊,共计出版了五卷52期,前16期是周刊,此后是月刊、半月刊、不定期刊,其中有31期出自愚园路编辑部旧址。《布尔塞维克》曾刊登党中央许多重要决议、指示和其他文件,发表研究和探讨中国革命的许多理论文章,报道全国各地组织工农红军建立革命政权进行土地斗争的情况,向广大人民群众传扬共产主义精神,让身处水深火热的劳苦大众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明确了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1984年,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该旧址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而长宁区政府将这一重要革命遗址修复为区革命文物陈列馆,并于1988年正式向社会开放。
一切从简的内部陈设
事实上,这栋小楼不仅是党中央机关刊物编辑部旧址,也是当时中央领导主持召开中宣部会议及开展革命活动的主要场所。底楼前客堂宽敞明亮,彼时用作会客厅,后客堂则是当时的用餐厅,目前都被布置成史料照片展陈场所。二楼则依照原样布置成当时常驻编辑部同志的办公室兼卧室。据介绍,瞿秋白、罗亦农等中共早期领导人曾在此工作、生活。
有意思的是,这样一栋独门独栋的新式里弄洋房在当年是颇为阔绰的,但室内家具布设却略显简朴。这正是“玄机所在”。据介绍,旧址所在地当时属于高档住宅区,往来人少、比较安静,是一处绝好的掩护场所,中央领导常以此地召集同志见面开会。展馆方表示,恢复“反差”如此大的陈展,也是让更多后人体会当年“平静安逸下的暗流汹涌”。
搜集更多党的刊物资料
这两年,展馆的工作人员一直在思索:对于观展者而言,是否看看场景再现就足够? 如何将这个编辑部旧址的功能和意义发挥到极致?
一次,参观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二大的党章陈列展触发了他们的新想法:能否在《布尔塞维克》的基础上再收集和研究中共成立前后的相关进步刊物?据介绍,在《布尔塞维克》出版之前,《新青年》《共产党》《向导》等近30种进步期刊在当时已颇具影响力。搜集汇总这些早期红色刊物资料,不仅符合编辑部旧址的定位特色,还能拓展更丰富的展陈和服务功能。坐言起行。大家首先想到的是网络,他们尝试从网上淘来一本 《红旗》杂志,但品相不佳,价格昂贵,还无法提供发票。看来这个途径不是长久之计。之后,他们又想到了求助上海市档案馆,并在长宁区档案局的协助下,用高清扫描“复刻”馆藏的部分珍贵党刊,以便将来用于陈展和研究。
今年起,编辑部旧址将启动内部展陈的重新规划。展馆负责人介绍,“未来,大家在这里看到的,将是那些年激励中国人民奋勇向前的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